骑行网 HZBIKE

标题: 《亚利桑那的眼泪》-- 骑行珍珠港(全文完) [打印本页]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40
标题: 《亚利桑那的眼泪》-- 骑行珍珠港(全文完)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AyNjAwNjAw/v.swf

罗斯福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将是一个永远留在耻辱之中的日子。”
丘吉尔说:“我们总算赢了。”
麦克阿瑟说:“我一定会回来的。”
杜鲁门说:“我们在广岛投下了一枚史无前例的炸弹。”
东条英机说:“我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日本会战败。”

。。。。。。

悍猫说:“我觉得猫脑袋上长了2只驴耳朵。。。。。。”

IMG_3693.JPG (252.48 KB, 下载次数: 2)

IMG_3693.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40
老规矩,先上影展。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41
本帖最后由 悍猫 于 2009-8-13 09:25 编辑

如果说亚利桑那号上飘扬的美国国旗让人感到的是悲伤和愤怒的话,密苏里号上的国旗则象征着鲜血铸就的辉煌。

IMG_4016.JPG (90.13 KB, 下载次数: 4)

IMG_4016.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42
珍珠港事件中,美军亚利桑那号等四艘战舰沉没,内华达号等四艘战舰重伤,2400余人死亡。如今这些战舰的名字以及牺牲的官兵的姓名都被刻在纪念馆的碑文上。

IMG_3786.JPG (160.56 KB, 下载次数: 4)

IMG_3786.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42
日本攻击珍珠港的旗舰赤诚号模型。此舰后在中途岛战役中因甲板上放置的炸弹被美军引燃而爆炸沉没。

IMG_3759.JPG (96.35 KB, 下载次数: 0)

IMG_3759.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43
亚利桑那号上1177名官兵长眠海底,他们的姓名一一被刻在纪念馆的墙上。

IMG_3886.JPG (82.38 KB, 下载次数: 7)

IMG_3886.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44
如今亚利桑那号仍然躺在64年前沉没的地方,露出水面的仅仅是炮塔的座基。

IMG_3904.JPG (100.33 KB, 下载次数: 2)

IMG_3904.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45
珍珠港事件中俄克拉荷马号倾覆,429 名官兵被倒扣在船底无法逃生,虽然通过敲打船壁能够和外面的营救人员通信,但终因无法脱逃而全部长眠海底。这 429 根柱子排列成V字型,上面各刻有每个人的名字。

俄克拉荷马号纪念馆.JPG (94.41 KB, 下载次数: 6)

俄克拉荷马号纪念馆.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46
现在把密苏里号这一层甲板叫做“受降甲板”,在签字地点旁陈列着当年日本投降书的副本。麦克阿瑟代表盟军签字,尼米兹代表美国**签字。其余的签字分别是中国、苏联、澳大利亚等。

IMG_4051.JPG (83.37 KB, 下载次数: 2)

IMG_4051.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47
纪念馆上国旗的旗杆直接连在已长眠水下的亚利桑那号的主桅上,意味着曾经飘扬的国旗依然每天按时升起。

IMG_3902.JPG (77.06 KB, 下载次数: 1)

IMG_3902.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47
夏威夷整个岛都是由火山形成的,即便是在火奴鲁鲁市区的中心,也有一座形状完美火山口。

IMG_4194.JPG (90.62 KB, 下载次数: 1)

IMG_4194.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48
位于大岛上的火山口,即便今日依然冒着烟,并随时可能喷发。火山已经成为夏威夷一大景色,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前来观看。

IMG_4243.JPG (112.33 KB, 下载次数: 3)

IMG_4243.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49
这里当年是一个火山熔岩湖,冷却后成了如冰面一样光的岩石,游人可以穿行其中。

IMG_4295.JPG (104.35 KB, 下载次数: 15)

IMG_4295.JPG

IMG_4299.JPG (123.08 KB, 下载次数: 12)

IMG_4299.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49
火山可以形成各种的地貌,差异非常之大,这是其中一种。博物馆中介绍说,无论是什么样子的地貌,其所含成分是相同的。

IMG_4346.JPG (106.27 KB, 下载次数: 13)

IMG_4346.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50
火山熔岩流过的地方,现在已经开辟为供游客观赏的景点。

IMG_4351.JPG (120.86 KB, 下载次数: 12)

IMG_4351.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51
火山熔岩流入大海的地方早已冷却,经过海浪的淘刷,形成了如悬崖般壮观的景象。

IMG_4369.JPG (187.71 KB, 下载次数: 13)

IMG_4369.JPG

IMG_4378.JPG (88.36 KB, 下载次数: 14)

IMG_4378.JPG

IMG_4386.JPG (156.98 KB, 下载次数: 17)

IMG_4386.JPG

IMG_4392.JPG (78.81 KB, 下载次数: 10)

IMG_4392.JPG

IMG_4400.JPG (99.05 KB, 下载次数: 15)

IMG_4400.JPG

IMG_4427.JPG (87.61 KB, 下载次数: 14)

IMG_4427.JPG

IMG_4526.JPG (183.45 KB, 下载次数: 10)

IMG_4526.JPG

IMG_4532.JPG (224.52 KB, 下载次数: 12)

IMG_4532.JPG

IMG_4538.JPG (137.31 KB, 下载次数: 11)

IMG_4538.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52
这个似乎是最常见的火山熔岩冷却后的形状。

IMG_4627.JPG (124.86 KB, 下载次数: 14)

IMG_4627.JPG

IMG_4634.JPG (98.53 KB, 下载次数: 15)

IMG_4634.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53
火山会摧毁一切,但生命又会从零开始复生。蕨类植物已经开始顽强地在缝隙中扎下了自己的根基。

IMG_4646.JPG (181.02 KB, 下载次数: 13)

IMG_4646.JPG

IMG_5306.JPG (154.07 KB, 下载次数: 14)

IMG_5306.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54
夏威夷自然保护良好,很多地方是热带雨林。

IMG_5015.JPG (183.15 KB, 下载次数: 14)

IMG_5015.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54
火山熔岩流入大海,冷却后松散质地被海浪反复淘洗,形成了黑色的沙滩。

IMG_5213.JPG (54.42 KB, 下载次数: 10)

IMG_5213.JPG

IMG_5241.JPG (65.92 KB, 下载次数: 12)

IMG_5241.JPG

IMG_5247.JPG (83.47 KB, 下载次数: 14)

IMG_5247.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55
火山岩浆通过熔岩管道流注入大海,水火在此交融,形成新的陆地。

IMG_5495.JPG (48.52 KB, 下载次数: 17)

IMG_5495.JPG

IMG_5810.JPG (81.69 KB, 下载次数: 13)

IMG_5810.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56
火山又形成另外一种地貌,地面全是极细的土壤。

IMG_5672.JPG (69.29 KB, 下载次数: 15)

IMG_5672.JPG

IMG_5710.JPG (91.73 KB, 下载次数: 18)

IMG_5710.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56
瓦胡岛中央山脉上雨后初晴的彩虹。

IMG_5946.JPG (52.76 KB, 下载次数: 14)

IMG_5946.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57
日本靖国神社内神风敢死队员的照片。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段歪曲了的历史,“伪满洲国”、“卢沟桥事变”以及“珍珠港事件”等都被做了“重新的定义”。这个臭名昭著的神社至今依然是东南亚争议的焦点。

IMG_6933.JPG (139.91 KB, 下载次数: 11)

IMG_6933.JPG

IMG_6934.JPG (126.92 KB, 下载次数: 13)

IMG_6934.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58
本帖最后由 悍猫 于 2009-8-13 09:31 编辑

所有照片均无 PS,部分稍有剪裁。
这次直到结束才发现相机的测光模式被借我相机的人改成了平均测光,一直觉得曝光怪怪的,和我以前的感觉不一样,最后才发现是这个问题。




照片到此,游记请稍候。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08:59
贡献2盘夏威夷的音乐:
http://bbs.hzbike.com/viewthread.php?tid=136687&extra=page%3D1

img592.jpg (164.12 KB, 下载次数: 9)

img592.jpg

img593.jpg (173.46 KB, 下载次数: 13)

img593.jpg

作者: jop    时间: 2009-8-13 09:15
不错,虽然沙发什么的都没了,但是要顶,顶上去
作者: Gusto    时间: 2009-8-13 09:31
Nice~~
1941-12-7-7:55am. 珍珠港
作者: 拉磨的驴    时间: 2009-8-13 09:57
不能忘记历史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3 10:09
再发一组人像。
拍摄地点:夏威夷,东京迪斯尼。

IMG_4257.JPG (147.33 KB, 下载次数: 7)

IMG_4257.JPG

IMG_4281.JPG (120.46 KB, 下载次数: 11)

IMG_4281.JPG

IMG_5962.JPG (64.43 KB, 下载次数: 8)

IMG_5962.JPG

IMG_5967.JPG (116.53 KB, 下载次数: 13)

IMG_5967.JPG

IMG_5989.JPG (106.94 KB, 下载次数: 11)

IMG_5989.JPG

IMG_6057.JPG (120.59 KB, 下载次数: 13)

IMG_6057.JPG

IMG_6059.JPG (75.64 KB, 下载次数: 12)

IMG_6059.JPG

IMG_6081.JPG (97.97 KB, 下载次数: 10)

IMG_6081.JPG

IMG_6122.JPG (114.34 KB, 下载次数: 11)

IMG_6122.JPG

IMG_6147.JPG (119.89 KB, 下载次数: 11)

IMG_6147.JPG

IMG_6172.JPG (49.65 KB, 下载次数: 5)

IMG_6172.JPG

IMG_6249.JPG (101.59 KB, 下载次数: 17)

IMG_6249.JPG

IMG_6257.JPG (113.95 KB, 下载次数: 10)

IMG_6257.JPG

IMG_6266.JPG (148.13 KB, 下载次数: 10)

IMG_6266.JPG

IMG_6269.JPG (118.61 KB, 下载次数: 6)

IMG_6269.JPG

IMG_6278.JPG (141.58 KB, 下载次数: 11)

IMG_6278.JPG

IMG_6291.JPG (122.18 KB, 下载次数: 9)

IMG_6291.JPG

IMG_6298.JPG (128.76 KB, 下载次数: 11)

IMG_6298.JPG

IMG_6302.JPG (104.83 KB, 下载次数: 11)

IMG_6302.JPG

IMG_6307.JPG (130.84 KB, 下载次数: 11)

IMG_6307.JPG

IMG_6332.JPG (102.23 KB, 下载次数: 13)

IMG_6332.JPG

IMG_6346.JPG (148.17 KB, 下载次数: 13)

IMG_6346.JPG

IMG_6354.JPG (174.37 KB, 下载次数: 13)

IMG_6354.JPG

IMG_6363.JPG (131.04 KB, 下载次数: 10)

IMG_6363.JPG

IMG_6385.JPG (127 KB, 下载次数: 6)

IMG_6385.JPG

IMG_6401.JPG (123.4 KB, 下载次数: 11)

IMG_6401.JPG

IMG_6410.JPG (92.18 KB, 下载次数: 5)

IMG_6410.JPG

IMG_6418.JPG (105.49 KB, 下载次数: 7)

IMG_6418.JPG

IMG_6419.JPG (121.79 KB, 下载次数: 7)

IMG_6419.JPG

IMG_6424.JPG (114 KB, 下载次数: 12)

IMG_6424.JPG

IMG_6427.JPG (140.9 KB, 下载次数: 7)

IMG_6427.JPG

IMG_6432.JPG (123.93 KB, 下载次数: 6)

IMG_6432.JPG

IMG_6442.JPG (155.91 KB, 下载次数: 11)

IMG_6442.JPG

IMG_6448.JPG (155.98 KB, 下载次数: 8)

IMG_6448.JPG

IMG_6449.JPG (142.53 KB, 下载次数: 10)

IMG_6449.JPG

IMG_6457.JPG (127.75 KB, 下载次数: 13)

IMG_6457.JPG

IMG_6461.JPG (94.19 KB, 下载次数: 9)

IMG_6461.JPG

IMG_6464.JPG (129.03 KB, 下载次数: 11)

IMG_6464.JPG

IMG_6468.JPG (94.47 KB, 下载次数: 11)

IMG_6468.JPG

IMG_6470.JPG (130.48 KB, 下载次数: 10)

IMG_6470.JPG

IMG_6474.JPG (133.18 KB, 下载次数: 10)

IMG_6474.JPG

IMG_6476.JPG (116.54 KB, 下载次数: 12)

IMG_6476.JPG

IMG_6477.JPG (147.4 KB, 下载次数: 9)

IMG_6477.JPG

IMG_6481.JPG (108.64 KB, 下载次数: 11)

IMG_6481.JPG

IMG_6490.JPG (78.17 KB, 下载次数: 8)

IMG_6490.JPG

IMG_6491.JPG (70.56 KB, 下载次数: 7)

IMG_6491.JPG

IMG_6498.JPG (105.38 KB, 下载次数: 6)

IMG_6498.JPG

IMG_6506.JPG (154.75 KB, 下载次数: 12)

IMG_6506.JPG

IMG_6600.JPG (110.55 KB, 下载次数: 5)

IMG_6600.JPG

IMG_6603.JPG (146.72 KB, 下载次数: 13)

IMG_6603.JPG

IMG_6632.JPG (121.92 KB, 下载次数: 4)

IMG_6632.JPG

作者: Gusto    时间: 2009-8-13 10:17
迪斯尼主题~~
作者: H    时间: 2009-8-13 10:33
巨片
作者: H    时间: 2009-8-13 10:33
巨片
作者: CHEN.    时间: 2009-8-13 10:53
GOOD..
作者: 酷鱼骨头    时间: 2009-8-13 12:09
摄影技术比以前更强了猫哥,现在风景照有明信片的范儿了
作者: 红巴豆    时间: 2009-8-13 16:15
等游记。。。
作者: 拯救心田    时间: 2009-8-13 19:31
老猫的照片也更艺术性了!

老猫的儿子小猫也出场了,推着SP16在茁壮成长……



作者: 城市上空    时间: 2009-8-13 19:33
小孩子们真漂亮~~
作者: ixdpxi    时间: 2009-8-13 21:05
接下来的。。。。。。。。仰望
作者: ROCKY    时间: 2009-8-14 08:24
哇~看风景
作者: 猎豹歼击车    时间: 2009-8-14 08:44
猫总的大片继续上演
作者: lyw_007    时间: 2009-8-14 08:57
等大片咯
作者: 378349877    时间: 2009-8-14 20:32
吃锅巴~看大片~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27
第一眼珍珠港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28
有的时候,人的脑子里总会被奇奇怪怪的想法所占据着,连自己也说不出原因。有些地方,光光其名字总能让你热血沸腾,此生必须要去一次。

美国于我,这辈子一定要去看一眼的,不是纽约也不是华盛顿,不是白宫也不是自由女神,而是一个距离其本土5000多公里远的“小岛”--- 夏威夷瓦胡岛。说它是个“小岛”并不冤枉,有多小呢,用一辆自行车,一天就可以绕岛一周。正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岛屿上,有一个由火山形成的天然良港,它拥有一个让世界上所有人都振聋发聩的名字 --- “珍珠港”。

我乘坐的日航ANA 的航班从东京成田机场起飞,目的地夏威夷火奴鲁鲁机场。早在地图上研究过了,这个机场就位于珍珠港的旁边,降落时应该可以看到珍珠港全貌。于是早有预谋地要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等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为什么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呢?因为我首次看到的景色与68年前日军领航员看到的应该完全一样。不仅景色一样,时间也几乎一样 --- 清晨 755分。飞机上的GPS线路图直指夏威夷,而这条线路也正是当年“联合舰队”的行走航线 --- 波涛汹涌的太平洋西北航道。

“各位乘客请注意,10分钟后我们将降落在夏威夷瓦胡岛火奴鲁鲁机场。。。。。。”
机上的广播将我吵醒,打开遮阳帘,发现外面已经是阳光明媚了。由于起飞是在晚上,因此到现在我才发现我的座位恰好位于机翼的上方,窗外机翼上代表日本的那个红色的太阳标志,就在我窗外十几米远的地方。看到这个标志我的血压急剧升高,仿佛真的自己就是1941年那天的日军零式战机上的飞行员。

IMG_3647.JPG (74.16 KB, 下载次数: 8)

IMG_3647.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29
1941127610分,珍珠港以北220海里,日军5艘航母甲板上的183架飞机开始启动引擎,一场将改变整个世界进程的军事行动拉开序幕。5艘航母分别是赤诚号(旗舰)、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祥鹤号和瑞鹤号。

与次同时,美军夏威夷港内,亚利桑那号、俄克拉荷马号、犹他号等几十艘舰船正整齐地排列在港内。。。。。。

755分机群到达珍珠港,第一枚炸弹飞向美军军舰。。。。。。
旗舰上坐镇指挥的南云忠一收到前方飞行员的密语电报:“虎、虎、虎” --- 偷袭成功。

我的相机已经设置在了连拍挡上,眼睛紧紧盯着窗外,期待运气偏向于我,因为我知道,是否能在空中看到珍珠港取决于你坐在飞机的哪一边,同时还有飞机是朝那边降落的,这个和当天的风向有关。

先是大海上一片陆地出现在舷窗里,然后飞机继续转弯,高度不断降低。
啊。。。。。。终于我看见了,一片如树叶状的海面,一个狭窄的入口的海湾,和电影里的一摸一样!我终于到了!我终于到了!这就是珍珠港!

IMG_5845.JPG (61.17 KB, 下载次数: 9)

IMG_5845.JPG

IMG_3656.JPG (56.98 KB, 下载次数: 10)

IMG_3656.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29
图:珍珠港的形状

img597.jpg (142.22 KB, 下载次数: 8)

img597.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0
猫脑袋上的驴耳朵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0
这次去带的自行车依旧是DAHON SP16,与前几次不同的是,由于考虑到要反复飞机托运,去买了个车包,将整车放在包里,这样就不用跟机场的人多啰嗦了,当普通行李就可以,只是要记得事先将轮胎的气放掉。在机场取到车,连同其他行李一同装上出租车,到了位于 WAIKIKI 市中心预定好的旅馆住下。将自己的车拆包,组装好,感觉神清气爽,啊,终于我可以再夏威夷的土地上骑车了。一看轮胎气还没打,咦,我的打气筒放在哪里了?想到这里环顾四周,我脑子突然翁的一下发现大事不好 --- 我的驼包就没从机场拿出来,还在传送带上呢!

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脑袋上长了两只驴耳朵在迎风摆动。自己也算是老手了,外面跑了这么多年,啥事情没碰到过,可将行李忘在机场传送带上这种严重事情还是头一回!

赶紧又花40美元打车回机场。让我稍感欣慰的是遗忘地点是在机场传送带上而不是装出租车是忘在路边了,如果是后者几乎没机会找回了。这里顺便说一句,在中国如果发现无人看管和认领的行李我们首先会想到丢失,但听说在美国,如果在机场这种场合发现无人认领的可疑行李,首先想到是炸弹,会疏散人员,通知防暴队。我想如果我到机场时候发现有大量J C围着出口处,估计我的包就算是有着落了。。。。。。

这是我第一次来美国。说的更直接点,是我第一次到达一个英语国家。学了30年的英语,这次终于可以检验一下了。虽然已经到过很多其他国家,但英语对于大家来说都是第三国的外语,因此只能在很低程度上交流,也弄不清楚自己啥水平,到底是自己说错了,还是对方水平有限听不懂。这次好了,有检验的机会了。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1
到了机场,找到问讯处,说明情况,他们让我去找海关。到了海关,他们一看是刚刚到的航班,说这个包可能还没到我们这里,你先去找ANA航空公司。别说,还行,我的语言基本把这个事情搞的有眉目了。再到航空公司,跟他们说,有个包,“blue, with a strange shape”(蓝色的,形状有些奇怪的)。。。。。。不久他们就拎着我的包出来了,我一阵激动,不管怎么说,是找到了。上面贴了个条子,是美国海关的,估计是已经被X光检查过了,没有可疑物品。。。。。。一脑袋汗,终于没被当做炸弹销毁掉。。。。。。

这个替我找到包的职员甚至到我离开的那天还认得我,我去办登机手续,她说:“I know you, you are the one who lost a bag here…….”(我认识你,你就是上次丢包的那个人!),娘的,大概这种没脑子的事情人家3年才碰到一起。顺便说下,因为这次计划的距离很短,基本是当天回到宾馆的,因此我只带了一个驼包而不是对称的2个,事实上最后连这个都没用上。

IMG_7050.JPG (112.87 KB, 下载次数: 10)

IMG_7050.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1
总觉得又跑了趟机场花了冤枉钱,回去怎么也不能再打车了,反正有时间,也没什么行李,去找找便宜的车坐。机场人告诉我,对面就有公交车去市区。等车的时候问旁边人,是不是可以去WAIKIKI,对方看我样子是游客,就说可以去的,但你要准备好2美元25美分,车上不找零的。我说算了,我就投3美元吧,他还好心拿了25美分给我。就这样,我找回了我的包,但脑袋上两个驴耳朵却没有消失,怎么也不明白为何会犯这么严重的错误。唯一的收获是检验了一下自己的英语,感觉还能混下去,至少一路上没因为语言产生什么误解。再怎么样也比东南亚那些地方强多了,至少能有个最基本的交流,让别人知道你要干什么。没别人说的顺利也没关系,大不了他们一句话能说清楚的,我说2句,不行就说3句,总说清楚了吧。但是,嘿嘿,好戏还在后头,语言的问题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让我摔了个狗啃泥。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1
首次领教美国英语还有个非常意外的发现。本以为这里人说话都应该跟电视播音员一样,但到这里后发现80%以上的人是外国移民,甚至还不止这个比例!也就是说,你依旧是跟外国人在说英语,只不过这些外国人的英语说的比较好而已。有的人的发音甚至是让你勉强听明白他们说的是英语。这也跟美国这个国家是个移民国家有关系,后来我都形成习惯了,问问对方老家是哪里的,一问几乎全是外国人。我们宾馆的服务生全是菲律宾人,旅行社给我定票的是韩国人,出租车司机是越南人。后来我渐渐明白了,像我这样的人站在大街上,到任何国家大家都能一眼看出我是游客,但在这里却看不出来,因为满大街全你这样的人,说的英语也比你好不到哪里去。以至于部分场合我得先得声明我是个“tourist”(旅游者),意思是不懂你们这里的规矩,我不是当地人,比如坐公交车的时候,问站名,或者我带的折叠车这种要不要付钱。否则不说清楚,人家当你故意不买票呢!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2
这里部分场合下的英语有其固定的说法,你接触几次就能明白了。比如麦当劳点餐的时候,一定会问你:“here or to go?”,意思就是:“这里吃还是打包?”,点了咖啡,又会问你:“cream and sugar?”意思是要不要糖和奶。这种场合他们说的习惯了都比较快,首次接触不明白他们问什么,但多接触几次就知道了。另外他们点同一款汉堡都有“meal”和“sandwich”之分,价格也不同。我一般都点 meal , 所以最后也没弄明白 sandwich 版是什么东东。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2
“亚利桑那的眼泪”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2
[fla__sh=600,400]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AzNTU5MDg4/v.swf[/fla__sh]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3
头天休息了一下,倒了下时差,第二天一清早便迫不及待地直奔这次旅行的核心而去,那就是“亚利桑那纪念馆”。早就知道美国为了纪念珍珠港事件,将在这次袭击中爆炸沉没的亚利桑那号开辟成了博物馆,在它上面造了一个建筑,游人可以登上去隐约看依旧沉没水下的舰只。

亚利桑那纪念馆是免票的,后来我们感觉到这里其实是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宣传性。博物馆为了控制流量,免费发放入场票。但这个入场票上印有时间,如果你的票上是10点的,那么你只能在10点登岛游览,前面的时间可以参观博物馆的其他部分。有意思的是每张票的反面印有一个不同的小故事,都是和当年事件有关的。

博物馆展厅入口处就是一幅巨大的亚利桑那号燃烧后爆炸的照片,上面印上了这个博物馆展厅的名字,意味深长,叫“未来博物馆”(Future Museum)。在这里展览室里,展览着这艘舰艇从制造、下水、服役,直到最后长眠海底的全过程,重点是珍珠港事件。这里陈列物里有当年日军被击落的飞机残片,攻击珍珠港用的鱼雷,雷达兵当时发现的日军飞机踪迹记录等相关资料,甚至还有一个日军珍珠港事件旗舰“赤诚号”的模型。

IMG_3693.JPG (217.05 KB, 下载次数: 13)

IMG_3693.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3
图:亚利桑那博物馆内景

IMG_3739.JPG (105.48 KB, 下载次数: 14)

IMG_3739.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4
图:日军坠落飞机的螺旋桨

IMG_3750.JPG (62.97 KB, 下载次数: 18)

IMG_3750.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5
图:专门经过改造,对付珍珠港浅水的日军鱼雷残骸及模型

IMG_3771.JPG (76.01 KB, 下载次数: 9)

IMG_3771.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6
图:免费发放的门票,正反面。

img600.jpg (94.38 KB, 下载次数: 12)

img600.jpg

img601.jpg (116.75 KB, 下载次数: 9)

img601.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6
图:等待排队进入电影院并登船参观的人们

IMG_3828.JPG (133.46 KB, 下载次数: 17)

IMG_3828.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7
图:登船前往残骸参观

IMG_3839.JPG (85.04 KB, 下载次数: 10)

IMG_3839.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7
完了就开始播放一段大约30分钟的影片。影院里灯光渐暗,屏幕上出现珍珠港的海水,镜头贴着水面飞速前进,画面外一个沉稳的女声缓缓道来:“在浩瀚波利尼西亚的大洋之上,有着一个美丽的小岛。。。。。。”。整个影片简要地概括了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始末,从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这次袭击开始讲到1941127日当天所发生的事情。从影片的资料来看,应该很多资料是日本人提供的,因为其中有当天日本攻击机从航母起飞的画面。重点则是讲述了亚利桑那号在事发当天的遭遇,如何一颗穿甲弹击中甲板后点燃了弹药库,发出了整个事件中最大的一声爆炸声响。我还记得影片结束前的最后一段台词,她说:“在珍珠港事件以后,部分受损失的战舰在众人努力下,迅速地被打捞起来,进行了修复,并且在日后的战斗中给于了日本侵略者以致命的打击。但亚利桑那号、犹他号、俄克拉荷马号再也没有能够站起来,它们和曾经保卫他们的英雄们一起,永远长眠在了珍珠港的海底”。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8
图:亚利桑那号 1931 年的照片

1931年的“亚利桑那”号.jpg (99.73 KB, 下载次数: 18)

1931年的“亚利桑那”号.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39
图:41年12月7日事发当天起火爆炸的亚利桑那号

img594.jpg (376.32 KB, 下载次数: 18)

img594.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40
图:日本攻击飞机拍摄的当天的珍珠港内舰船位置

img595.jpg (137.75 KB, 下载次数: 13)

img595.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40
图:亚利桑那号

img596.jpg (61.47 KB, 下载次数: 12)

img596.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41
灯亮了,影片结束了,但大家似乎被影片中的场面震慑住了。没有人离开座位,没有人讲话,只是静静地坐着。直到工作人员进来推开一扇门,说:“请大家登船前往参观亚利桑那号的残骸”,大家才陆续站起身来。

也许是受电影的气氛影响,也许是整个地方给人的基调就是悲伤与愤怒,一路上大家都几乎保持着沉默。船到了对面,这是个白色的通透建筑,横跨在亚利桑那号的残骸之上,上面飘扬着美国国旗。这个国旗的旗杆是直接连接在当年亚利桑那号的旗杆上的,含义是曾经每天升起的国旗,现在依然飘扬在珍珠港。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42
本帖最后由 悍猫 于 2009-8-15 09:45 编辑

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亚利桑那号在水下的残骸。另外由于其柴油依然在泄露,会不时有一颗颗黑色的液体从水底升上水面,然后化开,成为油层。大家把这个叫做“亚利桑那的眼泪”也称“黑泪”(black tears)。房间尽头,一扇墙上,刻着1177个名字,是当天在爆炸中阵亡的将士的姓名。幸存者的姓名列在另一面,说明上讲,他们所有人的遗愿是死后将骨灰撒在这里,永远和曾经的1177名兄弟长眠一处。


(图:潜水员将骨灰盒放置到亚利桑那号残骸中)

img602.jpg (74.46 KB, 下载次数: 11)

img602.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45
整个参观过程中大家都很沉默,一种悲伤的感觉笼罩着整个地方。如果说稍感欣慰的是,这1177名官兵是在爆炸瞬间死亡的,痛苦比较少。而犹他号和俄克拉荷马号则没有这么幸运了。由于是被鱼雷击中后侧翻的,将其部分船员倒扣在船下方,慢慢窒息而死。后来的营救行动甚至可以和内部人员通过敲击钢板相互通信,但终因无法及时施救而全部葬身海底。其中俄克拉荷马号上牺牲人员为 429 人,犹他号58人。俄克拉荷马号后来被打捞了起来,但因已无修复价值而被放弃,犹他号和亚利桑那号至今仍在长眠水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日本人要不远万里来炸珍珠港?当时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让我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告诉你。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46
图:亚利桑那博物馆内刻有1177名阵亡将士的墙

IMG_3886.JPG (82.38 KB, 下载次数: 13)

IMG_3886.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49
图:亚利桑那博物馆发放的宣传资料,亚利桑那号幸存人员名单

img598.jpg (284.13 KB, 下载次数: 12)

img598.jpg

img599.jpg (475.46 KB, 下载次数: 8)

img599.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50
“登上新高山1208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50
要想知道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事情的开端就在我们中国,“918事变”就是整件事情的导火索。到了1941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已经持续了4年,消耗了大量战争资源,但获得的并不多。由于日本是个缺乏石油和钢铁等战争资源的国家,因此其将眼光扩大到了东南亚各国。

日本这种行为导致了该地区各国的严重不安,纷纷要求国际社会加以干涉。同时英美等国感到日本这种行为损害了其在亚洲的利益。在这种条件下,19417月美、英、中、荷四国签署协议,对日本实施战略物资禁运,主要是石油和钢铁。这个协议简称 ABCD 包围网”|。(ABCD是各取了美、英、中、荷四国的第一个字母)


(图:918事变,日军进入沈阳)

918事变.jpg (69.83 KB, 下载次数: 2)

918事变.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51
此举严重威胁到了日本的战争前途,山本五十六甚至认为,美国反对这场战争的后果是日本必败。而事实也确实是如此,只要看看日本海军旗舰“大和号”的命运就可以知道了,最后在冲绳战役中,其连回程的燃油都没有带就出海了,说明对其战略禁运是有成效的。

而在当时,罗斯福也将其太平洋舰队调到了珍珠港,更靠近日本的地方,以便控制太平洋地区的局势。鉴于这个形势,山本五十六大胆提出,要想获得整个战役的胜利,必须一举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使其无法对日本实施威胁。在这种大环境下,偷袭珍珠港的方案便摆上了案头。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52
山本五十六本人由于在美国生活过,对美国很了解。认为从实力上,日本根本不是美国对手,开战胜算甚小。他的副将南云更是反对与美国开战,认为无疑于自杀行为。而且山本认为,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不被发现的可能性甚小。于是最后定下的策略是,如果行动被发现,就取消,转而和谈。如果能够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到达战斗位置,就一举歼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 这是一盘豪赌。

山本五十六在这场战役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又同时扮演着两个完全相反的角色。一方面他主张对美作战毫无获胜机会可言,另一方面却坚持认为如果要改变现状则必须一举干掉美国舰队,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为了后者他甚至不惜以辞职为威胁,最后海军部不得不被迫批准他的攻击计划,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就此拉开。

山本五十六.jpg (75.71 KB, 下载次数: 7)

山本五十六.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53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上面这些观点分别来自不同人之手,而战争的起因在战争双方看来可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因此我在讲述上述观点时将尽量不带有任何感**彩,尽可能接近事实。此外在严谨的教科书上讲到类似段落,也均有标注“此条目的中立性有争议。内容、语调可能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或地方色彩”,因此如有异议请另文提出以供商榷。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53
19451126日在经过鹿儿岛反复训练低空投放鱼雷的战法之后,日本联合舰队起航了,到这时候大家才知道此行的目的地是珍珠港。为了迷惑敌人,在航母已经离开基地的情况下,东京湾举行了大型“航母编队演习”,以造成航母还在港内的假象。

于此同时,日本正加紧与美国做最后的谈判。关于这点,日本人和美国人的观点截然相反。美国人认为日本还在谈判是明显在迷惑美国,其战舰都已经到达了预定攻击位置。而日本右翼则认为,日本舰队是在带着明确命令下出港,这个命令就是“一旦谈判破裂,立即发起攻击。如果谈判达成,则立即取消行动返航”。这是个微妙的区别,甚至美国人也无法否认。确实,当时联合舰队离港前,约定的发起攻击的暗号为“登上新高山”,而撤销行动的暗号则为“驻波山晴天”。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53
本帖最后由 悍猫 于 2009-8-15 09:56 编辑

很遗憾的是,122日当南云的舰队驶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收到山本的密电:“登上新高山1208”,其中1208 是日本时间128日的意思,也即夏威夷当地时间127日,珍珠港的命运就此锁定。

126日,加油船给舰队做了最后一次加油,离开舰队在西面指定位置等待返回的舰队。航母则开始以24节的速度高速逼近珍珠港。

127日凌晨,南云得到了最后的攻击命令,战斗机43架,鱼雷机40架,水平轰炸机49架,俯冲轰炸机51架共计183架在领航机灯光指引下扑向珍珠港。。。。。。

(图:当天日本鱼雷攻击机从航母甲板起飞)

PearlHarborAttack_Torpedo_Shokaku.jpg (55.58 KB, 下载次数: 6)

PearlHarborAttack_Torpedo_Shokaku.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5 09:57
此时日本驻美国大使野村在做什么?美国人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大的行动,居然真被山本五十六赌中,没有被发现?珍珠港内航母为什么不在?为什么南云取消了第三波攻击?华盛顿得知此事后又做何反应?本人在当地有遇到了什么奇闻趣事?

--- 请看下集“1 o’clock, your time  (你们当地时间,下午1点)




(2-3天后继续更新,多谢观看!)
作者: 谁了了谁    时间: 2009-8-15 10:03
期待大片
作者: JAPANSKY    时间: 2009-8-15 12:17
看好............
作者: LeoXu    时间: 2009-8-15 12:24
这些游记汇总起来可以出一本书了!
作者: hificar    时间: 2009-8-15 13:19
大片啊!
期待猫的影展
作者: mr250    时间: 2009-8-17 11:51
好脐带好鸡冻啊!要看pp!!!
作者: hgyh82    时间: 2009-8-17 12:26
好看好看真好看
作者: 酒杯里淹死鱼    时间: 2009-8-17 13:00
“珍珠港事件”使我想起了时任军统领导人戴笠,二战期间中美成立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协定草案》第一条为:“为中美两国共同对日作战,组织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所),交换日军海陆空军事情报和搜集中国大陆气象情报,训练游击队,挺进日军后方,协助美军在中国沿海登陆作战,共同迅速歼灭日寇。”
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戴笠就截获并破解了日本人的密电后并告知了美国人,但当时美国人并不相信中国人有此能力,然而没有相信国名党的人有如此能力截获并解密!
作者: 猫类    时间: 2009-8-17 13:02
享受大餐!
作者: 黑羽    时间: 2009-8-17 13:17
好像也去下~~
作者: 瀚龙    时间: 2009-8-17 14:15
想问下...
什么签证过去的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7 15:34
想问下...
什么签证过去的
瀚龙 发表于 2009-8-17 14:15


普通旅游签证。可以自己前往使馆申请,理论上说,除了申请表,什么资料也不需要。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8 14:36
“你们下午当地时间1点”

日本驻美国大使野村,在这起事件中充当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问“偷袭珍珠港”这个“偷袭”两字谁要承担责任的话,细分析起来野村应该是第一人,而非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虽然已经计划好了一举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但还没有想到“不宣而战”这种下九流的做法,但最后这个事情却被野村大使意外地实现了。正如罗斯福总统在事发第二天的宣战演讲中说的:“。。。。。考虑到日本与珍珠港的距离,这个阴谋在数周前,甚至数月前就已经开始谋划了,而那时,日本还在假意与美国进行和平谈判”。确实,在山本五十六确定了突袭计划后,海军航空兵就开始在地形类似珍珠港的日本鹿儿岛进行反复演习。出发之前,为了掩人耳目,各舰艇都是从各自的港口夜间出发,分别走不同航线到达北方的择捉岛单冠湾集结。为了避免战机一夜间从鹿儿岛消失,引起人们怀疑,山本特地调其他部队的飞机在他们走后继续在鹿儿岛演习。而第二天早上,当择捉岛居民发现突然有大量战舰集结此地时,该岛对外界的一切通讯均已被切断,直到事发128日后才恢复。(注:夏威夷时间127日是日本时间的128日)

另外山本同时使用了很多迷惑人的手段,给人以感觉“日本海军暂时无事可做”。其中之一就是让部分士官学校的学生穿上海军制服,列队参观日本皇宫。另外在联合舰队出发后,为了吸引人注意,部分舰只高调开往东南亚战场,以吸引人注意。此外在航母已经离开的情况下,还在东京湾举行了大型演习,给大家造成错觉,日本海军主力仍在港内。

(图:日本驻美国大使野村)

递交资料的野村大使.jpg (12.54 KB, 下载次数: 3)

递交资料的野村大使.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8 14:38
此外对珍珠港的侦查也使得山本特地挑选周日早上发起攻击,原因是早已摸清楚了美国海军周六要上岸渡周末,因此舰艇一般都会回港停泊,而且是停泊方式是成两行排列。针对这种阵型,山本特地为珍珠港“精选”了三种武器:对于外层战舰使用改装过的浅水鱼类攻击,对于内层军舰使用航空炸弹。图中为珍珠港航空博物馆内展览的日军当天使用的武器,其中亚利桑那号就是毁于最右侧“高空精确穿甲弹”。

博物馆中展示的日军当天使用的3中炸弹.JPG (188.79 KB, 下载次数: 6)

博物馆中展示的日军当天使用的3中炸弹.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8 14:38
最让美国人感情上无法接受的是,日本正派出使团,与美国**做和平谈判。美国人对此的解释,正如罗斯福演讲中所说的,是“故意的欺骗”。然而日本方面,尤其是右翼在战后却将其解释为“我们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和平的希望”(此解释来源:靖国神社游就馆)。

而将这种似是而非的欺骗转变为真正的欺骗的,就是日本驻美国大使野村。126日野村收到东京本部的电文,总共14段,分两天发来。这就是后来的宣战声明,也称“14段电文”。并且事先告诉野村,这个电文为高度机密,因此官衔低于某某的不允许接触。这就导致了平日的专业译电员未能参与,而是由高级官员自行翻译的,耽误了很多时间。这个电文令野村不解的是,除了规定了内容外,还规定了送达美国**的时间:“127日下午1点,你们当地时间”,这个是以前电文中所没有过的。(指华盛顿时间,实为珍珠港预定袭击时间前25分钟)

野村原先是在欧洲工作的,调任美国,因此受欧洲思想的影响,他认为日本不可能与美国开战,也没有能力与美国开战。因此绝对想不到这个“下午1时”意味着什么。当然在事后,任何人都知道了,如果野村能按时将此电报交给美国**,那么珍珠港袭击是在25分钟以后的事情,也就不存在所谓“偷袭”的问题。但遗憾的是等到野村准备好所有电文送达美国国务卿赫尔的时候,已经晚了1个多小时,珍珠港被炸的消息早传遍全国了。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8 14:38
我一直在寻找资料,试图发现野村本人到底是什么时候知道珍珠港被炸的。我非常怀疑他是是从美国国务卿赫尔口中,在他提交所谓的“迟到的战书”的时候得知的。这样的话,当时野村目瞪口呆的表情是可以想象出来的。部分资料中说,赫尔当时只说了一句话:“您为什么要约我在1点见面呢?”就把他赶了出去。而电影中这段,则是赫尔接了个电话,然后指着电文对野村说,这是我50年外交生涯中,见到的最卑鄙最可耻的行为。。。。。。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8 14:40
“苦肉计?”


即便事实真的是如此,野村不知道珍珠港被袭,也还有一件令他绝对想象不到的事情,那就是,所谓的“14段电文”,在野村本人还没看到之前,美国情报机关就已经看到了,原因是美国情报机关早已经破译了日本的外交电文密码。也就是说美国至少在珍珠港被炸2小时前就知道了日本已经对美国宣战。

为此还特别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讨论应对方案。但与会的将军们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当他们还在华盛顿谈论如何对付日本的时候,日本航母上的战机已经启动了螺旋桨。

[fla__sh=800,600]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EzMDU3Njc2/v.swf[/fla__sh]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8 14:41
说到此地,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件历史上争论多年的事情了,那就是有观点认为美国事先已经得知日军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为了激起国民参战的愤怒,特地高层没有把情报告诉军方,而是偷偷把3艘航母转移了出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在偷袭珍珠港时,一艘航母也没炸到的原因了。

但我在翻阅了一些资料后,并不支持这种观点,其主要原因有两条:

1,
将航母作为特别重要的军舰需要隐藏起来,这个是现代的看法,而非194112月的看法。或者说至少是在珊瑚海海战后,美军才发现,今后的作战可能由战列舰时代转换到了航母时代。因此说当时美军就把航母藏起来了,是站不住的,那时候美军对航母的实战作用的了解,甚至还不如日本人多。
2,
山本的战略本身就是“消灭一半的太平洋舰队,剩下的部分美国只够用来保护本土安全”,如果真的山本做到了这点,美国要想再插手东南亚战场,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后面会谈到,珍珠港日本最大的失误是山本没有将修理设施列入轰炸范围,导致美国很快就修复了被破坏的军舰,重返太平洋战场。因此如果说美国是故意让珍珠港被炸的话,如果山本发动第三波攻击,破坏了修船厂,那么美国这个“苦肉计”恐怕就演砸了。



此外多个资料中确实说到情报部门早已截获日本偷袭的信息,而且其他国家也提醒过美国。但情报这个东西是这样的,总是无数真假混在一起,事先混杂的情况很多,即使截获这种情报,美国认为只是日本的一个想法而已也很正常,离真正实施还有着本质的距离要走。因此我个人认为,珍珠港事件不是美国的苦肉计,换言之,山本的欺骗策略大获成功。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8 14:42
真的?假的?

好了,对于珍珠港事件的背景问题的讨论,我们就暂时到这里了。下面我们将看看这本著名的电影《珍珠港》中一些镜头是真实的故事,还是虚构的。

故事一:当天早上美军雷达已经发现了目标,但被误认为是美军自己的飞机。




[fla__sh=800,600]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EzMDUzNTA4/v.swf[/fla__sh]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8 14:44
答案:完全真实。


误发生的人物真实姓名叫 Kermit Tyler. 按照亚利桑那博物馆中的说法,他可能是整个事件中最遭人误解的人物了。根据博物馆中的说明,据他本人后来回忆到,使得他判断这批飞机是美国自己的飞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上班的路上他听到广播里通宵在播放夏威夷音乐,而这种情况往往是在本土有飞机飞往夏威夷的时候,给飞机做无线电导航用的。
2,
头天确实告诉过他,有批飞机要飞来夏威夷,但没告诉他数量有多少。
3,
确实当天有一些B-17轰炸机要在8点左右降落在夏威夷机场。(后面我们还会提到这个事情)
4,
他当天到这个岗位工作才是第3天,经验非常有限。

这个错误雷达兵毫无责任,他们已经完全发现了日军飞机的行踪,并且准确地记录了下来(如图),但汇报的时候判断出了错误。
(这个错误其实也不算什么,在后面的故事中我们会提到,美国首次空袭东京的时候,日本人也因为各种原因把美国轰炸机看成自己的飞机。)
(资料来源:珍珠港亚利桑那博物馆)

雷达的错误.JPG (91.92 KB, 下载次数: 4)

雷达的错误.JPG

雷达兵清楚地记录下当天日军飞机的行踪.JPG (143.8 KB, 下载次数: 3)

雷达兵清楚地记录下当天日军飞机的行踪.JPG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8-18 14:45
故事二:俄克拉荷马号中弹爆炸,将人员倒扣在船下。




[fla__sh=800,600]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EzMDUzMTI4/v.swf[/fla__sh]




欢迎光临 骑行网 HZBIKE (http://hzbik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