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标题: 连载中:在路上。狂奔的胶片——从海拔500米,到达海拔4600米。 [打印本页]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4 23:12
标题: 连载中:在路上。狂奔的胶片——从海拔500米,到达海拔4600米。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15 20:09 编辑

先来一张电影海报。虽然是拍摄失败的照片,却舍不得丢弃。我无意中得到这个效果。上面的划痕与杂斑,是天生的。整个7天过程,只有两个上午的晴天。因而很珍惜那两个半天所拍摄的人文图片,虽然为数不多。此次共拍掉十个卷,我会一个一个发。另外,卷与卷之间插播花絮,都是卡片机拍的工作照。

000032 拷贝.jpg (224.71 KB, 下载次数: 6)

000032 拷贝.jpg

作者: seal_ever    时间: 2009-10-14 23:16
啥?画?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4 23:59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15 00:04 编辑

  9月21日。清晨5:30分从康定出发。因为修路加雨雪,一路颠簸上山,困倦却也兴奋。我眯着眼,迷糊中,偶然睁开时突然发现近山呈现出幽蓝的轮廓,转过不知多少个弯,这个世界渐渐变了颜色,浅了一些,也清晰了一些,所有物体都被罩上一层微蓝的光晕。司机告诉我,我们已经在折多山上了。起初能见到路旁的白霜,越往上,霜便成了雪。我很喜欢这片苍茫的景象:静静停靠等待开工的橘红色推土机,翻倒在路边的黄色大卡车,三两座木棚屋。。。它们一部分陷进雪里,一部分裸露在风雪中,散发出弱光中湿润物体特有的奇异光泽。因雪下了不多久,路上大大小小的石块,并未完全被覆盖,于是显得班班驳驳黑白错杂。许多越野车超过我们,沿盘山公路转了几转,就不见了。我看见它们尾部的泥污,充满在路上的气息。我们的司机喜欢慢慢开车,有时聊一会天。我也总是倚在后座上闭目休息,喜悦都是放在心里去了。
  终于终于,他停下车子,在山顶上,试图理解我是否愿意拍这样荒芜的景色。我匆匆披上外套,根本来不及拉上拉链,跳下车子就奔跑起来,在这海拔4412米的山顶上,早就忘记了初到高原不可奔跑的训诫,内心与喉咙同时发出了尖叫——那是一种控制不住的尖叫。放眼望去,泥泞的公路,飞舞的雪片,与远处刚从云层后面钻出一个角来的雪山,无一不令我震撼。此时另一辆车子上的伙计与我打过招呼,彼此互拍留念。

000005.jpg (215.5 KB, 下载次数: 8)

000005.jpg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5 00:08
此时往下张望,更觉无言。一切看似脏乱,却身处在这永恒的美之中,只会愈加相衬。事后想起,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路段之一。其二就是海子山了,那个不像地球表面的地方。

000014 拷贝.jpg (340.2 KB, 下载次数: 5)

000014 拷贝.jpg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5 00:20
原本前一天应该到达新都桥,却因为修路封道的关系而夜宿康定,8点钟左右,到达这里吃早餐。吃的是牛肉面和羊杂汤。吃完了晃到这个院子里玩,是在黄伟开的旅馆前面,他在亚丁也有一个旅店,我们住的就是那里。据说也是个好色之徒,曾在雪山上面蹲点20多天就为了拍到一张美丽的照片。


剪子湾山。4659米。进入高原以后第一次拍到成片的经幡。在这个山顶,我用完了第一个卷。





作者: 延安路正步走    时间: 2009-10-15 10:07
为什么我去的时候没有雪[nono],而且还是9月底进去的.....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5 10:45
哈哈哈....这意味着要牺牲多少晴天里的风光啊 我几乎是在阴雨中度过的 但是也任何气候任何季节都经历了 包括冰雹 这些变换常常就发生在一天之内 司机说今年冷的早 十月份去的人也许就看不见红草地了 因而我认为自己是幸运的 特别是海子山 虽然晴天也许很美 但阴天的荒凉不是人人都能看见的
作者: 小僧    时间: 2009-10-15 12:39
看的我好冷啊
作者: 毅导    时间: 2009-10-15 18:04
我在想这里骑车会很爽,就是呼吸不畅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5 19:32
我在想这里骑车会很爽,就是呼吸不畅
小毅 发表于 2009-10-15 18:04
但是骑川藏线的人都是要翻的,还是很多人骑过去了,路上遇见好多拨...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5 20:18
插播工作花絮一:

折多山对拍花絮


折多山跳下车奔跑


靠近新都桥时下车拍牦牛,没追到,总拍不好,但是此时心境已随地势开阔起来


剪子湾山顶拍经幡的喜悦

作者: CHEN.    时间: 2009-10-15 20:23
5楼的几张很有感.
作者: 城市上空    时间: 2009-10-15 20:44
美美美~~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5 20:46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15 23:28 编辑

第二卷:

卡子拉山,逐渐遇见三三两两的骑友,他们正赶往理塘,此处海拔4718米。这张照片上骑双人车的夫妇很让我佩服,于是停下来拍照。我在路边等候,在他们经过时打招呼,他们很高兴,立刻回应。骤然发现是两个美国人,装备非常齐全,风镜还带后视镜的。需要提醒,这里真的非常非常冷,虽然没有下雪,而且在这样稀薄寒冷的空气状况下,我就算走路也是觉得无力的。我在他们逐渐远去时用了一个词:amazing. 他们于是朝后挥手。


海子拉山。我最喜欢的路段。人人都称不像地球表面的地方。草少人少牛少连车都少。但是石头很多很大。只是因为天气原因这里几乎没有拍下什么东西来。
司机很可爱地称之为叉叉牛。藏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哦,为了强行使小牛断奶,在其嘴上罩着用木签制作的口罩。因为一吃奶母牛就会痛,通常见到小叉叉牛母牛就会立刻跑开。。。可怜的小牛就只有吃草啦。。


终于在傍晚到达稻城,雨还是下得厉害。此时我几乎绝望,谁说高原几乎都是晴天?下起雨来连绵不断,春雨一样讨厌。我完全无法想象再这样下去还来拍什么照,连风景也看不见了。
这里是入县城的口子上一座桥,望过去就是稻城最具标志性的青杨树了。


然而我还是忍不住寻了小路过了独木桥走下去,想找个好一点的角度拍摄,登山鞋进水,完全湿透。好在晚上住的地方的老板娘非常热情,用炉子把鞋子烤了一整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刚刚好烘干。不好意思之余,感动起来。这里的人民,淳朴起来还是很淳朴的。

下去之后,发现烂鞋,来,给个特写。


天色越来越暗了。。。佩服自己手持不是一般的稳。。挖卡卡。。。。


我们住的叫河马旅店,在稻城最最最深处连路都没修到的地方。司机非常会挑地方,安静、装饰精致、主人好客、床单干净,连沐浴露和洗发水都是整瓶的屈臣氏。很难想象藏民家里可以如此整洁干净,我住的是标准藏房,很开心,毯子及家具都精美到令我想搬回家。我们到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老板娘怕我刚到不适应,问我冷不冷,怕不怕床太硬,接着给我加了厚厚的一床被子垫在下面,还有电褥子哦。毛巾有香香的酥油味。
第二天一早起来,仍旧阴雨,但天边出现了一小块被拨开的云洞,仿佛能见到太阳迷朦的睡眼,临时决定多留一天,假如天气可以好转,去亚丁的路上才可有意义,否则雨中登雪山,又冷又湿,一切都令我迟疑。
这是我们的院子。这里的人民总是在任何可以种花的地方种满芍药和格桑花,窗子啦篱笆边啦院子里面四周啦。。。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5 21:50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15 22:36 编辑

第三卷:微晴的早晨

的确是个正确的决定。当我们跟着远处那一小个洒出阳光的云洞,到达黑河的时候,一切都太美妙了。地面仍旧是湿的,在阳光下泛起温润的光泽,石头呀草呀,都变得那样有灵气。
尽管尽管,事实上只是多云,多云而已,但是我已经欣喜起来了。只有雨后的晴空才能让我珍惜,哪怕只有这么一点点。我甚至开始为来途时的下雨也感到愉悦了。若非如此,哪有现在的好心情呢。

湿湿的鞋尖儿。地面仍然泥泞,稍微走了几十米就成这样了。


油光发亮的石头。


开始蒲公英练习片。


低一点。。角度再低一点。。。。


仿佛突显生机了。


对了!这张正是我想要的。


我回到路旁,看见她。第一次自己与藏民沟通,很生涩。她完全不懂汉语,只朝我羞涩地笑着。我举起相机,示意可否给她拍一张。她点头,仍旧羞涩。取下原本包着的头巾,并放下盘着的辫子,大概想让自己在镜头前更美一些。其实我想对她说,你原来的样子很真实,像一个实实在在的赶路人。她自然地面朝路的尽头望去,那里有她的目的地,她又微笑起来。仿佛知道我想要些什么。我按下快门。看见她的金牙,想起司机提过,藏民流行镶金牙,且都是把原本完好的牙齿故意拔去,再换上的。我知道有些民族因为从前游牧的关系,需要把全家财物都打造成首饰,随身佩带,以便能随时带走。但无法想象藏民可以将牙都修饰起来,这是我第一次看见。


因为无法用语言交流,我显得紧张,随便拍了一张,拍完发现逆光,但也作罢。她想看我拍得怎样,我却不知道怎样表达这是胶片,无法预览。她仿佛有些失望,我只好努力地笑一笑,想让她舒服一点。却完全不介意,艰难地挤出两个汉字:再见。一字一顿。令我觉得美好


知道是明信片照片也要拍。路过这里的人一定都拍过这张照片。但无论怎样,也无法忽略它的美。天气渐渐晴朗起来。


典型的稻城景色。山脚下的藏房与青杨树。宁静和谐。


水流缓慢。


回头见到他。这次我大胆了一些,也自然了一些。朝他举起相机,以询问的眼神。他竟然用汉语回答:好。


粗壮的康巴汉子。非常大方。


回到河马,老板娘正在辛勤劳动。


此时客人都已离去。四下安静。我喜欢这样的场景。


阳光打到门口悬挂的辣椒上了。


下午。茹布查卡温泉。这一家子的姑娘据说非常漂亮,但就是不给照相。她嫂嫂正在逗孩子玩。
[attach]555715[/attach]

000034.jpg (366.54 KB, 下载次数: 23)

000034.jpg

作者: 延安路正步走    时间: 2009-10-15 22:19
看上去,送你的衣服很不错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5 22:44
工作花絮二:

到达黑河,寻找拍摄点中。


试一张。


蒲公英练习系列。很投入吧。


空下来回到院子里写日志。太舒服了,晒着太阳这样悠闲。

作者: 沉睡的小年糕    时间: 2009-10-15 23:20
下雨有下雨的味道啊~

不过红草地真没劲,稀稀拉拉,还有一堆抓着找你要钱的小孩~
作者: 护士    时间: 2009-10-15 23:29
年糕和小兰 就是臭味相投love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6 23:38
第四卷: 茹布查卡温泉。卓玛一家子。

她个子高。我们说这样好,藏民五官也深邃,都漂亮。她却说,我们其实不喜欢高。我们喜欢你们这样的。
给小孩刷鞋子。




卓玛家的爷爷。靠在门口晒着太阳就睡着咯。


二楼的门廊。空间要利用。


典型的藏式客厅。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6 23:44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16 23:47 编辑

每个藏式客厅里都有的炉子和酥油茶壶。在河马,老板娘就是用这样的炉子替我烤了整晚鞋子的。
卓玛家和司机熟,习惯我这样的人了,抗了三脚架就往人家房里钻。


客厅拍完还爬上屋顶拍。


屋顶边缘长着的野青稞。映着蓝天。



屋顶上最喜欢的一个角落。只有一面经幡,却比起大片经幡来,另有一番美丽。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6 23:56
路上我见到拖拉机就拍,因为觉得好看。那边的拖拉机颜色仿佛也鲜艳些。不知道是不是天色关系。
这是唯一不很糊的一张。


著节寺。附近出没藏马鸡。胆小怕人,惟独不怕此地喇嘛。据说冬天的时候藏马鸡饿到无处觅食,来到寺中,寺院的喇嘛拿青稞籽去喂,从不伤害它们,因而特别对喇嘛放心。
天气好的时候,在刚割过的青稞地,常可见到藏马鸡。我有幸见到一次,离得远了,拍不清楚。


偷拍的。不知道在聊什么。仿佛又不很偷拍,他们大抵也知道了我的心思。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7 00:09
第五卷:劳动人民最美丽。造房子与收割青稞。

路上再没有比我们的车更脏的了。脏到上下车要极度小心,倒车也没法倒。终于忍无可忍。路边随便找了个洗车的地方。正好在红草地对面。


发现个小路通向红草地,以为这个入口进去不要钱。随便拍了几张出来还是跟我收费,心想早知道多拍会。


说实话,也就这样了。反正就是颜色红一点的沼泽地。不围起来也就罢了,围起来实在让人觉得没意思。


还是拍生活场景好。集体造房子哟。自立更生艰苦奋斗。


女人们在说笑。


她挺漂亮的。就是躲镜头。算了。背影也一样美。


黄牛?水牛?总不是不长毛的牦牛吧?


我无法形容她是怎样一个老太太。鼻子出奇得高,下巴出奇得长,皱纹出奇得多,反正就是出奇得丑。但就是很有很有很有藏族特点,只是又一个相信会被相机摄走灵魂的人,因而没有拍正脸。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7 00:20
见到两个妇女收青稞,司机打过招呼,停车让我下去拍照。真是太了解我了,哇卡卡。现在都不用我说就到处主动带我去我愿意的地方了。


她们许多女子都带这样的军绿色八角帽。我觉得漂亮。


开始劳动咯。


其实我也参与了一把的。


我被蔡司头毒到了。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7 00:29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17 00:31 编辑

大概难得好天气,又开了一段路,全家都出动了。


大家都很高兴。我怕踩坏庄稼,开始不敢进去,他们却很客气地邀请我一起收割。


这个女孩子非常配合。拍了好几张。每张都是自然的。


天气好。做嘛嘛利落。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7 00:34
工作花絮三:



作者: 饼干    时间: 2009-10-17 15:05
继续,大片!
作者: CRH    时间: 2009-10-17 16:07
川臧线,好美啊!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7 21:26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18 16:33 编辑

第六卷:续,劳动人民。以及,亚丁温江区捐助小学。

此人可爱异常,很喜欢对镜头发骚。


我也没说,就主动将镰刀递给我。拿走我相机,说,你来割,我给你拍。只是只是。。冲出来发现没我照片。。估计没摁下去。。。。。可惜呀可惜。。


又是她。。。顺序有点乱了。


到了亚丁,停车吃午饭。吃饭地方的水龙头。


下车发现边上是小学。正在上汉文课,听见的第一个朗诵的词语居然是:胶片!我以为自己听错了,继而又听见:摄影!不胜感慨。。。啊。。啊啊啊,这堂课简直就是为了迎接我的到来啊。。。闷骚起来。。


下课了,操场集合。


散开做广播操。发现这个小男孩的妈妈很潮。


很努力。。。


做完操。自由活动。之前已经被他们发现我在偷拍,现在就很自然地要求被拍。一个个都很喜欢面对镜头。


而且喜欢到抢镜头的地步。。。这个小女孩明明对着我笑的,他。。。他他他!


人家合影也要抢。。


我们小时候的装扮。。。


楼上不下来做操的小孩,朝我招呼。

作者: allan_lee    时间: 2009-10-18 12:40
去之前最好看一下吕楠的作品。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14:10
去之前最好看一下吕楠的作品。
allan_lee 发表于 2009-10-18 12:40
看过两个系列。真正要拍好的作品是需要与被摄者交流的,甚至需要生活在他们中间一段时间,时间上是个问题。我的司机其实很好,总是知道我要拍什么,带我去,也会等我,但不可能让他等太久,毕竟行程是紧张的。这次我感受到一些,被摄者如果淳朴自然的话,对着镜头基本上不会有问题,因为没有过多想法。反而城市里的人,对着镜头都会僵掉,很多人惧镜。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14:48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18 15:00 编辑

第七卷:亚丁村。雪山脚下的小学。柏油路建设基地。

只有一个教室的小学。估计是一到六年级混读的。也只有一个老师。当天老师不在。我们去的时候看见他漂亮的妻子卓玛,与手中抱着的小孩。这个卓玛好象是巴塘人,嫁给了老师,就长期住在学校里照顾孩子们的起居饮食。
我们一下车,孩子们就都很高兴,欢呼着围了上来,出乎我的意料。估计经过的游客不太进来,或者是,知道我们会给他们糖吃,我分了他们很香很香很香的芒果糖,可惜不太够。这款芒果软糖我很推荐很推荐,欧尚有售。(变相插播广告[luguo]  )


老师的小孩哟。这个姿势非常老成,让我想起冬天里坐院子门口晒太阳的老爷爷。不知道他在思考什么。。。


进教室参观。虽然学校不大,但估计也是有捐助的原因,环境还是让人高兴的,木结构,看着非常喜欢。这个小女孩对我手中的相机很好奇。。。


地上那个,巨可爱,会躲,在桌子底下爬来爬去,爬了一圈回头一抬头骤然发现又是我,突然就缩到桌子底下笑了起来。


这个这个,他们当中我最喜欢的孩子。看起来有点像汉人。总是对我笑,开始有些羞涩,后来就懂得枪镜头,我一拿起相机他就要摆型。我走的时候他一直朝我挥手,挥得很用劲,我在车上了,他跑到教室门口再回头朝我挥手。这个学校我后来逛的时候来了第二次,他看见我很高兴,马上跑上来,也不说话,从没听他说过一个字,不知道是不是不懂汉语,或者是小孩子天生的扭捏?第二天我从雪山下来的时候,经过这里回稻城,窗子开着,突然听见一声大声的叫唤,一探头又看见他,他知道我要走,不知怎么有些不舍了。


连打架都可以这样开心,很用力地玩闹着。


受不了就全涌出来群架。仿佛看得心里乱痒。


这张有电影的味道。蔡司头加反转片,无敌呀。


仿佛是觉得这糖很好吃。我说了吧,真的很好吃嘛。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15:14
到了住的地方。先放下东西,再回刚才路过的亚丁村去荡荡。黄伟租来某藏民的半间屋子。
就是她,她住在我们隔壁间。她卖雪莲花。


忽然觉得戴八角帽的长得都差不多,不知道是不是我幻觉,看起来和收割青稞那个女人一样,我分不出来。


她正在远处扫地。院子里晾满衣服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15:39
开始五公里的向山爬坡过程。

某农家。


吓我一跳。


快到村子的时候。有柏油路建设基地。这边修路,看起来是要开发了,来得时候闻见气味,很浓很刺鼻。


先拍外围,一会回来再进去。




我终于终于,看见希望。高海拔地区向上的徒步,不是说说的,居然一直腿软,而且第一次感到头痛,貌似缺氧了。


蜗牛客栈。青年旅社,在稻城有一家。我们到达当天,亚丁的分店刚好开张。仍在写招牌。


拍完他们就朝我招呼,早知道这样不戒备,我也不用带长焦了,直接广角就可以。缺氧的时候多带一样东西都嫌累。


不明白秋天怎么会有油菜花,大概这里的天气,除了冬天,一年三季都可以生长。


小虎头帽。


我跳到一个台子上拍,她大叫小心。对我手上的八吉祥戒指非常感兴趣。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19:32
第八卷:续。亚丁村的午后。

许多人到了亚丁就急于进入景区。第二天仍去游览其他景点。幸好我没有。景区我只走了一个点。村子里其实很有味道。

她很漂亮。但我蹲下来时,才发现她是个智商不健全的女孩。


你可以理解为傻笑。也可以理解为纯真的笑容。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19:41
他远远看见我,走过来。却问我要不要上他家看看有没有想买的古董。这里的村民,有许多都会过来问要不要买雪莲花。我感到不很自在,一个地方若是被开发了,终有一日会失去原先的纯净。


但我学到一样东西。就是藏民随身念珠上挂着的羊皮穗子,上面有金属珠子的。不同的珠子数量代表念过的六字真言次数。具体我不记得了,但总是“十万次”之类,似乎以十倍递增。我惊讶于他们的虔诚。居然最后都是数以百万计的。老人手上这串,挂了五六个穗子。
其实这里还有一样好,虽然会对游客兜售物品,古董大概也并非真有多古,但一旦与他们聊起天来,仍旧是快乐的,发自内心的,尤其是涉及到信仰的东西。

作者: QLM    时间: 2009-10-18 19:43
小兰姐姐的贴。。顶了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19:48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18 19:50 编辑

折回去的途中,看见刚才被一个妇女背在背上的虎头帽小孩。


没有警惕心的孩子。非常配合。试想在杭州,这样近距离拍摄一个小孩,即便妈妈对孩子说,对镜头笑一个,估计也是受了惊的木讷表情。


喜欢他。真可爱。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19:53
返回到工地。他看见我想进去的样子,朝我招手。


这里怎么一个个都这样自然,连汉人都这样自然,实在让我过足摄瘾。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19:55
极其漂亮的拖拉机,大红色车头,蓝色车身,非常鲜艳。


像不像一张脸?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19:58
工人们见我进来,很严肃地说,这里不准拍照。我呆了一会,突然发现是个笑话。他们笑了,说,不准等报纸哦!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20:04
她仿佛有些高兴。因为一定是好看才会被拍的。却也很羞涩,有一些不自然,一边做事情一边隔几秒钟偷偷瞄我两眼。


这里工作环境很差。气味非常刺鼻。人人脸上黑碳涂起来一样。作为一个女孩子,却要如此工作。不管是为了生活也好,什么都好,总之是有些心酸的。


这个地点唯一让我遗憾的是,有两个戴防毒面具的老兄坐在沥青堆上,后面就是雪山,从下往上看,这个场景非常震撼,却坚决地朝我摆手。我后悔手不够快。不是次次都要交流过才好拍的,有时机会就会这样失去。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20:13
回到住地。厨子的女儿,父亲总是有四川话唤她作:幺妹。
她十七岁。老家是二郎山,在泸定还不太到的地方。我一直当她作藏民,因其普通话并不十分流畅,长得也像。夜里大家围坐在火盆边上烤火聊天唱歌,与另外两个来旅行的人一起。她跳出来澄清,坚决划清与藏民的界限。我们大笑,说,谁让你有两抹高原红。她笑着摸摸自己两边的脸蛋儿,一副委屈表情。然后给我们唱民歌,嘹亮得要命,果真是生活在高原的孩子。


很爱很爱笑,而且总是大笑。我说你别那么淑女的表情嘛,她立刻忍不住了。事后我们关系一直很好,第二天山上下来,我走到车边,发现她居然在车里等我。她来接我啦!我高兴极了,马上一个拥抱。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20:16
平时在这里帮忙。据说已经有三两个月了,说自己很想回家。我一直想问她,怎么不读书了么,却怕得到尴尬的回答,终究还是没问出口。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20:22
下午的时候我空下来,大伙聊完天,来窜门的当地人离去,她父亲叫他烧水煮排骨,说另外两个客人一会山上下来晚上要吃排骨面。是两个北方女人,吃不惯川菜,要和司机分开吃。我立时庆幸自己一路上和当地人都混的不错。否则太不融入生活了。
我也来帮忙哟。(偷偷的:摆拍。)其实是脚架架好,一切都设定好,对着幺妹试了一张。然后闷骚地让司机帮我拍,他也乐意做这样的事情。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20:28
工作花絮四:
温江区捐助小学偷拍上课场景。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20:31
亚丁村小学。刚下车的时候。中间最高的就是我最喜欢那个男孩子了。
他总是很有镜头感。镜头在哪里就看着哪里,连我分的糖都不在意了。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20:35
拍摄油菜花与天空的我。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18 20:37
借了藏民的帽子与幺妹合影。吃晚饭的时候。

作者: lgs520yxx    时间: 2009-10-18 21:33
好想去啊

真是美丽啊
作者: hificar    时间: 2009-10-19 11:11
小兰拍的越来越好,简直是佩服的狠
作者: esehunter    时间: 2009-10-19 20:38
我是来顶xljj的,很赞
作者: 赵同学    时间: 2009-10-19 21:06
好看,很用心拍摄,很用心感悟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0 20:03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20 20:19 编辑

第九卷:走在去往雪山的路上。快乐无比。

为了拍这神鸦我牺牲了拍一个喇嘛在泉水边洗耳朵的场景,绝对的得不偿失。
不过原先树上只有一只,等我换好镜头它还没走,我觉得幸运,按了快门发现没卷了,然后换胶卷,换完就变两只了。啦啦啦。
发这张图我只想说明。。。那边乌鸦真的真的真的很多很多很多,而且真的是“啊啊啊”地叫的。。像人发出的声音。。吓死我。
雾气太重,背后是仙乃日雪山,看不见,还有冲古寺,因为前一天安排逛人文的去了,景色就牺牲一下少走一个地方吧。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0 20:05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20 20:11 编辑

传说中的央迈勇雪山,今天就要去到那里了。


刚到洛绒牛场时拍的。因为觉得漂亮,想慢慢感受拍点照片,同车进来的人看起来也都还精壮,大家互视之后很有默契地决定弃马而行,徒步上山。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0 20:13
租马上行的起点处,晨起而刷牙的。。。管理人员?他笑着说,拍去不要乱发哦。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0 20:18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20 20:31 编辑

驴友一:人白帽子白。我唤之小白。是很好的摆拍模特。这个人走得非常非常非常快,体能非常非常非常好,我跟着他一直爬到上面,爬得我都缺氧了。路上因为被马蹄子长期践踏的缘故,泥泞稀烂,而且非常陡,择路都是困难的,所以一路上几乎没拍什么照片,根本顾不上。想慢慢走又怕掉队以后,后面的人跟不上中途返回下山,到时候想找小白都找不着了,于是只有硬着头皮一路快行。不过在登上牛奶海边的时候,发现第一组上来感觉真是,不要太好哦,还可以多休息。


好象是成都人,一路上几次绝望的时候都是他用四川话和藏民交谈寻路,还贡献我很多巧克力。

作者: sunmay督学    时间: 2009-10-20 20:27
山的尽头,是路的开始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0:06
驴友二:长的舒服的MM,镜头感也不错


许多时候我对她说,来,借你脸拍张照。她就很乖的不动了。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0:13
软趴趴的地质。不过颜色很漂亮,只是不要踩就好了。途中许多沼泽踩一脚陷一脚,非常慌,仔细看看许多地方的草丛里都有这样白色物质。我们只好每走一步都用登山仗探一探,可以了再踩。
话说路上同行的有个46岁男人,非常厉害,没有任何装备,普通球鞋,牛仔裤,下雨了就打伞,手上提个水壶,没有登山仗。真是不知道这样软的路他怎么走下来的。他看起来年轻,而且也不是刚开始玩户外的人,据说每年走两三次长途,每次时间也都二十多天。这里只是他这次旅行的起点,后面是要经玉龙雪山再折转xz的。我一路下来,因为登山鞋不防水,全都进了泥水,不知道他怎么样。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0:16
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有个经幡群,包围着嘛呢堆。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0:22
啦啦啦。。。牛奶海了。天色不好,景色也没有想象中那样惊艳,大家看了不免心生小小失望,后面的五色海也不去了,因为还要翻过一个山头,时间也不很早,4600米的海拔剧烈运动过后还是有些累的,宁愿早点下山赶回稻城洗澡睡觉。我们不比骑马的人,时间上是紧张了些。不过同行的也有几个牛人,趁大家湖边休息的时候独自翻越山头去看了五色海。


吃巧克力时间到!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0:26
牛奶海全景。偶尔有阳光的时候还是会漂亮一些的,但我们在上面休息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雨雪纷飞或者阴云密布,仅有的几分钟阳光又会让人骤然暖和起来,高原的山上天气变化太大。


MM很配合,再来一张。湖水颜色的分层,估计就是因为刚才前面那张图片里的白色岩浆岩(?)沉积而成的。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0:33
之后就没怎么拍了。接下来是第二天返程途中的一些照片。因为来的时候经过海子山已经傍晚了,又是阴雨,实在没有足够光线,这次回去,虽然也还是阴雨,但早上总还是好的。忍不住拍了一些。全程我最最最最喜欢的路段哦。

真的真的不像地球表面。去过的人都这样说。

以下插播百度词条:
海子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稻城北部,总面积328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300-4700米。该高原面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体遗迹,即“稻城古冰帽”。嶙峋怪石及大小海子星罗棋布,在平均海拔4500米高的山上,1145个大小海子如上帝失手撒下的一千颗钻石一般闪烁在山间,其规模密度为我国之最。


这个地方,司机停车。让我们下去听水声。据说这个看似荒凉干枯的表面下,居然隐藏着水源。只要站在石头上就能隐隐听见。四周异常寂静,只有风声和细密的水声。果真,我站在这块大石块上时。。。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0:40
花絮五时间到:

借用别家照片,传说中著名的46岁男子。仿佛第二天在回程途中,快到理塘的地方还遇见他们的车子呼啸而过了。小白也有碰见,在海子山还是哪里。。忘记了。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0:42
呃。。顺序很乱。。补上一些。。红草地拍摄花絮。。。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10-21 20:48
拍的不错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0:49
第二天离开稻城的时候,看见牦牛在打架,当时已经换上鱼眼头了,不敢下车拍,可能有些危险,于是拿卡片记录。


这只小牛很可爱,原本在旁边,看见打架就想过来凑热闹。又不敢靠近,每到激烈的时候就猛然退后,但又怎样都不舍得离去。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1:02
刚进亚丁景区的时候曾骑过一段时间马。路过一个很大很大的嘛呢堆。原来行人牲畜必须从嘛呢堆左边走。。。。
骑马的过程中。。我突然觉得用这种方式练冲山是很好的。学会人肉避震,学会左右平衡,好歹人家马是一活物啊,骑过马再骑车不知道多舒坦多好操控。。。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1:04
这个东西路上我没注意,事后见到觉得有意思,借图一贴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1:05
拍MM哟,MM乖吧。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1:05
拍小白哟。小白白吧。

作者: 无言神话    时间: 2009-10-21 21:06
好美的地方啊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1:06
进山了进山了。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1:07
就是那个大堆经幡的地方。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1:10
此地简直简直!快到目的地的时候,虽然路开始平坦,但是缺氧症状也开始出现了,基本上每走十来步就要停下来大口呼吸一会。
不过我很喜欢这里的景色,只长草不长树,看起来有些茫茫。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1:12
下山了。。。好大一棵树。。。我和人说就像小时候看电视“请您欣赏”里面的那种森林景色。

话说。。这里真的什么都大,芍药像柚子那样大,喜鹊像乌鸦那样大,人大连月亮也大,树吧,也很大。。。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1 21:13
插播花絮完毕。。。明天。。还是什么时候有空。。上第十卷。。我的最后一卷。全鱼眼。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5 20:30
第十卷:回程。最后一卷。全鱼眼。

从稻城经理塘回新都桥夜宿。

又上海子山。来时没拍多少,这次总要再拍一遍了。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5 20:40
喜欢。太喜欢这里啦。


到处都是海子。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10-25 20:48
鱼眼的黑角是遮光罩没戴正还是其他原因?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5 20:52
奇异的铁丝网。
不知道做什么用。其实也是个沼泽地。拍的时候很投入,站起来才发现没有办法迈步,无论哪个方向,随时都要陷进去。之前进来也是非常小心,本来想拍边上的一个小湖泊,但是也无法走过去了,越靠近地面越软。后来仿佛是跳过一块大石头出去的。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5 20:58
鱼眼的黑角是遮光罩没戴正还是其他原因?
悍猫 发表于 2009-10-25 20:48
自带的一个小遮光罩,对角线上两端有,不是整圈的,非全幅相机上看不见,全幅就这样了,不知道要怎样处理才可以。
作者: 悍猫    时间: 2009-10-25 20:59
自带的一个小遮光罩,对角线上两端有,不是整圈的,非全幅相机上看不见,全幅就这样了,不知道要怎样处理才可以。
verafxh 发表于 2009-10-25 20:58


原装遮光罩不应该出现这个问题啊,除非声明过的,不能用在全幅上。看镜头表现似乎不像是只能用在 1.6 X 上那种。
--- 拒绝YY 是最好的办法。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5 21:13
高山上牧马的小孩。那边的马都很花哨,尾巴上背上全是鲜艳的装饰。




这张太太太太可惜了。原先是两匹马,一棕一白在地上打滚,我因为用鱼眼,必须要走近,结果等我走到它们已经爬起来走掉了,在图片上远处的草地上。据说那样的场面很难得见到的。大概也只有这样原始的地方才可遇见。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5 21:19
原装遮光罩不应该出现这个问题啊,除非声明过的,不能用在全幅上。看镜头表现似乎不像是只能用在 1.6 X 上那种。
--- 拒绝YY 是最好的办法。
悍猫 发表于 2009-10-25 20:59

与镜头连体。16/2。8的俄头,zenitar。很奇怪的东西,又不全遮,只一点点出来。而且只有两小段。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5 21:23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25 21:25 编辑

非常喜欢这张。因为有奇异的旋涡状天空,和笔直的缓慢下坡通向远方的路,还有路口的经幡。在我们赶往理塘的路上。
刚下过雨的路面,仍有湿润的光泽,和天空突然破云而出的晴空,形成对比。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5 21:43
快到理塘的时候,46岁的车子超过我们。然后就看见这个场景,立刻下车拍照。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5 21:51
里面有几个人很有意思。某人说,给我拍给我拍,然后很自恋地扶正头盔摆笑脸,另外一个特别卖力的中年人说,你现在别乱拍,浪费么,等一下我们使劲的时候你再拍,现在先不要动啊。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6 20:46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26 20:51 编辑

第二天早上,翻越折多山回成都,天还没亮,路依旧颠簸。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6 21:03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26 21:09 编辑

修路的关系,新都桥到康定的路是单行的,当天轮到我们被放行,但是遇上部队的车队。只好等在那里。这一等就是三个小时。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6 21:12
我觉得这场景有意思,下来拍照,突然听见有个人声对我说:马上就好。却四下无人,吓我一跳,明明声音就在身边。仔细一看,发现原来在这膜底下,不知道在干吗。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6 21:15
开始下雪。回头望,后面排起了长队。


前面有人已经无聊的出来散步。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6 21:19
在车上就见到他鲜亮的雨伞,觉得有意思就下来拍他。后面同车的人对着他一阵狂笑。问他椅子哪里来的,他说路上买的。我估计他坐的时间没有两个小时也有一个小时。原来是个广东人,大概没见过雪,开心得顾不上冷,就是不愿回车子里去。


合影哟

作者: lyw_007    时间: 2009-10-26 21:24
漂亮的地方,漂亮的照片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6 21:26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26 21:28 编辑

终于慢慢地过来了。一个车队一般40辆车,却不止一个车队要通过,而且速度通常还很慢。事后过了康定的路上又碰到这样的事情,堵了两个小时。
车头前面一般写有:川藏线钢铁英雄连,之类的字样。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6 21:33
本帖最后由 verafxh 于 2009-10-26 21:34 编辑

因为堵车的关系,回到成都不早了,但还是再次去逛锦里街。锦里其实做的不错,有文化有休闲有艺术。酒吧啊长廊啊小河啊小店啊。基本上整个一凤凰古镇都在里面了,比杭州的河坊街做的好很多,可能因为是众多驴友聚集的中转站的关系。


皮影戏表演,也有出售,还真是皮。。做的很精致。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6 21:36
可惜我动作慢。她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头发花白的阿姨。身上充满激情。背个包,抗着设备很认真地拍照。话说当时快门只有1/6,看了背景我很诧异自己的手还是相当稳的。或者因为鱼眼的关系?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6 21:38
锦里酒吧。

作者: verafxh    时间: 2009-10-26 22:08
锦里小吃。当时我和人说,吃了成都小吃就觉得其他小吃都不是小吃了。那真叫好吃,不像其他地方的小吃街,什么风味都有,却什么都不纯正。





欢迎光临 骑行网 HZBIKE (http://hzbik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