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标题: 2012春节——贵州行 [打印本页]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07:43
标题: 2012春节——贵州行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6 10:46 编辑



老杜策划、朱头领队、大年初三、六人紧随、一夜火车、来到镇远。一支开心快乐的骑友小分队,一条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之路、一片原汁原味的大自然风光,2012年春节——我们亲历飘着浓郁酒香的贵州。

[attach]802989[/attach]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08:23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6 08:35 编辑

初四中午12点另列车准点到达贵州镇远。出站后我们先把车车装好,朱队等几个随即到售票处询问回程票,当得知无法购得回程票后大家持着“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心态。赶紧找好住宿,简单中餐,不一会丽水车友迎风飘扬与老张两人也赶到镇远与大家相会。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09:06
镇远古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置县历史,自古素有“滇楚锁阴,黔东门户”之称,是湘黔交流和贵州通往中东部地区的必经之地。古城集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自然风光于一体,秀丽的舞阳河流经古城,贴崖建筑、古巷城垣、石瓦青砖无不透露出古城的传统古朴。
   
   我们骑着车车穿街走巷,先去接受一国防教育,参观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


















作者: 48279577@qq.com    时间: 2012-2-6 09:09
插入?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09:12
一路赏景一路骑。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09:13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6 09:58 编辑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09:14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6 10:13 编辑

祝圣桥上合个影。














桥头巧遇苗花花,帅哥龙年好福运!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09:14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6 10:43 编辑

河边相依静坐一对老伴,和蔼苍老的笑脸、古朴洁净的穿戴与这座古城万般和谐。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09:14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6 10:34 编辑

晚餐团团圆圆一桌,一道镇远名菜“红酸汤”把大家伙辣的掉了舌头失去味。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09:15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6 12:00 编辑

贵州的早晨七点天还没亮,按计划我们初五七点出发,沿舞阳河骑行47公里到施秉县搭车经凯里到西江千户苗寨,夜宿西江。喝苗家酒、吃苗家饭、住苗家楼、赏苗家景。由于天色太黑我们待到7:18分,在朦朦胧胧的天色中拍了合影就上路了。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09:15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6 12:28 编辑

不知怎么回事一路上都看不到舞阳河,原来出城就骑叉了道,骑在上上下下的坡路上风光也不错。十点左右都到了施秉,一些人还没骑过瘾继续骑往凯里。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09:16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6 13:01 编辑

下午3点多,我们到达了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大门口,购票入内。骑进寨子好热闹,原来下午寨子里的迎客仪式正好开始喽!








寨子里的长老为来客敬酒,哇!好醇香的正宗苗米酒。







这精彩的瞬间一定得留住。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09:17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6 13:22 编辑

为了找个经济、实为、干净的标房住宿,我们在这条街上来回寻找近一小时,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任务真当头晕的。



今日初五财神节,苗寨的舞龙迎财神闹得欢。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6 09:27
大片终于登场了!
话说大年初三。艳阳高照。中午12点刚过,城站熙熙攘攘的乘客中,突然冒出一帮头戴乌龟帽、肩扛车架的不速之客,前来送行的有:ADDIE老谢、王老师、吕夫人、庞云妹、老队员。通过茶座花10块钱得以提前进站,红大姐的亲戚里应外合,得以提前上车。
卧铺车厢里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行李收拾定当,各自拿出好东东共享、品尝,欢声笑语就数我们这伙人嗓门最高、最热闹!
火车不到22个小时就准时抵达了贵州的名镇——镇远。这个古镇依着美丽的舞阳河,古朴、干净、极富民族特色。下车后的首要任务是落实回程票。谁知,2月6号以前的车票已告罄(教训:以后远途出行,须提前搞定回程票)。我们在火车站斜对面的鸿运宾馆下榻。旅游淡季价格实惠,我们在旅途中基本上都选择住带空调、彩电、卫生间的标房,房价50~100元不等。
迎风飘扬和老张不久也赶到了。他们提前两天出发,从贵阳过来的。根据安排,下午游览镇远古城。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6 11:28
本帖最后由 老猪头 于 2012-2-6 14:24 编辑

镇远是个旅游名镇,周边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五~十一月份是当地旅游旺季,尤其是七八月份,那里才是真正的避暑胜地,最高气温不到35°。暑假期间,旅馆爆满、游客如云。整个镇的建筑风格比较协调,具有地方特色的店铺也不少,而商业味并不是很浓,食宿费用不算贵。春节期间不去旅游热点凑热闹,来到这里闲庭信步是明智的选择。镇上大部分参观点是免费的,文物资料俱全,胡总书记八五年在贵州任职时到镇远舞阳河边拍的照片也在其中。我们时间有限,只能走马看花。
掌灯时分,我们选了一家苗家人开的特色餐馆品尝苗家红酸汤(其实就是加了麻辣调料的酸菜鱼火锅),辣得我们两眼泪汪汪、直吐舌头。总算尝到了苗家人的厉害,也可以说是苗家人给了我们的一个下马威。从今往后,我们的点菜师傅小严每到一处都首先声明:不要加辣!
作者: 大虎.    时间: 2012-2-6 11:59
赞!
红大姐好帖!吕政委好运!神勇好威风!

作者: H    时间: 2012-2-6 13:28
要去要去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14:16
呵呵!真的悠闲轻松,假的拼命卖力,一个盼望早日嫁入,一个期待尽快入赘。我们急等喝酒。










作者: 飞扬    时间: 2012-2-6 14:53
坐沙发看大片。

出行6+2,怎么祝圣桥合影9人呢。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6 15:09
本帖最后由 老猪头 于 2012-2-6 15:18 编辑

考虑到年初五行程较长,原定一早出发。谁知,七等八等,等到了七点天还没有放亮。原来这里与杭州有一个多小时的时差。到施秉县城,有两条路,一条是翻山越岭的,路近10多公里,另一条是沿舞阳河的大多是平路,要多绕10多公里。由于天黑没有路人可以问路,我们不知不觉还是上了盘山道。贵州历来就有“路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这回我们总算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7:18开骑的,到施秉已经10:15了。也就是三个小时才骑了35公里山路。
战线拉得很长,排头兵吕政委和朱队饥肠辘辘,进了镇就满街找吃的,没顾及后面的兄弟姐妹们,有的擦肩而过冲到了前面的路口傻等了个把小时,有的坐下来补充能量。朱队找几位当地人打听前面的路况,都说到凯里的80多公里是平路。于是决定先骑到凯里再说。另外几位搭车先行了。
我们4人终于尝到了在贵州骑“平路”的艰辛。给人的感觉,那个山路没完没了,那个陡坡无穷无尽。而下坡似乎短得不得了。也许是冬日,我们衣着太厚重的缘故,反正一个“累”字了得。连迎风飘扬这位骑游达人也骑得连连讨饶。沿途风光那是无限的好,但我们累啊累,全无兴致拍照,好端端的景色就这样给白白浪费掉了......
四位骑行者在快到凯里时也包了辆小面包车。一上车才发现:我们已处在最高点,到凯里竟然是十多公里的连续下坡!先头部队先于我们2个小时抵达千户苗寨,我们就住在离寨子门口不远的西江客栈里。
痛痛快快洗好热水澡,便沿着寨子特色街闲逛。千户苗寨的吊脚楼鳞次栉比、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布满了两个山包。夜幕降临,千户苗家灯火摇弋,远远望去犹如群星闪烁,煞是好看。不由得联想到郭沫若的《天上的街灯》。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6 15:18
天上的街灯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作者: 老张    时间: 2012-2-6 16:36
哈哈!5000年穿越,神勇横刀,吕政委大锤.....大战蚩尤!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19:00
夜幕来临,苗寨亮起了点点灯火。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19:07
西江苗寨商业化晚餐














作者: 小鲨鱼    时间: 2012-2-6 19:55
不错的地方,准备4月份去感受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19:56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6 20:03 编辑

晚上龙灯闹得比白天还欢









听着免费的酒吧音乐声偶们慢慢入睡。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2-6 20:15
赞滴,赞滴,只有羡慕的份。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6 20:16
清晨,山寨还没完全苏醒,透着一番宁静。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7 08:25
西江苗寨地形貌似一条弯弯峡谷,溪流从南往北,建有北寨门和西寨门。苗寨依作东西两面山坡层层叠叠,且以东面山头为多。两边山头都建有观景台。昨晚朱队通知今早上午半天自由活动。那我趁机就把两面山头逛一圈,一早起来沿着溪边小路拾阶而上先到了西面观景台。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7 09:12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7 09:19 编辑

从西面山头下来穿过廊桥可去登了东面山头,昨日卖糯米糍粑的苗家妹子今早穿着自己手绣的新衣又在桥边卖了,给她照了张相,又把两个糍粑下肚,接着去登东面山头。










山头上一片树林竖有一块碑,文字模糊,我好生奇怪问了寨子的人,原来这是一棵护寨树,任何人不能去砍伐,我寻思着这里莫不是有一段神秘的传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也来不及去考证。



东面的寨子顺着山势一个个往上,里面绕来绕去但都走得通。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7 09:51

感觉东面寨子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西面落后点。











寨子顶还建有篮球场



寨子订有安全防火条例,但这拉来拉去的电线还是怕怕的。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7 09:59
游完寨子下山了,随着大伙一起参观苗寨博物馆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7 10:04
观看苗家真正的山寨版演出。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7 10:09
本帖最后由 老猪头 于 2012-2-7 11:03 编辑

年初六也就是1月28日,昨天晚上说好睡到自然醒,上午自由活动四处闲逛。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红大姐一个老早就去“吃独食”了。这位好动的登山高手永远不知疲倦。等到我们与她相遇,她早已跑遍了东西两边所有的吊脚楼。我们随后进入苗寨博物馆参观,对苗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有了粗浅的了解。中午11点,广场上传来阵阵锣鼓声,原来正宗山寨版的苗家春晚文艺演出就要开始了。
据介绍,苗族人与良渚、河姆渡文化都有关联,他们其实是在兵荒马乱的年月躲藏到山区的弱势群体,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苗家人通常居住在海拔500~800米的山区,能歌善舞,苗家妹的嗓音清脆婉转嘹亮赛过百灵鸟(宋祖英也是苗家女)。昨晚央视元宵晚会上又是苗家妹先声夺人。千户苗寨的演出原汁原味,尽管没有一流的音响设备,但类似于清唱的表演撼人心魄!
中饭是在一家模范农家餐厅吃的。总的印象和感觉:千户苗寨民族特色浓,但商业味也越来越浓。那里的餐饮不敢恭维,质次量少价高。也许苗寨不允许外地餐饮业进入,苗家菜不合我们的口味的缘故吧?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7 10:16
今天的中餐就在这户苗家








呵呵!老板就是以这乐声拉客的。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7 10:32
这年头真假难辨啊?要离开西江了偶也拉上苗妹妹合个影留个念。









在我们住的苗楼前也留个影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7 10:43
本帖最后由 老猪头 于 2012-2-8 09:00 编辑

吃好中饭,我们就要与迎风飘扬和老张分道扬镳了。他们将直接去荔波、百色,然后骑游广西中越边境公路。我们的计划有所改变,原来路书上方案是下午骑到凯里市住宿,明天从凯里直接去三都。我们都想体验下原汁原味的苗家人的生活,于是选择翻越海拔2000多米的雷公山。到胡总书记和温总理、朱镕基总理曾经去过、奥运火炬点火地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郎德苗寨。那个盘山道九曲十八弯非常累人,山顶上积雪尚未融化,好在路面没有冰冻,上坡下坡都不成问题。
郎德苗寨分上寨和下寨,规模和名气当然没有千户苗寨大,但尚无完全商业化,堪称原生态的苗寨。有关介绍苗家的书里,大量篇幅都来自郎德苗寨的,足见郎德苗寨在苗族文化中的地位。建议有兴趣去苗寨采风的骑友,可以不去千户,但郎德非去不可。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7 10:58
下午两点我们离开西江苗寨,出寨门翻过一座大山去今晚的住宿地朗德苗寨。
















作者: 老张    时间: 2012-2-7 13:22
人说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现在看来大不一样了,至少后两条正在悄悄变化。
作者: senseye    时间: 2012-2-7 13:41
西江千户苗寨 地方还行 我那时到了没啥逛的 很商业化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7 14:19
去朗德途中景色,路过季刀苗寨大家停车观景。











DSC00653.JPG (82.78 KB, 下载次数: 37)

DSC00653.JPG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7 14:27
到了朗德一问,郎德上寨还得骑2公里土路进去,赶紧跟上。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7 14:37
贵州,在一般老百姓的心目中,第一是穷;第二是落后;第三是人的素质差。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凡是山区,交通不便之地,普遍贫穷,并非贵州一地。但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贫穷落后之地,往往生态环境绝好,那里的人们只有山高,没有“三高”;那里山清水秀,没有电磁波、没有PM2.5。那里的人朴实憨厚热情好客而且长寿(报载:贵州一对夫妇婚龄90年为世界之最)。清苦的生活换来健康和长寿,而我们的公务员天天三公消费、花天酒地,说到底并没有贵州山区老人幸福。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7 14:58
到了到了,这儿就是上寨。正在找住宿时突然犹如仙女下凡,一朵美丽鲜嫩的苗花花飘到了眼前,顿时五位男士10只眼呆呆的对着一双眼。(呵呵!加点笑料)不砍价、不看房,直接就进花花家门。感觉到底如何就看他们脸上的笑容?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7 15:05
我趁着时间还早先去溜达寨子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7 15:26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7 15:31 编辑

一圈溜好回到苗花花家里,小姑娘已换上了便服,她芳龄16、还在念书。小姑娘真当的的确确是朵苗花花,曾被选送到省城去拍苗模。墙壁上挂着她的许多相片,有位大城市的摄影家每年都特地来她家为她留影。














作者: 03版    时间: 2012-2-7 16:42
可惜哈酒的没有去。哈哈!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7 16:54
苗家晚餐开始了,围着火炉团团坐,火炉上炖着一大锅:土鸡、咸肉、猪骨、土豆、我们畅饮着苗家自酿米酒——澄清、香醇、怡口,好客的主人家母女俩又带着米酒来了:边唱着苗语歌边敬酒,每人三杯不能少。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7 17:48
山村的夜晚很宁静,呼呼一觉到天明。主人已为我们炖好了一锅粥:黏黏的、香香的、口感好极了。外加一盆年糕和鸡蛋。吃好早餐出发啦,好客的主人来送行,再和我们合个影。







不知为何?这位老弟迟迟不肯下楼,原来他想常住这吊楼不回归。








作者: 亲近自然    时间: 2012-2-7 20:23
贵州应该深度游玩!!!
作者: 小鲨鱼    时间: 2012-2-7 20:52
小鲨鱼 发表于 2012-2-6 19:55
不错的地方,准备4月份去感受

“岜沙”是中国最后一个持枪部落,到时肯定要去的。有了你们的先遣队,对我的出行将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 迎风飘扬    时间: 2012-2-7 21:45
红大姐报道精彩.味道.赞一下!
我和老张已完成从那坡到东兴边境公路的全程骑行,今中午到东兴后就办好明去越南河内.下龙湾等景点的四天三夜游,带签征共计费用720.00元。回来后再从东兴全程骑到北海玩一下.再骑到湛江乘火车回家!

作者: 压缩饼干    时间: 2012-2-7 22:47
红大姐的现场报道绝不亚于大虎老师,照片拍的清晰漂亮,记录的非常全面。学习欣赏了!
作者: 大虎.    时间: 2012-2-8 09:54
压缩饼干 发表于 2012-2-7 22:47
红大姐的现场报道绝不亚于大虎老师,照片拍的清晰漂亮,记录的非常全面。学习欣赏了!

的确如此,看了红大姐及神勇精彩报道,心痒牙痒。
此次骑游内容绝对丰富和独特,民族风情独特,建筑风格独特,盛装美女独特,只有亲身经历者,亲自摄录者,才能心满意足啊!

作者: 蓝天白云    时间: 2012-2-8 13:19
都是有故事的地方。盼望退休。。。哈哈!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8 14:12
离开朗德,我们下一个目的地: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从西江回凯里再经三都(在三都住宿一晚)到荔波,骑行两天可到达,且路相对平坦。但我们进了朗德后不愿再去走凯里线,大家情愿翻山越岭走雷山县。哪知一翻接连翻了三大座,60多公里山道,我的海拔表从750米升到1025米再降到780米,又升到1285米再降到790米,又升到1350米再降到720米,就像开上了过山车。上坡骑得汗淋淋,下坡冲得脚冰阴,山顶结满冰凌花,山下盛开油菜花。今天的骑行回味无穷。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8 14:15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8 15:26 编辑

路过雷山县广场,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吸引我们驻足观望。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8 14:17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8 14:21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8 14:24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8 14:25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8 17:32 编辑

山上山下真是两个季节两重天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8 15:18
话说昨天下午好不容易意见统一、观点一致,翻越著名的雷公山(海拔2000多米)去了郎德苗寨。到了上寨的村口,被一位热情的村姑拦住,于是派员跟随苗家女过风雨桥去看房。看房回来正准备去扎营,迎面又来了两位穿金戴银的盛装美少女,令几位男士目瞪口呆。其中一位(花花)主动邀请小严去她家参观下。于是改变主意,大家进阿花家住了。个别同志私下嘀咕:好的不住,住差的。看来好汉难过美人关啊!
我们占了三间房,每间房三张床,既没有卫生间也没有彩电,住宿条件差是差了一点。那天骑得汗淋淋的都没有洗澡。小花把我们领进门,换下盛装到自家菜地扒菜去了。我们抓紧时间到村寨转悠。郎德苗寨名不虚传。村寨不大但层层叠叠像个迷宫。据说外看是三个寨门,其实寨内共有七道门。
苗家人是最环保的民族之一。对水源的保护很讲究,水分:井、泉、塘,饮用水、洗菜水、洗衣水。尽管住木结构的吊脚楼,消防安全很重视,每天都要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村中有一消防水塘。我们还发现寨子上面有个大平台,矗立着“刀山柱子”,想必是村民聚会的场所。几乎每个苗寨上面都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郎德苗寨也不例外。据说寨子上面的树谁也动不得,连枯枝都不准捡。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8 15:37
已到掌灯时分,主人招呼我们用餐。都是地地道道的苗家菜:猪是自家养的、腊肉是自家熏的、蔬菜是自家栽的、米酒是自家酿的、鸡和鸡蛋当然都是自家的。小花陪着我们,不断给我们添柴、加酒。小屋子里暖洋洋的,围着火炉、坐在小凳子上喝酒吃饭,那种感觉恐怕一辈子都难忘......
酒过三巡,母女俩按照苗家的礼仪,边唱山歌边一个个轮流给我们敬酒,不多不少,每人三杯!苗家女天生一副好嗓子,母女俩非常默契,清脆委婉动听的歌声如出一辙,堪称一绝!
酒足饭饱,离席就寝。刚过九点。整个村寨寂静无声,我们很快进入了梦乡......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8 15:56
天刚蒙蒙亮,公鸡就开始此起彼伏地练起了嗓子。待我们洗漱完毕,花花她妈已经给我们备好了早餐。那亮晶晶的稠粥太好吃了,还有炉子上烤出来的苗家糯米年糕,被我们一抢而光!
都说今天要早点出发,就是有人磨磨蹭蹭的不肯出来,想赖在苗家不走了。拍合影浪费了不少时辰。今天的目的地是三都——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前面10公里到雷山县城基本上是平路。雷山到三都有两条路:一条路难行但近,另一条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是“平路”,远一点。我们毫不犹豫地选了后者。哪里知道又上当了!一出雷山县城就开始爬坡,而且其陡无比!一而再,再而三,我们接二连三地居然爬了三个千米以上的大坡!就像坐过山车。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8 16:19
本帖最后由 老猪头 于 2012-2-8 16:31 编辑

山高也有山高的好处,有付出就有回报。沿途赏景色美不胜收!我们仿佛进入了时间隧道,一天之内,上上下下轮番折腾、春夏秋冬交替反复。一忽儿望见灿烂的油菜花,一忽儿眼前白茫茫、亮晶晶进入冰雪世界,一忽儿金黄色的银杏一片秋色......有时候我们沿着青蓝透澈的溪流骑行,有时候我们爬升到一览众山小的山脊线上骑行,有时候我们吭哧吭哧蜗行在曲曲弯弯的盘山道上,有时候我们像坐上了火箭、滑翔机享受冲坡的乐趣。
也不知什么原因,老天真TMD太照顾我们了。出来几天,尽管当地气象台预报天天都说有雨甚至有冻雨。或许是大家人品好的缘故吧。这次出行,我们要求大家作充分准备,特别是防寒防雨防破胎,做足了功课带足了东西。但整个贵州骑行途中,我们七人硬是没有破过一只胎,没有淋到过一滴雨,也没有发生过一次摔车意外。早知道如此,我们至少可以少带三分之一的东西。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9 05:21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9 05:22 编辑

到达三都,我们找了新开张才几天的鹏达商务宾馆,全新的楼房、全新的设施、干净齐全。在一家水族人开的饭馆里吃了晚餐,早早休息了。第二天早晨八点出发,一出县城就要从四百多米起步翻越九百来米的水牛岭,又是连续6公里上坡。今晚将到荔波县城住宿。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9 05:27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9 09:28
本帖最后由 老猪头 于 2012-2-9 15:07 编辑

出三都县城,就开始爬坡。刚下过雨,路面湿漉漉的,空气湿度很大。原以为爬的是水牛岭,其实不是。只不过类似于翁家山的小山坡。翻过那道岭,明显感觉到气温升高了,汗流浃背,如同杭州的黄梅天。而眼前展现的却是一大片春意盎然的油菜花!
继续前进十来公里,才是水牛岭。当地好多地名都以水字带头。我们还发现,水族人对水源的保护很到位,不管是小溪还是河流,水质清澈见底,两旁干干净净,见不到塑料袋之类的垃圾杂物。
连续6公里的陡坡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到了半山腰,我们惊奇第发现一大片尚未落叶的银杏树!金灿灿、黄焦焦,秋意浓浓。骑到山顶,冰凌、残雪随处可见,寒气逼人。也就是说,骑行不到20公里,我们经历了一年中的四季。
翻过水牛岭,我们又进入了以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群山之中,一座座独立的小山包、一丛丛婀娜的凤凰竹、一层层参差的梯田,显得非常可爱,与广西桂林、阳朔一带的山水画廊极为相似。骑友们被美景所吸引,骑骑、停停、拍拍,前进速度大大下降。这次出行前我们就商定以游览为主、休闲为重,不飙车、不争先、深度游。这叫“因地制宜、随机应变”。
作者: 樵夫    时间: 2012-2-9 13:06
我的老家,怀恋啊!
作者: 山月清影    时间: 2012-2-9 20:18
老朱头这次跟着红大姐看样子是开了眼界. 充满了今是而昨非的感觉,浪子回头金不换,老朱头回头不晚.
作者: 北瓜皮    时间: 2012-2-9 20:29
本帖最后由 北瓜皮 于 2012-2-9 20:30 编辑

祝贺顺利归来!美片佳文,倾心拜读,细细欣赏,谢谢喽!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9 23:09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9 23:40 编辑

路过“水各乡”看见有户村民门前很热闹,停下一问:有位水族姑娘出嫁,走进一张:堂前摆满嫁妆。赶快拿起相机拍摄,好客的主人还拉着我一起喝酒。















DSC00866.JPG (75.1 KB, 下载次数: 48)

DSC00866.JPG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9 23:12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9 23:37 编辑


水族新娘落落大方,摆起PS让我拍摄,祝福他们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10 09:53
水族是我国多民族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贵州境内。据2008年全国人口统计,贵州水族人约45万,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94%他们生活在贵州境内,其余的水族主要散居于广西的融水、南丹、环江、河池等县以及云南东部的富源县黄泥河镇和古敢水族乡一带。富源县境内的水族人口占云南省水族的85%,古敢水族乡水族人口占全县水族的60%以上,较为集中地分布在熟称的“水五寨”区域,全乡55%的水族人口生活于水五寨区域。2007年,“水五寨”区域水族人口约3800人。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10 10:02
水族人的思想文化信仰,表现在水族民众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为水族思想文化信仰提供主要依据的是水族人用自己的文字书写的经典——水书。能够全面理解并运用水书知识的是水族文化的精英——水书先生。除了水书之外,水族还有《石马宝》、《岛黛瓦》等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
“水书”,水语称作“泐睢”(le sui),“泐”(le),在水族群众的认知中是对文字和书的 统称;“睢”(sui),即水族自称,汉译为“水书”。因此,有学者对水书作了界定,“实际上,‘水书’有时指的是‘书’,有时则指的是‘字’。从学术研究科学性的角度考虑,我们把用水族文字写就的宗教典籍为‘水书’,其中所使用的文字符号为‘水字’。“水书”是指用水字写成的手抄典籍及其部分已翻译的水书典籍。
“水书”是水族的宗教典籍,被誉为水族的易经和百科全书。因创制的年代较远、手抄口授传承等原因,现在的水书中只有400—500个独立的水字,加上相关的异体字,水字总数在1200 个。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10 10:26
不少人对我们的贵州行费用很感兴趣。我干脆在这里公布下,供有意去贵州骑游的车友参考。

从年初三至年十二,10天时间人均费用2000元左右。其中:
1、往返交通费900(火车卧铺350、高速大巴550);
2、七晚住宿费300(5晚商务宾馆、2晚苗家客栈);
3、景点门票费300(千户苗寨、小七孔、茂兰等);
4、餐饮包车等500(不含自费酒水果点心土特产)。
作者: 中条山    时间: 2012-2-10 10:47
老朱:骑行合计里程及耗时,在贵州境内(不含杭州至贵州的长途)包车或搭车的里程及费用
作者: 中条山    时间: 2012-2-10 15:45
中条山 发表于 2012-2-10 10:47
老朱:骑行合计里程及耗时,在贵州境内(不含杭州至贵州的长途)包车或搭车的里程及费用

谢谢老朱,按你的说法,去这种地方,为游览的话,带上自行车是一种累赘,以步行和包车更加经济。是吗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3 12:32
只觉得新鲜好奇地拍摄水族新娘,又噶是噶非地与她们聊天,与车友们拉开了距离,我赶紧一路猛追。但路边的美景继续吸引我把它收入镜头。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3 14:04
一路蜿蜒缓缓下坡,一条绿丝带般的河流出现在眼前,哇!好漂亮。进入荔波县城了,这河流就是美丽的漳江。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3 15:53
当晚我们入住荔波亿东精选酒店,当然不忘适度犒劳自己。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3 16:01
第二天一早,朱队等车友先去买到回程票后我们就包车去游览小七孔景区。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3 16:12
景区内千姿百态、独特风格的喀斯特原始地貌使我们赞叹不已。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3 16:14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3 16:17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3 16:19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14 10:48
那天翻过水牛岭,景色就非同一般了,我们重新进入以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原野。天色也由阴转多云,时而还有些许阳光呢。一路下坡,间或有跌荡起伏的小坡,犹如弹奏美妙的钢琴乐曲,时而流畅、时而婉转、时而激越......
前一程,我们为回程票焦虑不堪,所以好多沿途的美景都没有心思观赏,来来回回的手机联络,情绪大受影响。德清两位老友和杭州金老师被我折腾得够呛。他们鼎力相助,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此深表感谢。后来老周来电,回程票有了着落,也就释然了。
我和龙马神勇抵达荔波,为时尚早,才14:30.先去汽车站探个究竟。那里去浙江的汽车票一点儿不紧张,班次多、乘客少、随到随买。于是决定改变行程、退掉老周好不容易为我们预订的百色回程票。
荔波是个好地方,不折不扣的旅游城市。周边旅游资源之丰富令人难以想象,而且全是原生态的。就像一位倾国倾城、清纯的苗家美女藏在深山无人知晓。
荔波街上的行道树竟然是颇具南国特色的椰子树,只不过由于气候原因,那里的高高的椰子树长不出椰子来。城市干净整洁,据说到了旅游旺季,周边省份过来的游客还是不少的。
我们干脆不骑车了,安排两天时间包车游览。一天到小七孔,另一天去茂兰。另外几个景点暂时放一放。人在旅途,不要追求十全十美,得留点遗憾、留点牵挂。人生何不如此?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14 11:19
春节期间,照例,各地知名景点都是游客如云,来来往往摩肩擦背如过江鲫鱼。唯独荔波周边的这些景区,空空如也,游客之稀少给人的感觉似乎只有我们这帮杭州过来的“朝天疯子”。这倒好,我们享受总统待遇,整个景区仿佛闭门谢客,我们在里面优哉游哉、随心所欲、闲庭信步。这样的游览是何等的享受?
偶尔,我们放开喉咙高声吼叫,空谷传声曼妙异常;偶尔我们盯住溪中的小鱼儿发呆,眼睁睁看着鱼儿逍遁......
小七孔又名“小九寨沟”,我个人觉得,那里原汁原味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绝不亚于九寨沟!胜过九寨沟的起码有以下几点:游客车辆稀少、原始森林茂密、气候宜人、有淳朴的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老百姓相伴、没有太过商业化。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14 14:47
本帖最后由 老猪头 于 2012-2-14 14:58 编辑

从小七孔景区回来,才下午2点多,我们从政协宾馆转移到更豪华的亿东精选商务酒店,然后逛街。贵州山清水秀,特多的是白酒,许多不知名的白酒看得我不爱喝酒的眼花缭乱。由于牌子不响,当地的白酒虽然销量有限,但大多价廉物美,而且绝无造假的可能。所以这次贵州行,也可以说是品酒之旅。每天晚上都喝不同品牌的贵州白酒和米酒。得到行家骑友们的啧啧称赞。居然还有几位返程时带酒回杭呢。我很少购买土特产之类的东西,但这次进了土特产店,店里老板很客气,请我们喝茶、品尝野生烤小鱼和现炸的锅巴(类似于龙虾片),盛情难却,大家都买了不少好东东。
离酒店不远的大街上,有一家百年老小吃店,供应豆花米粉和面条,每次经过总是济济满堂。我们尝了又尝,确实名不虚传。我们中的好几位早餐中饭都到那家店里去解决。真是神了!
次日一大早我们包了辆小巴七人直奔茂兰国家森林公园。茂兰的头衔不少,但春节期间游人少得不能再少了。方圆200平方公里,似乎只有我们七个游客,简直难以令人置信!硕大的景区、绝美的景色居然见不到游客,也算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进山的公路既陡又窄,而且曲曲弯弯,如果骑行,冲坡时也得捏把汗。进入景区,第一眼看到的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可惜来的不是时候,阴天加上晨雾尚未散尽,拍不出好照片。据说到了五月份梯田灌满水之时,大量色友蜂拥而至,拍出来的PP非同一般。
司机就是我们最好的导游。他把我们带到名副其实的“石上森林”。坡度超过80度、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完全由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构成,奇怪的是,整片山峦郁郁葱葱、藤蔓交错、茂密无比。虽然一路上有石阶和护栏,但行走其间不免有点胆战心惊、颤颤巍巍。这里的气温比较高,到了山顶,大家纷纷脱衣留影。从山顶望下去,我们进山的公路成了一条细线,仿佛就在眼鼻子底下!
回到了山脚下,看到不远处有个原始小村落,全部都是泥墙草棚。这不是供参观作秀的景点,而是实实在在的布依族民居。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4 15:44
游完小七孔景区回到旅馆,称作晚餐时间还早,我推出车车独自去逛了县城。先去看了建于同治九年堪称黔井之最的“永济泉”,顺道又去瞻仰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邓恩铭烈士的故居。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14 15:48
下了石上森林,补充了一点干粮,我们驱车来到打卦岩,只见漫山遍野的梅林,正含苞欲放,据说有万亩。一块凸突的岩石被罩在一座六角形的怪异的亭子里。亭子穹顶镂空,开了天窗。我们从天窗望出去,发现天窗呈现出一幅完整的太极图:青山一半、蓝天一半,看似道家的杰作,其实浑然天成。堪称一绝!那对联和横批是用水族文字雕琢而成的,旁边注上了汉字。
我们时间有限,这么大的景区一天时间根本逛不过来,只好选择性地走一圈。景区中心倒是有几家不错的农家乐食宿很方便。我们在其中一家就餐,都是地地道道的农家菜,鲜美实惠。下午沿着青龙涧钻原始森林。龙年第一骑游活动当然要与龙作伴。沿着青龙涧,经过青龙瀑、穿过青龙潭、跨过青龙桥,我们小心翼翼,总算从遮天盖日的原始森林里钻了出来。也就基本结束了在荔波的游览活动。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4 16:04
荔波县城静静地依附在这美丽漳江边,我骑着车车悠闲地逛着。





















DSC01071.JPG (109.27 KB, 下载次数: 14)

DSC01071.JPG

DSC01067.JPG (108.93 KB, 下载次数: 19)

DSC01067.JPG

DSC01062.JPG (74.61 KB, 下载次数: 21)

DSC01062.JPG

DSC01060.JPG (72.85 KB, 下载次数: 15)

DSC01060.JPG

DSC01056.JPG (53.78 KB, 下载次数: 17)

DSC01056.JPG

作者: 老猪头    时间: 2012-2-14 16:33
邓恩铭,1901年生,贵州省荔波县人,水族。1918年,依靠在山东的亲戚资助,邓恩铭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出版以介绍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励新》半月刊,积极为该刊撰写文章,介绍新思想、新文化和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春,他与王尽美等人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与王尽美一起出席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济南建立中共山东支部,任支部委员。

  1922年1月,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会后留在苏联参观考察,受到列宁的接见。回国后,他以主要精力从事工人运动。当时,山东党组织把工人运动的重点放在济南、青岛、淄博等工矿区。在他的努力下,淄博矿区很快建立了工会组织,以后又建立了党的组织——中共洪山矿区党支部。

  同年底,赴青岛,以教学、办报等职业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团员,建立党、团秘密组织,先后任中共直属青岛支部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在青岛工作期间,他经常身着短裤短褂,化装成工人,深入工厂车间、铁路车站和职工家庭,启发工人觉悟,建立工会组织,领导工人进行斗争,曾先后以四方机车厂和纱厂为中心,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罢工。

  在邓恩铭等领导下,1925年2月8日,胶济铁路工会领导工人举行大罢工,威震千里胶济线,迫使铁路局答应了工人的部分要求。同时,四方机车厂工人也举行同盟大罢工,历时9天,取得了胜利。其后,成立了四方机车厂和胶济铁路总工会,共产党员被选为工会的主要负责人。同年4月,他与王尽美等人组织领导了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罢工工人达到1.8万人,形成了青岛历史上震惊中外的第一次罢工高潮。他在青岛的活动,引起了反动当局极大惊恐。5月4日,青岛反动政府当局拘捕了邓恩铭,并于5月11日将他赶出青岛。但他仍继续领导青岛的工人运动。

  1925年8月,他被任命为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1月,地执委在济南东关筹备纪念十月革命活动时,被反动当局侦知,邓恩铭被捕入狱。在狱中,由于遭受敌人的残酷折磨,邓恩铭的结核病很快恶化。经党组织多方设法营救,得以保外就医。1926年6月,邓恩铭再次秘密回到青岛,主持市委工作。这时,青岛的党组织遭到很大破坏,急待恢复和整顿。他不顾疾病痛苦,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迅速恢复了青岛的党组织。

  1927年4月,他出席在武汉举行的党的五大。会后,应邀到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介绍山东地区工农运动情况。回到山东后,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大革命失败后,辗转山东各地,领导党组织坚持斗争。党的八七会议后,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

  1928年春,中共青岛市委进行改组,邓恩铭任书记。同年12月,由于叛徒告密,在济南被捕。在狱中,他领导难友们同敌人进行斗争,并两次组织越狱,使部分同志冲出监狱脱险。邓恩铭因受刑过重,行动困难,未能越狱脱险。1931年4月5日凌晨,被国民党军警枪杀于济南纬八路刑场,牺牲时年仅30岁。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邓恩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邓恩铭后人: “大伯不是资本,而是榜样!”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4 16:34
第三天一早,我们包车去了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世界人与生活圈保护区,总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的茂兰。那原汁原味的风光,确实使人惊叹不已!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4 16:40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4 16:42
本帖最后由 红大姐 于 2012-2-14 16:48 编辑

我们登上了海拔1千多米的峰顶合影后赶快下山,山上雾气很大也很冷哦。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4 17:14
看见山边有几个茅屋,带着好奇心走过去看看。原来这是一个从大山深处自行外迁出来的大家族,自行在此搭建茅屋居住多年,也没有电。整个家族共有40几人,都外出打工了,只有这两个留守着在垒屋基,准备造新屋了。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4 17:32
水族人非常信奉的打卦岩,亭子内的阴阳鱼石图像与亭子顶望出去的阴阳太极图像上下相应,惊为奇观。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4 17:41















作者: 红大姐    时间: 2012-2-14 17:44

















欢迎光临 骑行网 HZBIKE (http://hzbik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