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标题: 04,良友xz之旅--完整版 [打印本页]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17:44
标题: 04,良友xz之旅--完整版
前言  


   车友裘维鸣从xz回来,说起此行,总是那么感人肺腑和吓人;虽然我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是在他们的言谈之间,深深地体会到xz的魅力和一个车友的追求。此文是车友用生命谱写来形容一点不过。虽然报道已发多遍,但是这样执著、投入的行为,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p>
   为祝贺良友车队专版成立,特发此文,并以此感谢裘维鸣和关心良友的社会各界人士。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8 11:03:00编辑过]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17:46
2004青藏之旅<p></p></P>
<p></p></P>
裘 维 鸣<p></p></B></P>
<p></p></B></P>
自  序<p></p></B></P>
<p></p></B></P>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在2004年的盛夏与良友车队的十多位车友一起骑车,从青海的格尔木跋涉1165公里到达xz拉萨的经历。其实早在去年骑车环青海湖后,走青藏线骑行到拉萨一直是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个梦。今夏,终于成行了。<p></p></P>
一路上,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寻找古文明的路基,却意外发现了许多没有载入历史的文化遗迹。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不知道下一公里会出现什么,也许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也许是一片未被人类文明污染的湛蓝天空……<p></p></P>
<>我们刚从遥远的圣地回来,或许从这些日记中,你们也能体会得到那种不可揣摹的心境吧!</P>
<>

</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18:01
2004年7月23日——24日<p></p></B></P>
<p></p></B></P>
出 发<p></p></B></P>
<p></p></B></P>
今天开始动笔,是一份真实的考察日记,记录了我在2004年夏天的行程。<p></p></P>
午后,在火车站,与亲朋好友及媒体记者短暂地告别后,我们搭上了去往上海的列车,在上海中转走陇海线中停兰州。在兰州逗留了两上多小时后,便启程向格尔木出发。<p></p></P>
火车追着夜色继续前行,晚饭时,我拿出了自己精心特制的明信片分发给大家,让他们签上名后,在旅行路上把自己的祝福寄给家人,我的提意受到了队员们的积极赞同,认为这是一份可以珍藏的纪念品。<p></p></P>
饭后,经过激烈地讨论,集体决定到达格尔木后,不作停留,26号直接开始骑行,目标是83公里外的纳赤台。老朱是车队的队长,他提出这个方案,最主要一点是考虑到行程安排要先紧后松,不过这样就对队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需要立即适应高原环境。(我也因此差一点半途离开车队)。<p></p></P>
<>晚上九点二十,夜色和西宁一起来到。故地重游,我深吸一口气,似乎闻到了青海湖那淡淡的咸味,去年十月的激情历历在目,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上路了。</P>
<>

</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20:57
2004年7月25日    星期日    晴<p></p></B></P>
<p></p></B></P>
兴奋过后<p></p></B></P>
<p></p></B></P>
昨晚在兴奋中入睡,却不想高原反应不期而至,睡不安稳。到了天亮时分,头开始疼痛,很像去年在塔尔寺的那种感觉,看了看表,才凌晨3点,海拔3400多米。<p></p></P>
起床后,穿上了长袖骑行衫,虽是盛夏,但由于地势关系,天很凉(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中午12:20,格尔木如期而至。此时的我高原反应略有好转,除了累,已没有什么症状,但还是吃了一大堆的药,还买了红景天(一种防止高原反应的药),准备了二支氧气瓶和一些食品,并把第一批九张明信片寄了出去,明天就要开始正式骑行了。<p></p></P>
夜宿格尔木大厦,三人一间,无卫生设施,与队友沈荣根、孙永和一起住。<p></p></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21:01
2004年7月26日   星期一   晴<p></p></B></P>
<p></p></B></P>
格尔木——梦开始的地方。<p></p></B></P>
<p></p></B></P>
上午8:50正式出发,路牌显示格尔木到拉萨有1155公里,大约骑行了10公里后,路面由四车道变为两车道,此后一直到拉萨都是一样的路况。到预定目标第一站纳赤台是90公里。<p></p></P>
一路上满目荒凉,看不见一棵草,更谈不上有树了,在这样的氛围里,心里顿生惆怅,好在一只沙漠老鼠冲淡了这无生机的气氛,肤色灰白的它灵巧地在沙石中穿行……<p></p></P>
此后的路段多为斜坡,大家的速度基本保持在16—18码之间,车行40公里,到了一家名为海马的加油站,于是停车休息用餐。<p></p></P>
下午的路段比较艰苦,而且由于加快了骑行速度,体力消耗加大的我又开始有了高原反应,头痛隐隐发作,撑过40多公里到达纳赤台(海拔3700米)。纳赤台有一口神泉,水的源头在昆仑山,故 命为昆仑神泉。泉水清澈、洁净甘甜、四季不冻、长流不竭,凡行走于青藏线的不管是车队的司机,旅游的游客还是当地的藏民,路过此地都要喝上几口,带上几瓶。<p></p></P>
由于泉水的落差大,水量丰富,相对的含氧量就高,此时我的感觉好多了,还在泉边拍照留影。<p></p></P>
接下来,是否继续前行赶往西大滩,还是就地宿营成了讨论的焦点。朱队长希望抓紧时间,冲到西大滩。但以我目前的身体状况,如再硬撑到海拔4200米的西大滩,可能会有无法预料的危险。就在这进退两难的时候,打前站的钱刚找到了一个兵站,决定今晚就在兵站过夜。<p></p></P>
躺在床上,我的头疼得越来越厉害。吃了沈荣根的葡萄糖液也没起任何作用,赵医师的阿斯匹林也吃了,依然是头疼欲裂,感觉再躺下去,整个人就会炸碎在兵站的床上。别的队员去吃饭了。我独自一人躺在床上,用仅存的一点力气想到了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降低海拔。与其留在这里继续受苦,拖累大家还不如现在就下格尔木去,我拨通了副队长钱刚的手机,说明了我的情况:“我做逃兵,我要撤了!”<p></p></P>
所有的队员都到了我的房间,队友小应把50%的葡萄糖液给我送了过来(50%的葡萄糖对治疗高原反应具有辅助疗效),大家一再坚持让我留下,说再挺挺,如果真的要走,也明天再走,先看看今晚的情况。但我还是让队友沈建国去联系好车辆,打点好行装马上就撤。队员们都到兵站门口送我,握手告别,大家都对我的走感到遗憾。我也想到自己的撤退的确会影响到队员们的士气,必竟这还是第一站,但我的身体,今晚,我无能为力!<p></p></P>
在回格尔木的车上,和司机小曹交谈了很多,他用很惊讶的眼光看着我说:你一点儿也不像有高原反应的人。的确,此时的我,不知是药力发挥了作用,还是因为海拔的降低,头不疼了,人也精神了许多。司机在车上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他的老乡,原本想到格尔木来做生意的,坐火车来时路过海拔3400米的地方,头痛得要死,连遗嘱都写好交给了乘务员,如果发生什么意外,就把他的后事处理了。到了格尔木身体恢复后就回了老家,说这里有再多的钱都不会来赚。故事的真假我不去考证,却说明了高原反应的难受程度。<p></p></P>
<>夜宿格尔木大厦,独自一人心中一片惆怅……</P>
<>


</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21:03
2004年7月27日   星期二    晴转阴<p></p></B></P>
<p></p></B></P>
重返旅程<p></p></B></P>
<p></p></B></P>
早晨5:18被短信惊醒,是朋友发来的,问我情况怎么样,嘱咐一切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以免发生不测。没过多久队友小应也打来电话,说送给那曲援藏干部的那幅字画忘了带走,让我在旅馆里帮忙找一下。也就是这幅字画,在我进退二难的时候,改变了我的行程。<p></p></P>
队友们的挽留、朋友们的支持,我继续踏上了征服自然,证明自己</B>的行程,坐车追赶大部队,继续赴拉萨的旅程。<p></p></P>
我一路追赶大部队到了西大滩,这里海拔4200米。因考虑到队员们的实际情况,今天的行程做了调整,骑行38公里,西大滩宿营,适应高原环境。<p></p></P>
今晚宿营在道班,道班对面就是玉珠峰,巍峨挺拔的玉珠峰上覆盖着皑皑的白雪,在阳光下发射出耀眼的白光。<p></p></P>
在这里峰回路转,刚才还是阳光明媚,转眼间乌云密布,刮起了大风。坐在房间里只听见窗外呼呼直叫的大风,放眼望去飞沙走石……这是进入青藏线后第一次领略到天气变化的无常。气温骤降,刚才还是穿着短袖衣服,现在马上换上抓绒冲锋衣了。<p></p></P>
<>今天高原反应略好一点,头还是隐隐作痛,药继续吃,看队员们的神态,也大多如此,头痛或多或少都有。</P>
<> </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21:06
2004年7月28日   星期三    雨转晴<p></p></B></P>
<p></p></B></P>
从昆仑山口到五道梁<p></p></B></P>
<p></p></P>
后半夜头还是痛了起来,我把50%的葡萄糖液喝了下去,这样感觉好了许多,说明在高原到了晚上空气中的氧含量就下降了,白天好过,晚上难过。<p></p></P>
雨下了一夜,早晨起来还下着毛毛细雨,对面的玉珠峰已被雾气笼罩着。听司机讲,天好的时候,这里是看日出的最佳处,白白的雪山,绿绿的嫩草,衬托着一轮红日,从山的那头冉冉升起……今天是无法享受到这无语伦比的美景了。<p></p></P>
因考虑到队员的实际情况,今天采用滚动拉人法,分批把队员拉到五道梁。<p></p></P>
这次出行我算一个“国宝”,是重点保护对象,被安排第一批拉上昆仑山。我们一行六人坐车至昆仑山口不到8公里处,然后骑行到昆仑山口。这一路天下着小雨,气温很低,随着海拔的升高,小雨变成了小雪,我把所带的衣服都穿上了。冲锋衣、防水裤、防水鞋套都用上了。因没有考虑到天气会有那么冷,这次出门没带护膝,为了保护自己的膝盖,我袜子的一头剪掉,从脚一直拉到膝盖,这样一来还真起作用,膝盖就不感觉到冷了。<p></p></P>
昆仑山口海拔4700米,我们顶风冒雪用力地骑行,因高原反应骑行速度很慢,保持在9-10公里/小时,快到山口时,风力更大,迎着风都无法说话了。<p></p></P>
在昆仑山口我们全体队员拍了来青藏线的第二张集体照,大家呼喊着,为战胜青藏线上第一个高度而兴奋。<p></p></P>
在山口上树立着一块索南达杰的纪念碑,旁边是藏羚羊的雕塑,纪念他为藏羚羊保护做出的贡献。在纪念碑的另一侧是昆仑山口的路碑,路碑后面是一条刚修造好的青藏铁路。如果坐火车进藏,到昆仑山口可以看到这一切,不过看到是他们的后背部。<p></p></P>
过了昆仑山口一路是下坡,伴着顺风,我一路骑行最快时速达到了66.1公里/小时。这里的风力很大,就是趟也可以在30公里/小时左右,真是很爽,与上坡时的9—10公里/小时比,有天壤之别。<p></p></P>
中午在不冻泉用的午餐,到的时候感觉有点累,稍作休息后好了一点。这时队友洪大姐因高原反应已经不行了,她一天没有吃东西,呕吐、头痛得厉害,血压也偏高了。听当地老乡说,不冻泉没有医疗设备,只有到了五道梁才有。根据她的病情队上决定直送五道梁。<p></p></P>
我的情况好一点,按上午情况来看,下午骑行应该没有问题,不冻泉到五道梁有80公里,一路小斜坡。在骑行了20公里后,头又开始痛了起来,休息一下稍好一点。队友沈荣根陪我继续前进,这时后备车也上去了。再骑行5公里后,我实在头胀痛的厉害,就坐在路边休息,后面赶上来的队友小蔡了解我的情况后,骑车去追赶前面的保障车(这路段移动的信号没有,手机无法与前面的人联系)。我休息后,决定还是慢慢骑行追赶前面的队友,继续骑行了10公里,后备车折返回来把我和沈荣根送到今天的宿营地——五道梁。<p></p></P>
在车上我的头像炸裂似的疼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开始吸氧。吸过之后感觉头痛缓解多了,人也有精神了,我把氧气开了尽可能地小(有一种说法,吸氧有依赖性,一般情况下都不吸,要靠自己慢慢地去适应),慢慢地在不运动情况下去适应高原。<p></p></P>
住宿安排在五道梁兵站,说起这五道梁,高原有一顺口溜:“一到五道梁,哭爹又喊娘。”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昏眩大多在这儿加剧,由于海拔的关系,这里天气变化莫测,即使7、8月份也会倾刻间下起雪来。前期送到的洪大姐已躺在床上,情况不是很好,听队员讲,要把她送到那曲或当雄,在那里医疗条件好,五道梁这里晚上缺氧还要严重,否则出事就无法处理。<p></p></P>
由于洪大姐的倒下,队上临时决定派车把所有在路上骑行的队员全部用车接到住地,整个队伍除了应焕红和孙永和二个要求骑完今天的全程,其余队友全部用车接回。今天全程147公里,朱队倒下了,小蔡倒下了(小蔡是为了我,追赶保障车,骑行速度太快,造成缺氧脱力,为此我深感内疚)。<p></p></P>
从洪大姐的安全角度出发,队上决定立刻强制送她下格尔木,以免发生意外。由队友沈建国专程护送,我协助护送。在返回的途中,运气不错,看见成群的藏羚羊和二匹野驴。<p></p></P>
<>到格尔木已是晚上10:30分,仍往格尔木大厦,一连几天地进出大厦,总台的小姐都认识我了,洪大姐到了格尔木后身体基本恢复了正常。</P>
<>

</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21:11
<p></p></B> </P>
</P>
2004年7月29日    星期四    晴<p></p></B></P>
<p></p></B></P>
近距离接触藏羚羊<p></p></B></P>
<p></p></B></P>
八点司机来了,沈建国继续陪洪大姐,我和司机今天就追赶队伍。<p></p></P>
车到不冻泉时,今天又开了眼界,近距离地与藏羚羊接触,这小东西也不怕生,和它打招呼还傻呼呼地盯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p></p></P>
车到青藏2987路牌时,又看见了100多头成群的藏羚羊,沿途还不断出现它们的踪影,看来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得还真不错。<p></p></P>
在离沱沱河23公里处,我们追上了队伍。沱沱河是长江的源头,长江第一桥就座落在这里,桥下水流湍急,奔涌向前。有一块**题词的碑“长江源头”就静立在桥的旁边。沱沱河的海拔已有4650米,路走快了气就喘得厉害,赶紧做深呼吸,保持静心免得又起高原反应。<p></p></P>
夜晚我们枕着沱沱河滔滔的水声入眠。<p></p></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21:15
2004年7月30日    星期五   晴<p></p></B></P>
<p></p></B></P>
泵站一夜<p></p></B></P>
<p></p></B></P>
为了保存体力,免受高原反应的痛苦折磨,决定到雁石坪的前三十公里先搭车。在路过通天河大桥时拍了几张照片留念,据说唐僧取经曾路过此地。<p></p></P>
雁石坪是一个小镇,我们一行19人想在这里住宿竟成了难事。找遍镇上所有旅店也无法容纳下我们,无奈之下被迫返回10公里留宿于部队的泵站。<p></p></P>
部队的泵站不同于兵站,它不接待外来人员,好说歹说总算同意收留我们。把他们的俱乐部让给我们,席地而睡,只提供了棕垫。幸好我们每人都有睡袋,除4位女同胞睡床外,其他队员全部睡在地上。今天的生活场景让我想起了当年新兵连的部队生活。<p></p></P>
几天来,一路高原行进,大伙的体力已透支了,对后面的行程安排都提出了疑虑,明天是否要直接翻山越唐古拉山口,还是到唐古拉兵站再休整一天后再冲唐古拉山?在讨论过程中,大家的语气都很重。尤其是朱队的语气更是坚决,大家想要改变他的主意是不可能的,三位队长的碰头会也没改变他的初衷,明天继续前进夜宿唐古拉兵站。<p></p></P>
晚上沈建国和洪大姐搭车赶到了雁石坪。<p></p></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21:22
2004年7月31日   星期六   晴<p></p></B></P>
<p></p></B></P>
黎明前的黑暗<p></p></B></P>
<p></p></B></P>
昨夜第一次睡睡袋,一开始还新鲜,没过多久就被折腾得翻来翻去,感觉整个人像被活生生地捆住了,动弹不得。头痛又袭来,赶紧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氧气瓶,吸下剩余的氧气,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p></p></P>
早上醒来,看看车码表显示才骑行163公里,今天高原反应症状有所好转,决定骑行前进。一路上缓慢前行,呼吸尽量保持均匀,头顶着蔚蓝的天空,终于体会到了远离城市喧哗的宁静……<p></p></P>
到达唐古拉兵站后,因高原反应,队友任建川因高原反应今天扛不过去了,开始呕吐,口吐白沫。吸氧之后略有好转,但仍不能进食。这样情况下,队上一致决定立刻把他送到那曲,降低海拔进行治疗。来接他的是那曲电厂的党委书记布唐,按原计划,布唐书记本应在明天到唐古拉山口来迎接我们的。因情况突变,他今天就赶来了,并以藏族特有礼节向我们的每一位队友献上了洁白的哈哒,敬上美酒,热烈地欢迎我们来到xz,此时此景,一种浓浓地民族情弥漫在我们的心中……<p></p></P>
<>今天随车去那曲的还有队友赵恩生,他是在骑行时不慎被狗咬了一口,考虑到安全一起把他送到那曲进行疫苗接种。</P>
<>

</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21:27
2004年8月1日   星期天   晴<p></p></B></P>
<p></p></B></P>
离天最近的地方<p></p></B></P>
<p></p></B></P>
今天是翻越唐古拉山口决定性的日子,也是这次活动的标志性的日子。<p></p></P>
唐古拉山口是青藏的最高点,也是青海、xz的交界。这里是一大片冻土,山口的天气极不稳定,即使是夏天,冰雹、霜雪也是常见现象,此处的空气中含氧量只有水平线的六成。考虑到天气的恶劣,我们决定先搭车20公里后,再开始骑行。<p></p></P>
经过28公里的艰难骑行后,尤其快到山口时,骑行更是困难,只有7-8公里/小时的速度。体力也不支了,只能推行一段,最后大家都是喘着粗气奋力冲上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离天最近的地方!<p></p></P>
唐古拉山口终于被我征服了,此时此刻心情的激动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克服高原反应,三上青藏线,为的就是翻越唐古拉山口,前往拉萨。过了这山口,从难度上讲,以后的行程就轻松多了,海拔逐日下降,高原反应也将舒缓了。<p></p></P>
在山口处有一块海拔5231米的标志性石碑,全队队员在此拍了合影,大家为此欢呼,“嚓嚓嚓”相机不停地闪,都想留下珍贵难忘的一刻,为了这一天大伙克服了多少高原反应,吃了多少的苦才换来这一刻地快乐与兴奋!<p></p></P>
翻越了唐古拉山口,一路下坡。可惜天公不作美,一会儿乌云密布,下起了冰雹,打在脸上,头上犹如石子砸在脸上,疼痛无比。这样骑行了10公里,来到头道班。头道班是青藏线上,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道班,俗称“天下第一道班”。过了头道班便是小唐古拉山,此时风景远比唐古拉山口漂亮多了,满眼望去是绿绿的草地,小河贯穿其间,美不胜收,藏北的羌塘草原已展现在我们眼前。<p></p></P>
离今天的目的地安多还有60多公里,可是由于前期的高原反应,加上连日来的疲劳,使得骑行非常的吃力,只能边骑边休息,途中还遭受了二次冰雹的袭击。<p></p></P>
夜宿安多兵站,这是几天来住的最干净用水最方便的一个兵站,而今天的骑行却是难度最大的。<p></p></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21:31
2004年8月2日    星期一    早雨后晴<p></p></B></P>
<p></p></B></P>
苦尽甘来<p></p></B></P>
<p></p></B></P>
早晨起来身体没有什么异样感觉,心情也就不错。天下着大雨,远处望去黑呼呼一片,以我们南方人的经验,今天肯定要下一天的雨。在这样的情况下,骑车是不可能的,临时决定全队搭车前往那曲。<p></p></P>
计划制定好了,可在执行时出了偏差,行李和自行车装车后就走了。而那曲的欢迎仪式要在下午二点才能准备好,车一走就无法联系(通讯问题,存在盲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派一辆车去追赶,让他们在那曲不到10公里处原地待命。剩余人员另租汽车进行追赶。二个多小时后,在离那曲不到10公里看见了先到队员们在草坝子上等着我们。<p></p></P>
这一路的追赶,美丽的羌塘草原只能是走马观花,好可惜。如果早晨天好骑车能捕捉到很多美丽的镜头。此时的天,一改早晨的乌云密布,是太阳当空,雨后的艳阳天。<p></p></P>
下午2:30分,我们排队骑行来到离那曲不到8公里处,看见查龙电厂为欢迎我们在草坝子上搭建的大帐蓬,横幅上写着:“查龙电厂热烈欢迎杭州——拉萨骑行团抵达藏北草原”,并以藏族特有的礼节欢迎我们,查龙电厂的工会主席为我们每位队员献上哈哒,藏族姑娘为我们敬上青裸酒,然后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帐蓬,端上刚宰的牛羊肉,还有人参果、三宝饭……热情地款待我们骑行团一行。在这样的热烈的气氛下,我们每个队员都无法用语言来描绘那种感激之情。热情好客的藏族同胞以前只是在电影、电视和书上理性地感受过,今天却是实实在在的亲身经历,怎能让我不激动呢。<p></p></P>
下午我们都是在帐蓬里渡过的,喝着美酒吃着牛羊肉,听藏族同胞歌唱……<p></p></P>
<>
</P>
<>



</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21:35
2004年8月3日   星期二   晴<p></p></B></P>
<p></p></B></P>
难忘的婚礼<p></p></B></P>
<p></p></B></P>
今天查龙电厂在草坝子上为骑行车友金斌和莫非举行藏式婚礼,我早早地起来花了差不多二个多小时,把五十多份明信片写好寄了出去。<p></p></P>
草坝子上阳光明媚,新人穿着藏式服装,女的穿金戴银,妩媚无比;男的穿着带有虎皮镶边的藏袍显得英俊潇洒。俩人要不是从肤色上来看,很难区分出藏汉。队友们纷纷拿出相机“抢”好位置给新人拍照,把洁白的哈哒献给了新人,祝福他(她)们白头携老,恩爱一生。<p></p></P>
婚礼开始后,新人向大家敬酒,按藏族传统方法敬酒,三口一杯。所谓三口一杯,喝酒前先用无名指在酒碗边蘸一下,一敬天;又蘸一下,二敬地;再蘸一下,三敬神。然后喝第一口,斟满,又喝一口,斟满,再喝一口,斟满,最后把一碗全部喝完。这喝酒用的是大碗,碗体是用上好的木头制作,碗边镶银,十分豪华,碗的四角和中央放有酥油。一碗的量足有一斤左右。<p></p></P>
当新人敬我酒时,就凭我这么点小酒量,一大碗下去我就昏昏欲睡,就连热情奔放的藏族舞蹈都无法跳了,好生遗憾。<p></p></P>
晚上我们在那曲援藏公署,举行了一个捐赠仪式。参加的有全体队员和浙江援藏的领导和一些主要干部,把一幅河姆渡出土文物用高新技术刺绣成的画,捐献给了援藏干部,寓意援藏干部是国之愧宝。<p></p></P>
晚上在浙江援藏干部公寓与援藏干部联欢,听听他们的心声,讲讲我们的经历。用他们的话来讲,在那曲组织上很关心他们,他们什么东西都不缺,缺的就是氧。是的,那曲海拔4500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空气中含氧量很低,每年约十月份到次年的三月是冰冻期,一年最好的季节只是在6-8月这三个月内,过了8月中旬就开始冷了,所以在那曲就看不到一棵树。<p></p></P>
由于高原反应,加上几天来的劳累,朱队和龚老都病了,晚上挂了盐水。<p></p></P>
<>

</P>
<>

</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21:43
2004年8月4日   星期三   晴<p></p></B></P>
<p></p></B></P>
怎一个,累字了得!<p></p></B></P>
<p></p></B></P>
今天要骑行164公里,从那曲到当雄。<p></p></P>
早饭后我和沈荣根等四人先行一步,前10公里由于沿途在修造青藏铁路,来往车辆很多,又是一路上坡,汽车的废气排放很厉害,在骑行时很累很艰苦,虽说风景很优美,但也抵挡不住体力的消耗,在骑行了40公里后,搭车先行到杭州援藏的对口县海拔4750米的廓隆镇。由于此地海拔较高,用过行餐后继续骑行,不敢在此地多做停留。<p></p></P>
在下午的骑行中,有不少的上坡且难度都很大,还经历了二次暴雨的洗礼,迎着逆风艰苦向前。<p></p></P>
车行进到离当雄还有40公里处,目睹了一场惨重的车祸,就在我自行车前200米处,一辆小车飞驰般地冲下路基,扬起一片风尘,等我赶到时,惨案已经发生,死二人,伤三人,其中重伤一人,被路 过的汽车紧急送到当雄医院,现在一片狼藉,惨不忍睹。<p></p></P>
骑行快到当雄2公里处,人已十分疲惫,可这里的风景却更加令人心旷神怡,一块美丽的湿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忘记了疲劳,跳下车到湿地拍照留影,静静地欣赏这美丽一览无遗的藏北风光。<p></p></P>
今天总的骑行是进藏来最多的一天,126公里,在高原逆风,上坡多于下坡,这骑行怎一个累字了得。<p></p></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21:45
2004年8月5日   星期四   晴<p></p></B></P>
<p></p></B></P>
赛马会与纳木错<p></p></B></P>
<p></p></B></P>
今天的安排是游玩,碰巧这次来当雄赶上一年一度的赛马,于是我们决定上午参加赛马会,下午去那木错。<p></p></P>
赛马会上,藏族同胞都穿上节日的盛装,服饰极度鲜艳。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装束,男的穿着传统的服装,腰佩藏刀,脚穿靴子;女的披金戴银,腰间挂着各种装饰。他(她)们搭车从各个方向汇集于赛马会现场。当我们拿起照相机拍摄她们的时候,她们会转过身去,或用手遮挡起来,显得很害羞的样子,我们只能偷拍或远远地拍或装着拍自己。<p></p></P>
人越聚越多,喇叭不停地唱着歌,就不见赛马会开始,一打听原来领导未到。为了不影响下午去纳木错,只好放弃看赛马了。<p></p></P>
去纳木错的路很颠簸,都是基耕地,坑坑洼洼的,60公里路小车开了近三个小时,不过沿途风景十分诱人。前半程是高山流水,过了最高点后,展现在眼前的是宽阔无垠的大草原。望眼过去,蓝蓝的天上白去飘,成群的牛羊在地平线上奔跑,并快乐地在绿绿的草地上吃着小草,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我不停地用相机捕捉着美丽的瞬间。这风光,让人产生所有辛苦都值得的喟叹!<p></p></P>
纳木错,高原内陆盐湖,没有青海湖那么浩渺,却是藏人心中三大圣湖之一。望眼过去,幽兰的湖水映衬着蓝天白云,婉如琼浆玉液。湖边的湿地,有几对野鸭在戏水,更增添了几分纳木错的神奇,传说在纳木错湖边呆上三天,便会遇上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喔!<p></p></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21:47
2004年8月6日   星期五   晴<p></p></B></P>
<p></p></B></P>
最后的旅程<p></p></B></P>
<p></p></B></P>
今天可以到拉萨了,完成青藏之旅的最后一站:当雄至拉萨174公里。<p></p></P>
上午一路骑行天气还算照顾,一改以往的逆风,来了个无风,骑起来很爽。不到十点就到了本次骑行的最后一个高点,海拔4700米的念青唐古拉山。翻越念青唐古拉山,整个坡长约有10公里左右,缓慢向上延伸,海拔提升约500米左右,骑行这个坡消耗了我不少体力。坡顶上搭建了一个很大的经幡(藏区在一些标志性的地方都建有这样的经幡,是朝圣者祈福的地方)。<p></p></P>
过了山口,是一路下坡,可以直达拉萨,情况也确实这样,一马平川直到羊八井。<p></p></P>
羊八井按计划是要在这里停留一天,享受一下此处著名的地热温泉。后考虑到路况较好,又是下坡,就调整在这里用午餐,然后直冲拉萨。<p></p></P>
拉萨河伴随着公路的一旁,河水涛涛,汹涌澎湃,为我们的骑行带来了生机。因受印度洋吹来的暖风影响,给我们骑行带来了很大阻力,路是下坡,但骑行速度提不上去。<p></p></P>
速度不快,看风景却也不错。从格尔木出发以来,沿途还没有看见过种植的植物,在这一路段,终于看见了油花菜、大麦、青稞等。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切都归功于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今天我才体会到在唐古拉山,在高原为什么天气会变化无常,原来在山口受二股不同的气流影响,而造成如此恶劣的天气。<p></p></P>
今天随着海拔的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明显提高,心情十分愉快,不由自主地骑行速度越来越快,一路狂飙,时速达到40公里/小时,在昆仑山口曾经达到66.1公里/小时,那是下坡,而今天却是平路,海拔仍有3800米的高原。<p></p></P>
在骑行70公里后,我们到了3877公里的标志牌,这里离拉萨市区还有不到十公里,我们全队将在这里整队,然后统一整齐地骑行入城。<p></p></P>
队友们心情都十分激动,在这十二天的时间里,战胜了高原反应,忍受了风雨的袭击,与天斗、与高原缺氧斗,全队十九人没有一个掉队。此时此刻,队员们把全部疲惫都抛到九宵云外,整理好服装,二人一排,一路纵队,在引导车的带领下,整齐地骑行进入拉萨城,路旁的市民都投来惊讶的眼光看着我们,翘起大母指赞赏我们的创举。<p></p></P>
    经过12公里的骑行后,布达拉宫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队友都欢呼起来,拿出相机拍下这珍贵的瞬间。苦尽甘来、终于完成了青藏之旅、圆了拉萨之梦!<p></p></P>
<p></p></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21:50
2004<b></b>年<b></b>8<b></b>月<b></b>7<b></b>日<b></b>
        <b></b>星期六<b></b>
        <b></b>晴<b></b><p></p><b></b><p></p><p></p><b></b><p></p>进入布达拉宫<b></b><p></p><b></b><p></p><p></p><p></p>心情激动,早早的就醒了。<p></p><p></p>听说布达拉宫的门票很紧张,每天仅售1000张。于是就尽早赶到售票处,一看情况果真如此,二条长龙已整齐地排在门口,没办法为了参观布达拉宫只能硬着头皮排在那里,一打听,现在排队要等下午2点才开始预订,而且票还是明天的。<p></p><p></p>在耐心地等待几个小时后,我们高价买了三张,能搞到票当时确实很高兴,至于贵不贵也不作考虑了。<p></p><p></p>布达拉宫整个建筑是依山而建,始建于公元五世纪,后经重建,扩建,二十世纪又增建了部分建筑,形成了今日的规模,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堡式建筑群。<p></p><p></p>布达拉宫里面确实金碧辉煌,数以万计的精美雕刻,独特的唐卡,难以计数的佛塔、法器和贡品,纯粹就是用金银和宝石堆就而成,集神权皇权为一体。是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神教中心。这次开放的只有三分之一,其余部分都是关闭或在维修之中。整个参观过程我用了二个多小时,还拍了不少的照片。<p></p><p></p>下午到八角街狂了一圈,看着街景,逛逛市场,今天用了二个多小时,把所剩下的60多份信片写好寄了出去。<p></p><p></p>

[此贴子已经被朱队于2007-1-17 10:03:37编辑过]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7 21:52
2004</B>年</B>8</B>月</B>8</B>日</B>   </B>星期日</B>   </B>晴</B><p></p></B></P>
<p></p></B></P>
罗布林卡寺</B><p></p></B></P>
<p></p></B></P>
上午原本打算去大昭寺参观的,听说上午八点到九点凭哈哒或鲜花就可以免费进寺参观,结果今天未能如愿。著名的八角街就在大昭寺周边,在那里买了些xz的特产酥油、酥油茶和粘粑。<p></p></P>
罗布林卡寺是十三世、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夏宫,被称为“xz的颐和园”进入罗布林卡寺就顿感空气清晰,犹如进入到一个天然氧吧。的确,从7月26日格尔木出发以来,还没有享受到这样纯洁 的空气,犹如回到了江南,回到了杭州的植物园。早晨的那场雨更增添了空气的清爽。<p></p></P>
下午在招待所休息,补记了二天的日记。<p></p></P>


作者: 前路    时间: 2004-12-7 22:44
<>好贴![em23][em23][em23]</P><>谢谢老王在此重发![em17][em17][em17][em24][em24][em24]</P><>好久没见小裘了,上次龙王山比赛也不来,不知跑哪去了?</P><P>明天梅灵还来吗?</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8 10:46
2004</B>年</B>8</B>月</B>9</B>日</B>   </B>星期一</B>  </B>晴</B><p></p></B></P>
<p></p></B></P>
大昭寺</B><p></p></B></P>
<p></p></B></P>
上午免票进入了大昭寺,这么说吧,如果说布达拉宫是政治文化中心,那么大昭寺就是神权中心。来自各地的信徒排队进入寺内,见佛就拜,见酥油灯就往灯内添加酥油。我呢,为了家人、朋友也随着他们双手合一,拿着哈哒,朝拜每一个所供奉的神灵,用哈哒抚摸他们。为了家人为了朋友我努力地去做……<p></p></P>
出了大昭寺,骑车逛了拉萨市区,到布达拉宫前再去拍了些照片。<p></p></P>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明天就要启程回杭州了,下午去街上购物。<p></p></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8 10:51
2004</B>年</B>8</B>月</B>10</B>日</B>   </B>星期二</B>   </B>晴</B><p></p></B></P>
<p></p></B></P>
回来了,杭州!</B><p></p></B></P>
<p></p></B></P>
吃完早餐就急急准备行装,个个都显得归心似箭。<p></p></P>
在去贡嗄机场的路上,风景不错。一路上同座的军嫂向我介绍沿途的风光,谈了也很投机,为我最后的旅程增添了不少的回味。<p></p></P>
近二十天的旅途奔波,天天都盼望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看看,都对这1165多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中华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送到我们的心田。回来了,杭州,挑战青藏线,我们终于以胜利者的身份回来了!<p></p></P>



作者: bikeking    时间: 2004-12-8 10:52
后</B>   </B>记</B><p></p></B></P> <p></p></B></P>一个心灵的旅程</B><p></p></B></P> <p></p></B></P>“你去哪里了?”<p></p></P>回到杭州,碰到的人都这么问我,我告诉他(她)们我的旅行故事,拿出刚整理好的的厚厚相册,看着他(她)们挑起眉,张着嘴,惊讶于我居然活着回来了……但照片翻完了,客套话说完了,每个人各自回到自己的世界,他(她)们能体会到我的心历,了解我说的感受么?我不敢确定,而在我心里,今夏的旅程并没有结束……<p></p></P>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06-2-6 11:45
<>精彩的旅行,能体会到大家路上的艰辛与收获的那份喜悦[em17][em17][em17][em17][em17][em17]</P>
<>有机会俺也要去喝昆仑神泉进入可可西里翻越唐古拉看看布达拉宫</P>
<></B></P>
作者: 条侯    时间: 2006-2-8 17:32
<>看他们的文字都感到惊心动魄。。。。。怎么坚持下来的啊?</P>
作者: 野风    时间: 2007-1-16 15:13
!
作者: 小鲨鱼    时间: 2007-1-16 19:45
谢谢bikeking!谢谢车友!谢谢网友!青藏之旅虽已过去二年有余,重温日记,事情仿佛就在昨天,那一幕幕情节由然而升,要不是车友的帮助和鼓励,恐怕很难完成挑战。在此再一次感谢帮助我过的青藏之旅车友们,谢谢了! [em20]
作者: 唐斩    时间: 2007-1-16 20:58
说不出的向往和景仰
作者: 710a7    时间: 2007-1-17 08:33
看到了相片啊真是有意思有意思的,。。。。。。又是锻炼了自己又是一次很好的旅行。
作者: 朱队    时间: 2007-1-17 10:22
<p>恰逢良友10周年之际,野风再次把小鲨鱼两年多前的青藏之旅日记挖掘出来,我以为特别有意义。</p><p>人的一生中,绝大部分你所经历的事和物,如过眼烟云,瞬间即逝。但总归有那么一些经历、那么一些感受,会刻骨铭心,令你终身难忘......</p>
作者: 海潇藏    时间: 2007-1-17 15:32
标题: [灌水]勇士无畏
勇士无畏!!!

作者: 大虎    时间: 2007-1-17 16:26
惊险,艰难,刺激,良友队今后再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一定会争取参加的!
作者: 风行者    时间: 2007-1-22 20:18
让人向往的地方,有生之年想去尝试一下!现在去的心是有了。剩下的是就是时机了。
作者: focus    时间: 2007-1-23 12:25
[em02][em02][em02][em02]




欢迎光临 骑行网 HZBIKE (http://hzbik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