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标题: SP8向前看--SP16简评 [打印本页]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3 21:50
标题: SP8向前看--SP16简评
2005年5月,第一批DAHON折叠车型Speed P8登陆国内市场,至今已有两年多。这两年多来,国内折叠车运动发展和普及速度之快,可以说超出了以往几年、几十年的总和。SP8作为DAHON品牌的中端主力车型,一直在国内折叠车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尽管已有各种不同品牌、不同轮径、不同类型的折叠车型纷纷上场,各自以不同的特色与优势产生着影响,而在运动趋向型的中等价位折叠车中,它的地位仍无法撼动。它显然并不是一辆十全十美的车型,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包括车身制作工艺、传动系统中一直挥之不去的“齿感”、偏重的整车重量、也包括曾经发生过几例问题的头管及折叠扣具,等等,可是再退后几步看去,在这个价位上,从功能与性能的综合评价而言,SP8仍是一款典型、实用、好骑的折叠车。。。一款车型推向市场后能够持续走红两年多时间、并且仍然产生很大影响,这本身就验证了其实力。就DAHON品牌的系列车型来看,产品线是相当丰富的,各种大小轮径、各种不同风格与倾向的产品都各有特点,却还没有一款能象SP8这样拥有这样广大的用户群体。



但是话说回来,凭一款车型吃遍天下,也未见得是什么好事。。。在尚未形成有效市场竞争机制的形势下,这种现象的一个副作用,就是造成了故步自封,使得生产厂家不再进取;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产品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也终究会不断暴露出来;随着折叠车爱好者群体的不断成熟,也终究会对产品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两年多之后SP16的面市,似乎预示了某种转机!

就象“SP8”一样,“SP16”只是个通俗的简称,其车架上标识为Speed Comp,工厂编号为KC063。

IMG_2657.jpg (67.84 KB, 下载次数: 188)

IMG_2657.jpg

IMG_2649.jpg (77.71 KB, 下载次数: 183)

IMG_2649.jpg

作者: my2001    时间: 2007-12-23 22:02
[kiss]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3 22:02
  SP16新车到手,展示一些细节:
  作为SP8的升级版车型,目前所知有四种涂装:白色、黑色、桔色、灰色,而桔色的涂装,到底有些令人想起以前的SPEED PRO,不知当此款SP16面市之后,SPR的出路又在哪里了,呵呵。。。。
  SP16的主体构架与SP8无异,车架材料也仍是4130铬钼钢,主要是在细节设计、以及基本配置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

  车架标识:

  车架材料:

  SDG座垫,与SPR标配一样的风格:

  SRAM X-7的后拨、SRAM3.0的8速系统转把、日驰11-32T8速飞轮,都与07款SP8配置相同:

  前花鼓,仍是K标的超轻培林花鼓。


[ 本帖最后由 zhangt71 于 2007-12-23 23:04 编辑 ]
作者: my2001    时间: 2007-12-23 22:04
张老师不会又搞了一台16吧?
作者: 猎豹歼击车    时间: 2007-12-23 22:14
排队看张老师的详细介绍[tt]
作者: 下雨天    时间: 2007-12-23 22:14
看样子是的[tt]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3 22:34
链条仍然是桂盟:

K标的V刹夹器、AVID FR5的刹把、塑胶折叠踏板,都是SP8无异:


  而相对SP8来说,最本质的不同,在于双片牙盘系统、车架挂耳对于前拨的支持,当然还必须有前变速操控装置。
  


  车架上这片小小的前拨挂耳,令人有些感慨。。。为了这块小小的铁片,多少折叠玩家苦心孤旨花费心血,制作出各种形式的转接挂具,最典型的是杭州医生版、北京齿轮版。。。其实原本可以这样简单的,只是这有赖于生产厂家的进取心了。
  前拨上未见有标贴,前拨类型为公路型,支持双片牙盘的档位转换,从外观看大约相当于SHIMANO的SORA级别,变速精准性倒是不成问题,配合SRAM的左手转把变速器,大小牙盘之间的变换顺畅自如。
  前变速操控使用SRAM 3.0的变速转把,屏蔽了第3档位,作为2级变速之用。想来也是无奈的,因为转把变速系统原本就是对应于山地车的前3后8或后9,只能将3级变速作为2级使用,不过实际只用两档的兼容性仍是不错。
  牙盘为全铝合金材料,应该属于标准入门级公路车方孔牙盘,53/39T,大小齿盘片均为铝合金,制作工艺似为冲压成型。齿片作了后期类CNC切削处理,外观上更加漂亮,也算减点重量吧。牙盘上有LANHANG的标示,不太了解这个商标,但这付牙盘从总体上看去,与普威的某款牙盘非常相似,不知两者是否存在什么关联。标配的牙盘档次虽不算高,配用方孔中轴系统,也是入门级的典型配置方式,不过具体使用中的顺畅度使得肯定--够用!实际性能表现,后面再说。
作者: CH_IN    时间: 2007-12-23 22:44
呵呵,又是一个强贴,  留名
作者: my2001    时间: 2007-12-23 22:59
左手 的转把上次在专卖店看 似乎是碎档的。不知张老师手里的这台是不是。
固定档位可能在精度上无法匹配,这碎档的应用虽然档次不高 但很实用,可以微调。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3 23:02
相对于标准版的SP8而言,SP16在其它细节上也有了一些改进:

  车架折叠器调节兼支撑杆,之前采用的是一根长长的六角型细钢柱,在实际使用中曾发生过多例支撑柱断裂事件,是一直为车友所诟病的一处细节。在SP16上看到了一点变化:六角钢柱长度减短,另一头链接处以加粗的轴套与之相连,这个看起来是不错的改进。


  之前的SP8后轴为滚珠结构的普通花鼓,顺畅度一般,调整保养得当的话,大概实际使用寿命为3000公里。滚珠花鼓未必就不如培林花鼓,但需要达到一定的档次级别,而且维护保养相对麻烦,调整不易,这也是许多使用者升级必改之处。SP16的后花鼓则直接采用了久玉培林式花鼓,相当顺畅,这可以省去麻烦了。


  车架后叉为亚葫芦腰型,特别对于钢架来说,是个很好的设计,有利于吸收骑行时的路面震动、提升舒适性。


  车胎,原本SP8标配的20*2.0的大苹果肥胎,虽然可以带来一些路适及舒适性,但骑行时的阻力实在不小,使得SP8的速度和效率性能都大打折扣,也往往成为车友们改造升级时的必改项目。。。在SP16上的标配车胎则为世文的20*1.50规格,最大支持胎压为85PSI,这一点个人比较欣赏,实际骑行的抓地性能还不错,路阻比大苹果胎小很多,适应性方面也不至于有太多牺牲。


  另外,这款SP16的标配中包括有前后泥除、铝合金货架。个人从来不用货架,所以新车到手立刻就拆了,不过将拆下的泥除拿在手中掂量,其实份量并不重,材料为铝合金,做工还是相当精致的,也许以后挂驼包旅行时可以考虑装回去吧。。。。泥除应该是由SKS代工的OEM产品,这个品牌的自行车附件一直做得不错。这付泥除的做工也够精细,感觉份量也很轻,想想还是留着吧,在经过水坑、积水路面时还是有点用处的。

作者: ocr    时间: 2007-12-23 23:14
呵呵!老张终于重现了…高兴一下!

虽然俺已不再关心20车,也为本坛的谈车轮骑新高潮而兴奋哦!
作者: ocr    时间: 2007-12-23 23:40
细看05的SP8直叉和SP16的弯叉…个人觉得弯叉更配合K架的线条。

SP16车架上那片小小的前拨挂耳,的确令人感慨!

大行车厂家的不断更新,似乎亦与本坛车友的DIY精神有所相关。

路是一起走出来的,大行厂方肯吸纳车友意向,车友们更应该不离不弃、共同协力再发挥本坛的影响力。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4 00:08
  从SP8对于双片牙盘的支持、从而演变为SP16,以及整车配置中一些细节上的变化,感觉到其中似乎所传达出了一种信息--对于消费者的重视、对于使用者提出的性能方面的合理要求所做出的一种回应,最大程度地减少使用者的后期麻烦与困扰,尽管会带来一些成本与价格上的提升,但却省去了重复性投资升级的费用,对于有进一步配置级别要求的折叠玩家来说,也带来了后期DIY的便利性。尽管这些都只是一些细节上的提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说,反应出一种进步的、积极的态度--这种态度,我认为是折叠车产品得以不断人性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对于小轮折叠车来说,象SP16这种双片牙盘究竟有没有存在意义?有多大意义?这可能要根据产品本身的设计定位、基本用途来讨论。Speed P8在早期的DAHON产品名录中,是与Speed Pro等一起被列为“运动型折叠车”,这一点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也就是说,它应当是一款具有相当性能的广谱型、可以承受一般休闲运动的要求的折叠车,不仅仅局限于市区通勤,同时应当也能够胜任非极限环境下的郊游、远行。SP8原本的速比范围,应当说也是不错的,对于平路或一般的爬坡都已有了较好的支持性。但是,单片牙盘所能支持的速比范围毕竟有限,尤其对于多山环境下的使用者,经常需要骑车爬长坡时,往往感觉仍不够用,爬陡坡时蹬不动、很辛苦;而对于不少新入门的自行车爱好者,未必经过长期系统训练,腿力与蹬踏技术等都尚有不足,在爬坡时需要有更小的齿速比。。。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单片牙盘系统所无法克服的弊端:以单片牙盘配合多级变速飞轮,链条斜度的问题无法解决,只能尽是照顾到常用的某几处档位、保证在这几档下链条中心线基本对直,而在其它某些档位下,链条必须形成很大的斜度。。。链条斜度问题,既是产生传动齿感的重要原因,降低传动频率,也会加大链条与飞轮的磨损,而且影响心情--不爽!偏偏,小轮折叠车又有个与标准700C或26寸山地车不同之处,中轴至后轴之间的距离更短,所以小轮车对于链条斜度更加敏感、要求也更高。往往在标准大车上兼容性还不错的传动系统零件匹配,移植到小轮车上却出现问题,就是这个原因。要想解决单片牙盘+外变速系统的链条斜度问题,也可以使用内变速花鼓,但毕竟只是旁门之道,又会带来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外变速系统在运动自行车上的使用已经非常成熟,在零件选择性、修补件易得性、耐用性与稳定性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
  这么看来,SP16的双片牙盘系统,应该是有一定的存在价值的:多出一片小牙盘后,增大了这款折叠车速比范围,使它可以更好地胜任多山地形,使骑乘者可以更加容易地爬坡;以两片牙盘分别对应数级飞轮进行速比匹配,也大大缓解了由于链条斜度而导致的蹬踏齿感。
  采用双片牙盘系统后,附带的还有其它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方面,譬如对于并不需要经常爬越陡坡的乘骑者,可以将标配的山地型飞轮改为细齿数的公路型飞轮,由此获得更加细腻的换档变速、实现最大程度的效率发挥;又由于前拨的存在,本身就起到了防脱链器的作用,使小轮车终于可以完全摆脱了牙盘护盘的拘束,外观上更简洁、更具运动感,对于想要进一步升级牙盘时,也不必被护盘所限制、更多了些自由的空间。。。。。。这些都是SP16升级为双片牙盘系统后的益处。
  但是,改为双片牙盘后,应该会带来整车重量上的进一步增加,与单片牙盘相比,整车多了一片牙盘、一只前拨、一只转把、一线变速线,尽管这些的重量并不过份,不过有些在重量上锱珠必较的车友则未必能接受了--针无两头尖,有利则有弊吧,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而作出取舍选择了。

  补贴一张SP16车架上与前拨相关的小细节:

  车架在增加了一片前拨挂耳的同时,还在挂耳的下方增设了一个小小的过线滑轮,以此实际前拨控制钢索的张紧--这个小设计也相当不错,因为SP16车架底部有座杆通出,不可能使用公路车那样的过线板,而用滑轮来过线的方式,也使磨擦阻力达到最小。。。实际使用时的前拨变速确实也很顺畅。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4 00:18
再补一张细节小标贴:


“运动产生快乐,骑行改变生活”

这个小小的标贴,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小轮折叠车运动的意义--为健康快乐而骑行,不错滴!
作者: 一米-阳光    时间: 2007-12-24 00:19
  前变那个导轮设计挺不错的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4 00:36
  上面那些,都是一些直观的、或者理论上的评价。实践才是真正的检验--究竟这款SP16的表现如何???
  上一次使用SP8,已是在一年多以前了,后来长时期一直都主要使用Birdy。现在重骑起SP16,感觉与Birdy还是有些不同的。
  将两款折叠车放在对比一下:


  从这图中可以看出,两款车的轴距长度有明显区别,实测Birdy的轴距约为99cm,SP16(SP8)轴距约为102cm,加之轮径大小不同,SP16看上去更象辆大车。而在构架布局上,两车也有明显区别,Birdy的中轴位置偏前、座杆斜度较大(座垫偏后),这实际上是造成了两车在骑行姿势上的明显差异。关于Birdy,车架主体无折叠式构架、避震设计的优点不必多说了,其不足之处也与构架布局有关,由于中轴偏前、座垫位置偏后,实际骑起来是要花点时间才能适应和上手的。而SP8的座垫、把横、中轴这三个布局点相对位置,似乎与大车更加接近,骑起来很容易适应和上手。这也是很多款DAHON折叠车的共同优点--骑行姿势上更加容易适应。不过SP16的头管也一如SP8一样的高高耸起--还是老办法对付:拔出头管内管、直接锯掉4公分,这就OK了呵呵。锯过头管之后的骑乘姿势更多了些运动感,也可以相对减轻头管的杠杆效应压力,外观看上去也更加协调了些。

作者: dido    时间: 2007-12-24 01:01
什么价格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4 01:05
  新车到手,按惯例进行了一些基本检测与调试,调整前后刹车系统的张紧度、制动间隙、刹胶位置,检查各紧固螺丝,以及头管和车架折叠器的锁紧状况、各处快拆的锁紧状况,之后就是实际骑行测试了。适逢周末,带上儿子一起,分别骑上鸟车与SP16去爬趟山!

  以前给儿子买的BT410,总是被抱怨说不能变速、无法爬坡:


  现在骑上了SP16,显然是很开心滴!


  骑至山脚下休息,两车合影一下:


  每逢周末,来大蜀山爬山的车友总是不少的


  休息片刻之后,开始了爬山:


  尽管有了宽阔的齿速比,但是小家伙实在还是脚力太弱,陡坡处要靠推的:


  继续奋力爬坡:


  垂直落差200米的小山,休息数回才终于登至山顶:

作者: nikkosport    时间: 2007-12-24 01:09
好贴.佩服啊!!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4 01:34
  本地车友们也陆续汇聚于山顶:

各种大小车辆:


  登顶后,把儿子从SP16上撵下来,骑上它溜下山去重爬一回,需要具体地体验一下,这辆配置了新变速双片牙盘系统的折叠车,究竟功效如何。

  首先是下坡时的高速稳定性。。。中规中矩,这方面与SP8没有任何区别,车胎的抓地性能在下坡中有所体现,感觉不错!不过小轮折叠车并不适合于高速冲坡,具有一定危险性,不建议效仿。

  三轴状况:如预料中一样,足够顺畅,滑行性能良好。

  下至山脚后返身,开始爬山。牙盘挂至小片,直接的感受是顺畅度方面--在小齿比状态下,由于使用内侧小牙盘片对应内侧飞轮片,链条得以保持平直,不象以前骑SP8时感觉到明显的链条磨擦齿片的齿感,顺畅度好很多!
  在具体的齿速比需求方面,以往骑单片牙盘的SP8爬山时,其实我也从不使用第一档飞轮,腿力还过得去吧。。。这次用小片牙盘配合,飞轮挂在5档时就基本上可以整个坡道全程对付了,说明这个SP16的齿比组合还是留下了不少的余量,应该是在爬长坡、陡坡时才会用到吧。但每个骑乘者的个体情况又有差异,需求会有不同。
  相比于前后避震设计的Birdy来说,全硬车架的SP16(SP8)确实爬坡效率更高些,更少泻力是肯定的。。。。但是重量上并没有优势,含泥除、脚撑的整车重量估计有13公斤多,对于爬坡来说是个不利因素。
  平路骑行的感受,SP16与SP8差别不大,本该如此的,呵呵。。。
  再说说摇车:骑Birdy以来一直是比较放肆地摇车的,重骑SP16反而有点不习惯,但是两者之间在车架刚性上确实存在差别。Birdy的铝合金无折叠关节车架,车架主体的刚性相当强,摇车时比较顺手,相比起来,SP16(SP8)在刚性上还是有差距的,包括车架主体的刚性、以及折叠头管的刚性,均不及Birdy。考虑到车体基本构架与设计的因素,这类折叠车不建议经常性地摇车、或者做跳跃性动作,尽可以保持在良好路况下平稳骑行。


  以上简评!

[ 本帖最后由 zhangt71 于 2007-12-24 01:35 编辑 ]
作者: funder    时间: 2007-12-24 02:08
对双节头管没有信心,换MUSL,JXP之类配的单节头管会不会好些?
对SP16这个车架挺感兴趣,盘算一下JXP改到最后除了车架头管和前叉其余全部都会换掉,如果能弄个SP16车架,又可以装辆不错的通勤车了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4 09:01
如果对双节头管的内管进行截管、而不是预留太长的话,感觉与单节式头管在刚性上也没多大区别。DAHON的头管折叠器外观比Birdy漂亮得多,与整个车架融为一体,但是折叠器的叠合面积相对小一些,想来这才是在刚性上差别的主要原因。
作者: ocr    时间: 2007-12-24 09:17
老张的父子同乐、羡刹旁人了!

说真的,孩子是小的时候更好玩!长大了各为前程而奔忙…有时见个面都难的。

所以嘛!有福就该共享,家庭乐、趣无穷啊!


见到芒果黄的SP16…不禁让我想起本坛以前的一则笑笑小故事…

那就是北京定制了芒果黄的SP-8,那时曾

在本坛轩然大波!有车友甚至对厂方做法大表不满,认为是大行做坏了规纪。

呵呵!俺认为这个「规纪」…说穿了也是个类似「侵权」问题,但不是商家、厂家们之间的「侵权」问题,而是厂家侵了用家的权!

也可以理解是某些版权意识过强的车友认为SP8侵了SPR的权。

说起来也难怪,芒果黄原来是SPR的专色标识…而拥有SPR乃某些车友引以自慰、甚至自傲的车型,区区SP8(说「区区」是因为芒果黄的SP-8还不及及SPR的半价,其实它更实用)居然也披上SPEED-PRO的外衣?这不显得有点儿「鱼目混珠」吗?

哈哈!不过俺认可不认为颜色也是一种像征,尽管芒果黄原是封建社会皇家王室的专用色,俺认为「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性家」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如今SP16也有芒果黄,大行厂方算是彻底否定了SPR尊贵的芒果黄专用色了,这使得原本就喜欢黄色的车友也不必理会「色戒」了。

没了「色戒」,爱什么色就怎么色,皆大欢喜啊!呵呵!
作者: 猎豹歼击车    时间: 2007-12-24 10:52
不错不错 感谢张老师带来如此详细的一篇评测
作者: wtaochina    时间: 2007-12-24 10:54
感谢张老师的详细评测,虽然各个部分的零件档次都不高,但是短时间之内还是完全可以应付过去,之后,什么部位的零件坏了,直接改掉就好了,觉得年底入手一辆,不知道有没有相同想法的,最好开个团购贴!
作者: 小胖    时间: 2007-12-24 11:04
终于又等到张老师的大作了!
作者: 疯平    时间: 2007-12-24 11:04
支持一下!太佩服了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4 11:47
原帖由 my2001 于 2007-12-23 22:59 发表
左手 的转把上次在专卖店看 似乎是碎档的。不知张老师手里的这台是不是。
固定档位可能在精度上无法匹配,这碎档的应用虽然档次不高 但很实用,可以微调。


  是的,SRAM的左手转把就是碎档控制的设计,拨动前变时会咔咔响几声才到位,而不是象SHIMANO的指拨那样只有固定的1、2、3档位。这种碎档的好处是在于有更好的兼容性,并且当发生前拨擦链条现象时,可以通过小半档变换来随时处理。
原本3个档位的SRAM左手转把,通过前拨微调螺丝设定而锁定在了两个档位,实际使用起来还是很省心的,只管直接拧到底就是2档、完全退到底就是1档,并没有太多需要操心的地方。当然,这还需要首先对于前拨限位螺丝进行仔细精确调整,倒也不是难事。

  当时曾有过一个担心:SP8车架加装前拨后的兼容性问题,是否可能出现在某些档位下发生链条擦后叉、或者前变速换档不畅等等情况。由于小轮折叠车的后叉较为短小,先天性的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并且以前也曾在其它车型中就曾经出现过类似情况;而如Birdy等的前变速改造,也一样遇到类似的问题,因为原本车架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到配用双片牙盘,在中轴长度上较难以适应,特别链条中心线位置无法常规性对准。而实际观察这款SP16在各档位下的运行状况,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并没有链条磨擦后叉问题的发生,链条中心线的对准也基本符合要求,这么看来,SP16对于车架前变速系统的升级,总体上是成功的。
作者: 染色    时间: 2007-12-24 11:57
SP16不错的[kiss]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4 12:18
原帖由 wtaochina 于 2007-12-24 10:54 发表
感谢张老师的详细评测,虽然各个部分的零件档次都不高,但是短时间之内还是完全可以应付过去,之后,什么部位的零件坏了,直接改掉就好了,觉得年底入手一辆,不知道有没有相同想法的,最好开个团购贴!


  从这款SP16的配置看,厂家的思路还是很明确的,定位于“实用型”而非高档玩家型,与SP8的定位相一致,只将原本SP8配置中明显薄弱环节(如普通滚珠后花鼓)加以升级。基本配置仍是中规中矩的中档实用型,不算高档、不求轻量,但显然够用而且实用。另外从工厂标配中附加的泥除、后货架这些,也能反映出工厂对于SP16这款产品的设计思想--广谱实用型的小轮折叠车,大抵如此吧。从实用的意义看,这款车确实没什么需要再改、再升级的了,顶多也象SP8那样换付非折叠的培林脚踏吧。不过原配的这付塑胶折叠脚踏,看上去比以前的做工要好一些,如果不是经常惯于大力蹬踏、摇车的骑行方式,这付折叠脚踏应该也能顶上用一阵子的,这就需要时间来检验了。

  总体上的直观感觉,相对于SP8而言,这款SP16的主要优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更好的地形环境适应性(双片牙盘带来更大的齿速比范围);
  2、更广泛的用户群体适应性(双片牙盘齿速比方面的变化,使弱脚者也能较容易地实现爬坡);
  3、更好的传动效率与更佳的骑行感(双片牙盘对于小轮折叠车的链条斜度问题进行了较好的解决);
  4、更加省心地使用(部分零件配置的升级和改变,减少了用户后期再进行改造的麻烦)。

  相对于SP8的不足之处:
  1、整车重量不轻,而且理论上可能比SP8更略有增加(由双片牙盘设计而带来的,并且也与整车设计定位、配置思路有关);
  2、配置升级后在价格上的提升,增加了用户一次性投入的成本(但同时也减少后期改造升级的重复性投入)。
作者: ○鉳鉲藍○    时间: 2007-12-24 13:02
花鼓好 别的也就那样
作者: Arigato    时间: 2007-12-24 13:15
谢谢!通过SP16的介绍,更深入认识了我的P8。
作者: 宾    时间: 2007-12-24 14:42
。。。嘿嘿 我的16 已经变P18的
作者: 宾    时间: 2007-12-24 14:42
[how] 。。花了不小的代价
作者: 银河    时间: 2007-12-24 15:05
Giant新出了一个Subway,抄袭SP8味道很重,关键是前后花鼓都换成Joytec的了。搞不懂SP16为何还继续用老的前后轴……
作者: 银河    时间: 2007-12-24 15:10
另外,增加这个前拨之后,车子折叠起来就没有地方下手提携了。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4 15:24
  SP16的后轴已经升级为久玉培林式花鼓,4培林或2培林尚未知,骑起来顺畅度不错。。。前轴采用的K标超轻培林花鼓,小巧轻量并且润度出色,从构造看,也许在强度上比久玉轴会略有不及。。。个人感觉,这两项都可算令人满意了。

  说到折叠后拎车提携,这一点,DAHON的各款折叠车都不太方便、只适合于折叠收纳,拎车时还是鸟车那类更加顺手的。
作者: 波菜    时间: 2007-12-24 15:44
SP16一出来,又要掀起新的换车潮了
作者: 下雨天    时间: 2007-12-24 16:31
不会的,绝对价格不低
作者: 猎豹歼击车    时间: 2007-12-24 17:05
SP8要改的基本也到改到位了 特别是铁马的前拨改造件出来以后。新买的考虑到价格因素毕竟还是要下一定决心的
作者: 老威    时间: 2007-12-24 18:08
好帖.........[xx] [xx]
作者: 君坦    时间: 2007-12-24 18:28
3200多点
见过16后再买8就要下很大的决心了~~[tt]
作者: ligechai    时间: 2007-12-24 18:31
应该给儿子带个头盔,建议,我就这样做的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4 22:14
补张草图,具体演示一下在单片牙盘、双片牙盘的不同配置下所产生的影响: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将原本由一片牙盘负责照顾全局飞轮的任务,分担到了两片牙盘上。两片牙盘各自分管一块地盘,并在中间地段稍有交叉。其好处就是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变速系统的齿速比范围,并在交叉地段产生细腻齿比变化,另一方面则减小了因链条过大斜度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07-12-25 12:47
SP16最大的改进就在于增加了速比,变速范围更大、更细腻,可以爬更长更陡的坡;同时也改善(甚至消除)了齿感!
作者: 染色    时间: 2007-12-25 13:10
张老师写的不错,顶!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5 14:13
原帖由 小马哥... 于 2007-12-25 12:47 发表
SP16最大的改进就在于增加了速比,变速范围更大、更细腻,可以爬更长更陡的坡;同时也改善(甚至消除)了齿感!


关于齿感问题,这里补充提一笔,这是SP8长期以来始终没解决的问题。
SP16的双片牙盘,显然从结构设计上有利于齿感问题的解决,使用与SP8同样级别零件配置,SP16在实际骑行中的齿感也确实有了相当程度的缓解,具体测试了这辆新车在各种合理状态下的齿比配合,仅在第7、8两片飞轮上仍有些齿感,但比起SP8的状态要好了很多,至少个人感觉是可以忍受的了,相信在完成新车磨合之后可以基本消除齿感。
作者: 对生玉米    时间: 2007-12-25 20:08
还是喜欢p8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6 00:32
  上周日登山时,几位车友在一起研究这辆SP16,看到K标的轮圈,又想起04款HP8、JP8的单层仿小刀轮圈,外观上有些相像,当时入手那批车的大多因反复发生的内侧爆胎吃够苦头,几乎留下心理阴影了,都是那个单层仿小刀轮圈惹的祸。。。按惯例,每辆新车到手都要检查胎垫状况,今晚顺手拆下车胎察看究竟。补几个图:



  轮圈,确认为双层轮圈无疑,这个可以放心了;

  胎垫,原配为普通橡胶胎垫,但厚度还可以,按车胎标注的最高85PSI胎压应可承受,暂不更换;

  拆下飞轮,将套在后轴飞轮内侧的塑料护盘拆除。那东西本来是防止链条在变速过位时掉落到飞轮与辐条之间、起保护辐条的作用,但只要仔细调整好后拨链器上的限位螺丝,这种现象不可能发生。。。累赘的东西,拆掉随手扔进垃圾桶。

  拆下飞轮后可见花鼓塔基,材料为钢质,强度可靠而重量不轻。而话说回来,假若花鼓塔基采用铝合金,则日驰飞轮的结构又不匹配,容易咬坏塔基,只有上XT及以上级别飞轮才合适,这也算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吧。。。烧无止境。

  曲柄,规格为170mm的常见标准,OK。。。我的所有各辆车均采用此规格曲柄,包括给儿子改的BT410也是这种规格。
作者: koyu6600    时间: 2007-12-26 08:44
各位大哥们,可不可以分享SP16如何折迭方式及照片,谢谢
作者: qulin86    时间: 2007-12-26 11:25
中轴牙盘换花键的就更完美了。
作者: 牟侃    时间: 2007-12-26 11:52
张老师就是专业啊!大行的新街车出现了[tt]
作者: 尼古拉斯    时间: 2007-12-26 12:09
太强太好太专业了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6 12:33
原帖由 koyu6600 于 2007-12-26 08:44 发表
各位大哥们,可不可以分享SP16如何折迭方式及照片,谢谢


折叠方面,SP16与SP8没有区别,一样的简单,特别是在截过头管后,头管上的两处快拆已没有存在的必要,折叠时根本不再需要拉出头管、转动把横,只要直接将头管翻下来折叠就能紧密地折叠。
作者: samuelgl    时间: 2007-12-26 17:26
标题: SP8后轴为滚珠结构的普通花鼓
张老师您好,
在10楼您说到

之前的SP8后轴为滚珠结构的普通花鼓,顺畅度一般,调整保养得当的话,大概实际使用寿命为3000公里。滚珠花鼓未必就不如培林花鼓,但需要达到一定的档次级别,而且维护保养相对麻烦,调整不易,这也是许多使用者升级必改之处。SP16的后花鼓则直接采用了久玉培林式花鼓,相当顺畅,这可以省去麻烦了。

作为sp8的车友,也骑了一段时间了。
想请问一下,您说的 3K km的概念是啥?
我是否需要更换这个部件了?

补充一下,您的骑行要求可能与我会有些区别,也许是3kkm 后出现瑕疵?
如果是完全不工作,可能维持多少公里?

小学没毕业,文字功夫很差,希望能看明白,谢谢。
作者: my2001    时间: 2007-12-26 19:50
完全不工作 是什么意思?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6 21:27
原帖由 samuelgl 于 2007-12-26 17:26 发表
张老师您好,
在10楼您说到

之前的SP8后轴为滚珠结构的普通花鼓,顺畅度一般,调整保养得当的话,大概实际使用寿命为3000公里。滚珠花鼓未必就不如培林花鼓,但需要达到一定的档次级别,而且维护保养相对麻 ...

  是这样的,我具体说明一下:
  3千公里的使用寿命,是按照一般运动骑行的强度(不是很高、但也不太低,这个不太好形容),并且在正常保养维护下的使用下,能够维护顺畅的使用寿命而论。之前我的05款SP8后轴,新车时也不怎么顺,后来经过磨合、重新调整间隙、更换润滑脂,在3千公里以内的表现还算过得去,所以我当时的SP8一直并没有升级花鼓;3千公里之后,开始感觉到后轴有子明显阻涩感。后来本地另一位车友的SP8,也是在骑行3千公里左右时,后花鼓已不堪使用而升级为培林花鼓。。。这就是我说的3千公里寿命的来由。

  至于培林花鼓与滚珠花鼓,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高档的滚珠花鼓性能仍然相当出色,譬如喜玛偌XT、UT等以上级别的花鼓,都是滚珠结构花鼓,但是其性能上绝不次于通常的培林花鼓,同时价格上也不低于培林花鼓。但是滚珠花鼓在可修复性方面则不及总成培林式的花鼓,修补件也不易找到,往往一旦磨耗就等于整个花鼓报废,而培林花鼓在性能上虽不一定高于滚珠花鼓,但却可以通过更换培林而基本维持性能,这是很多车友偏爱培林花鼓的的原因之一。

  简单说:高级别的滚珠花鼓性能很不错、也很耐用,但是价格不便宜,而低端滚珠花鼓则只够凑合用用而已。培林花鼓并不一定比滚珠花鼓更加顺畅,但能够给使用者以更多的信心,并且基本不需维护调整--用坏了就更换培林,而且可以自己更换更加高档的培林而提升性能,就这么回事。
作者: 疯平    时间: 2007-12-27 11:14
不愧是张老师啊,讲的就是专受教了
作者: HXK2002    时间: 2007-12-27 15:58
一直因为sp8的速比范围而犹豫不决,现在终于等到了sp16~
不知道sp16价格出来了吗,是不是各地的专卖都有到货?
手头宽裕的话,年前入手~[luguo]

[ 本帖最后由 HXK2002 于 2007-12-27 16:03 编辑 ]
作者: ironmann    时间: 2007-12-27 16:59
原帖由 zhangt71 于 2007-12-26 21:27 发表

  是这样的,我具体说明一下:
  3千公里的使用寿命,是按照一般运动骑行的强度(不是很高、但也不太低,这个不太好形容),并且在正常保养维护下的使用下,能够维护顺畅的使用寿命而论。之前我的05款SP ...

这个3千公里的使用寿命太主观
事实是:你在用竞技用车花鼓的“手感”润度标准来要求高级代步车
其实人家这车可以骑几千公里不加润滑油的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7 17:46
原帖由 ironmann 于 2007-12-27 16:59 发表

这个3千公里的使用寿命太主观
事实是:你在用竞技用车花鼓的“手感”润度标准来要求高级代步车
其实人家这车可以骑几千公里不加润滑油的


  嗯,这个是有点主观,但并没有以竞技骑行的标准来衡量,而只是以顺畅舒适骑行的标准,那只是个大概的情况,不是绝对的说一旦跑到3K公里后轮子就突然不能转了,只是转得顺不顺而已,如果能忍受,那也可以继续骑下去。。。咱骑车还是为图个开心、图个心情愉悦,既然选了两三千块钱的车而非超市里的菜车,就说明对性能多少还是有些要求的,大体应当与整车的价格、档次、应有的性能水平相称、保持相对平衡。

  过去有人穿草鞋步行一万多公里,也有人骑28大杠自行车闯西藏,说明草鞋也能远行、菜车也能进藏,尽管如此,现在却没人愿意去这么做了,人们对于消费品的标准、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在逐步提高,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
作者: ericcantone    时间: 2007-12-28 23:25
sp16
要是能去掉土除和货架
换成x7的指拨,那就完美了。
买来真的不需要怎么改了
[oo]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9 00:21
  我倒宁愿用泥除、货架去换一付象样点的脚踏,譬如MKS快拆脚踏之类。。。对原配的塑胶折叠脚踏不抱什么希望。
作者: wtaochina    时间: 2007-12-29 08:09
好多零件都很垃圾,如脚踏,牙盘,中轴,还有链条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29 15:56
原帖由 wtaochina 于 2007-12-29 08:09 发表
好多零件都很垃圾,如脚踏,牙盘,中轴,还有链条


  塑胶折叠脚踏应该换换,而牙盘、中轴、链条都已属够用,零件之间匹配状况还不错。。。想用好零件还不简单,但是要花更多钱滴!
作者: samuelgl    时间: 2007-12-30 01:08
标题: 3kkm
感谢张老师的耐心详细回复。

看来张老师是用比较高的境界去评估的吧。
看回帖,我的理解是,到了3kkm并没有说转不动了。
而是张老师和他朋友都明显感觉到了某种瑕疵吧。
再按我的简单理解就是,某种意义上的 不够润?
而这种不够润,对于我这样的小菜菜是感觉不到的。

我的状况是,市区代步,上下班来回13km,avs只有11、12的样子,1年多点,5Kkm,没有任何维护保养。


btw, to ironmann,
竞技用车花鼓的“手感”润度标准
能否通俗的解说一下?谢谢。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30 01:58
回复楼上的:
  “手感”是一种比较模糊的概念,“润”与“不润”也是相对而言的。通常对于花鼓工作状况的体验,是基于其实际滑行性能的表现(这也是“自行”车的字面含义)。譬如说新车时在平路上轻轻一蹬能滑行挺远距离,到后来明显感觉到滑行距离缩短了,这时候除了检查胎压外,其它主要就看花鼓是不是有了阻涩、不畅现象了。。。
  空转也是一种测试法:手握持轮子悬空,拨动轮子让它快速转动起来,在良好状态下时应当是轻柔、顺畅、无明显震动感。如果感觉到花鼓在转动时有明显的震动感、颗粒感,以及空转时间明显缩短或有阻涩感,则说明其中有了问题,譬如锈蚀现象、过度磨损、缺少润滑等等,需要进行保养维护、换油、或者更换其中的磨损组件。

  SP8原配的后花鼓为散珠结构,这种花鼓是由鼓体、滚珠、珠铛、珠碗等部件组合而成,对于各部件的品质和精度有相当要求,并且要求精确装配、特别是细致地处理配合的间隙。。。既不能偏大、也不能太小。入门级滚珠花鼓在细节零件的精度、材料硬度各方面表现一般,同等强度下的耐用性也远低于高档滚珠花鼓,当使用一定里程后,由于磨损的原因,花鼓的转动顺畅度逐渐受影响,这种顺畅度影响,起初是呈线性地衰减,到了后期则呈加速衰减,实际的表现就是越骑越不顺、越骑感觉越累了。。。说白了也挺简单的。至于到怎样的程度才不好用,各人的敏感度、要求程度都不同,如此说来,这三千公里寿命的确是个比较主观化的概念,也许能用到五千公里、七千公里也未可知。

  目前自行车的花鼓大体上有两种类型:滚珠花鼓、培林花鼓。
  高级的滚珠花鼓性能很出色,耐用性也相当好,而低端的滚珠花鼓性能则一般。滚珠花鼓在可修复性方面不如培林花鼓,其中的滚珠、珠档那些东西基本配不到合适的新件,在正常使用里程内,可作定期清洁、换油等保养,而等到内部组件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只好将整只花鼓报废扔掉。
  另一种是培林结构的花鼓,结构比较简单,是在鼓体内嵌入几只培林总成,当经过一定使用后发现不畅时,可直接购买新的培林换上,以使花鼓的性能得到基本复原。如久玉等品牌的很多培林花鼓,都是使用标准工业规格的培林,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价格也不贵。。。这是许多车友们比较偏爱培林花鼓的主要原因。

[ 本帖最后由 zhangt71 于 2007-12-31 00:24 编辑 ]
作者: HXK2002    时间: 2007-12-30 08:19
不知道能否看出 后方花鼓 是久愈的哪个型号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30 11:30
  久玉的培林花鼓,我用了几年都没搞清楚怎样分辨型号,感觉比较乱,不过这个品牌的花鼓总体来说稳定性一直不错,口碑良好,很少有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算不上顶级品牌,性能上也不是顶级,价格适中、性能良好、好用耐用倒是真的。
  SP16上的久玉培林后花鼓,从外型看,似乎比较象是2培林式,但只有拆开才能确认。
作者: samuelgl    时间: 2007-12-30 12:53
标题: Thanks Again and Happy New Year
再次感谢张老师的耐心解答。
起初让您说的我怕怕的。现在看来也就这个样子了。等报废的时候,小弟再向您老汇报。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经历了更润的,才能晓得现在的不润。还需要更加用心的去体会 润 了
作者: ericcantone    时间: 2007-12-30 14:30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经历了更润的,才能晓得现在的不润。还需要更加用心的去体会 润 了

说的好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7-12-30 22:19
原帖由 samuelgl 于 2007-12-30 12:53 发表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经历了更润的,才能晓得现在的不润。还需要更加用心的去体会 润 了


  不无道理。。。
  记得大约在五年前,尚未真正接触运动自行车,有一次逛到车店,看到一辆标价一千多块钱的山地车,车上的零件都那么精致,当时仰慕之情难以言表;后来见到一款半套SORA套件的捷安特公路车,就觉得那就是我的终极目标,一旦拥有别无所求!后来逐渐更多地骑行使用、更多地了解,回头看去时才发现,从前的终极目标居然才仅仅是入门级,世界那么大,还有那么多更高级更好用的东西。。。。这时候才真正理解“一览众山小”的含义。
作者: 疯平    时间: 2008-1-2 09:16
[kiss] [kiss] [kiss]
作者: 岩石    时间: 2008-1-2 16:17
[kiss] 又学习了
作者: 杨二车娜姆    时间: 2008-1-2 16:18
[jhl] [jhl] [jhl]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8-1-7 00:56
  还是忍不住,拆了原配的SKS泥除。本以为是铝合金的,拆下仔细看材质才发现是塑料,不过做工确实很精致,重量够轻。。。。即便如此,七颗固定螺丝也还有点份量,整付泥除连同螺丝在内,总重量约为300克--成功减重300克,花费零元,哈哈。。。这付泥除得好好收起,今后没准啥时候会用这辆车作通勤,那还得装回去。目前暂作周末骑游,可以不用。

  另外,截短头管之后,原配刹车、变速线管都嫌太长,有些累赘,于是也逐一截去约8cm,折腾一小会儿终于完成。

  拆去泥除,再截短线管后,整车看上去更多了几分运动感!想来泥除对于高速骑行应该会多些风阻,如此拆掉泥除后也许能跑得更加轻松--至少心理上感觉如此呵呵。。。。

  车胎,好象可以再细一些的,譬如马拉松的20-1.35胎。。。那款车胎很久没见到了。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8-1-7 01:19
  后叉之间固定泥除的短横梁上,裸露的小孔容易被后轮甩水进去,既然是钢架么,还是保护一下比较好吧。。。剪了一小块反光贴纸封上!

aaa.jpg (44.5 KB, 下载次数: 49)

aaa.jpg

作者: 条侯    时间: 2008-1-9 18:23
评测很详细.sp16为长途多了个选择.
作者: nicksing    时间: 2008-1-10 00:22
厉害厉害,这贴得常看,指不准张老师什么时候就更新了。

我车上也有那挡泥板,原先一直以为是铝的,后来摸了摸,怎么没有车架那么凉手?这才发现是塑料的,不过做的是真好,怎么看都觉得是铝的。

300克这个重量太让我开心了,我的车光更换头管脚踏,去除后货架和挡泥板就能减重2000克左右,成功搞定11.5~哈哈哈,不错不错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8-1-10 01:52
  还想看?那就再补充几句:

  晚上在家琢磨车子,忽然发现V刹臂偏向一侧的,但轮子却是居中的。再仔细看,原来是左右V刹胶底座的垫片安装有问题--左右两边装配不对称,导致了一长一短,这工厂的装配工艺真是。。。[5555] 虽不影响性能,但看去很不舒服,立马将刹胶重新调整安装,解决。

  前后两只轮圈再次调校了一遍,辐条略作收紧。。。。骑行中感觉前刹制动时有轻微的松紧力度不均现象,下次还要重新检查调试。

[ 本帖最后由 zhangt71 于 2008-1-10 01:55 编辑 ]
作者: ericcantone    时间: 2008-1-10 02:02
我理解sp16双片牙盘系统的出现,对于在sp8基础上改造成平把公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配合52-39的公路牙盘和12-23t公路飞轮,
就能性能上提供和公路车一样的,非常细腻的齿比变化
6.7 6.2 5.7 5.4 5 4.7 4.2 3.8 3.5 3.2 2.8 2.6[luguo]

再来对比一下sp8的原配齿比
7.5 6.8 5.9 5.1 4.5 3.9 3.4 2.9 2.4

[ 本帖最后由 ericcantone 于 2008-1-10 02:05 编辑 ]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8-1-10 02:16
原帖由 ericcantone 于 2008-1-10 02:02 发表
我理解sp16双片牙盘系统的出现,对于在sp8基础上改造成平把公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配合52-39的公路牙盘和12-23t公路飞轮,
就能性能上提供和公路车一样的,非常细腻的齿比变化
6.7 6.2 5.7 5.4 5 4.7 4 ...


这个思路我也考虑过,甚至有念头想将它改装成弯把小轮公路车,但仍对车架、头管的刚性和强度不太放心。
作者: ericcantone    时间: 2008-1-10 02:28
张老师,今天我研究了一天的sp16的改装配置
您看看是不是合适
4500一体牙盘 52-39t
12-23t 公路飞轮
5600短腿后拨
5600前拨
x.0碳纤的左右手转把
再加上我现在用的pz碳杆和公路坐垫

如果收得到jp8的短一体头管,那就再换一根全碳的燕把
没有的话就原配的先用着。

麻烦张老师帮我看看
[xx]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8-1-10 08:32
  上面这个配置不低了,不过有几个问题要注意一下:

  一、4500一体式牙盘,其中轴规格是否合用。公路型中轴通常规格比较短,而小轮折叠车很多是使用山地型规格的中轴。以前05款SP8使用113.5规格,后来好象有变化,不管怎样,最好先确认这一点--与SP16原配中轴对比一下。

  二、后拨与转把不匹配。5600是SHIMANO制式后拨、行程为1:2;X.0为SRAM制式转把、行程为1:1--这两者之间似乎不兼容。
作者: nicksing    时间: 2008-1-10 09:57
4500的牙盘北京有车友换上,应该是没问题,我之后也准备上这个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8-1-10 10:43
  4500一体式牙盘,装是肯定能装上的,之所以提出中轴长度规格问题,意思是要注意安装之后两只盘片与后飞的直线对应关系--要充分考虑到链条斜度问题,这是确保传动系统顺畅的重要前提。。。“能用”不一定代表“好用”。

  具体的我还没作过实际测试,只从理论上提出这个规格兼容性问题的存在,究竟有无影响、影响有多大,最好先看看用过的人如何反应和评价。
作者: nicksing    时间: 2008-1-10 20:06
MS 北京小哈用的还不错,就是我说AVS40的那个。。
作者: wtaochina    时间: 2008-1-10 20:09
北京小哈?厉害,就是他用sp8玩冲山的,具体看折叠走天下网站。
作者: 小杭    时间: 2008-1-10 23:06
厉害的物件~~~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8-1-11 01:48
标题: 夜骑
  据天气预报,自明天起将有大范围的持续雨雪天气,这个骑车就别想了。。。于是晚上参加本地车友夜骑活动,先过把瘾再说。好久没参加车友的集体骑行活动,不知是否又出现牛人,骑鸟车担心会跟不上,手上四辆车里面,能跑点速度的大概也就SP16了,还是让它出台。



  到集合地一看,今晚还真来了不少车友,大多数是骑山地,另有三辆公路、两辆折叠。夜骑路线仍是前两周刚跑过两趟的徽州大道,从起点到终点约12公里多。上路后逐渐有人开始提速,只管跟住。。。果不出意料,没多久就有人开始狂飙,以两辆公路车为首,速度最快时拉到了47码、上坡速度也超出30码--跟吧!只管跟住为首的两辆公路车一起跑,中途曾尝试上前领骑,但没几分钟就退下来了--超过35码后体力消耗严重,风阻也大,SP16显然不可能比公路车更占上风,于是仍旧还是退下来跟骑。最后第一集团四辆车先达终点:两辆公路车、SP16、一辆山地车。12多公里跑下来,平均速度是34还是35点几忘记了,自己码表出发时忘记清零,看的公路车码表记录。这比起一个人独骑还是要快不少的。

  在终点处合影:


  SP8(SP16)与公路车编队同行也还是OK的,领骑虽然不利,跟骑还不至于拖后腿--在体能相当的前提下。

  OVER,爽也爽过了,往后的一两个礼拜老老实实在家擦车吧,如果雪天天晴,或许可以蹬山地车出去爬爬山。
作者: sasliu999999    时间: 2008-1-11 08:50
学习!!!
作者: nicksing    时间: 2008-1-11 11:44
张老师。。猛! AVS35.。。速度野兽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8-1-11 12:44
  那速度是靠跟骑的,不算数。。。关键是要跟紧了,不管前面车手将速度拉多快都一定跟上(其实再快也快不到哪里去,顶多不过四、五十码,当你感觉比较辛苦的时候,前面的车手更不轻松,都是普通的人肉发动机么呵呵),总之千万不能松劲,一旦跟丢了就再也追不回来了。
作者: nicksing    时间: 2008-1-11 17:29
嗯,跟车是得跟紧了,上周我们几个车友一起编队,第三位朋友因为上坡落下了一点,我最后,一看不行,我上第三个吧,结果那朋友一放松,直接掉队了。

我的骑姿很高,编队对我的好处还真不多,可吃力了。我带队的时候后面开心至死。。 气死我了[dead]
作者: zhangt71    时间: 2008-1-12 00:12
  哈哈。。。。偶最喜欢跟在“骑姿很高”的人后面避风,感觉几乎不怎么 发力,双脚自然地带动脚踏转圈、推动车轮前进,那个舒坦啊!
作者: nicksing    时间: 2008-1-12 09:56
原帖由 zhangt71 于 2008-1-12 00:12 发表
  哈哈。。。。偶最喜欢跟在“骑姿很高”的人后面避风,感觉几乎不怎么 发力,双脚自然地带动脚踏转圈、推动车轮前进,那个舒坦啊!


你们这类人。。杀千刀的。。。[dead]  我领骑的时候成了他们休息的时候,他们领骑的时候我还得继续奔。。我容易嘛我[dead]
作者: 奶油花生酱    时间: 2008-1-12 10:22
详细的么~~~~~~~~~~
作者: 牙签焦尼    时间: 2008-1-14 10:22
颜色好喜欢,很刺激
作者: 朱队长    时间: 2008-1-14 11:11
送一条广告语给大行:
SP16 大 行 其 道

[ 本帖最后由 朱队长 于 2008-1-14 11:12 编辑 ]
作者: 朱队长    时间: 2008-1-14 11:32
我对SP16也进行了整理:
1、头管锯短4CM,头管套里面塞一块1CM厚的橡皮块;
2、拆掉前叉上端的反光塑件,固定泥板的螺丝换短一点的;
3、线管全部剪短约7CM左右,横把角度适当调整;
4、轮圈钢丝微调,基本上是收紧一点;
5、拆掉后书包架(跑长途时可以再装回去的);
6、换上自锁山地脚瞪;
7、拆掉撑脚杆;
8、装上水壶架。




欢迎光临 骑行网 HZBIKE (http://hzbik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