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斯宅---千柱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10 1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斯宅的“千柱屋”
斯宅在诸暨东南,我们从杭州骑车到那里,120公里路化了大约7个小时。一路上平坦宽阔的马路连绵延伸,两边的景色宜人。特别是过了“陈蔡水库”后的10公里路程,风景十分优美,循着一条跌宕蹦跳的山溪,一幅山林村野、田园风光的长卷渐渐展现在眼前。到“千柱屋”这天是星期六,过了诸暨后的公路上有很多到斯宅乡的中巴车,以为游人很多,其实不然。村子里显得有点冷清,依山傍水的村落,沉浸在安祥静谧之中。
“千柱屋”已经很旧,一付铅华洗尽的样子。它既不像南浔那些达官贵人的官宅,也不像徽州富商的豪宅,而是大户人家的老房子。它门是门窗是窗,黑的瓦、灰的墙,翘着的马头墙高低错落。门口没有华丽的石狮子,宅内也没有精巧的花园。但也不乏精美的砖雕石刻、做工精细的门窗花格。就像一张老照片,虽然隐隐泛着黄,却仍显现出当年的婉丽。
“千柱屋”实际上叫斯盛屋,因其门额上携有“于斯为盛”而得名,寓有斯氏昌盛之意。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南朝北,占地面积6850平方米,由于建筑宏大,俗称“千柱屋”,是巨富斯元儒及儿子的住宅。古居以主轴线为中心,中间的天井和厅、堂为公用,两边计有8个四合院分别住儿子家人。现在居住的主要是斯元儒的后代,也有部分居民是土改时分房的贫下中农。
在大门口我们幸运地遇到了斯氏的后代斯国才,他十分热情好客,带领我们在宅内兜来转去,在他的讲解下,我们才了解了“千柱屋”的精髓所在。整个建筑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者为大家庭和睦相处而刻意营造的氛围,因此宅内前后的房屋、左右的厢楼纵横交织、相对而立,并以廊轩互为贯通,方便家人的交流。房屋的装饰主要运用精湛的木雕,间以砖雕、石雕为点缀,实际上类似于现代的装修。木雕的题材十分广泛、寓意深刻,如大厅的每一扇门上都刻着一个戏文或传说的故事。作为窗子的石雕形状各不相同,有圆形的、方形的,也有外方内圆的,各具特色。特别是一幅百马图的砖雕,每一匹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随着斯国才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一件件看似平淡的物件,顿时鲜活、生动起来。在一张可以转动桌面的圆桌前,我们知道了200多年前的先人们已经在用转动的圆台面了。
出了“千柱屋”的后门,沿一条小径拾级而上,就到了笔峰书屋,早年是斯家孩子读书的地方。这里环境非常幽静、美丽,还有很多当地没有的名贵树木,如红豆杉、龙爪槐、紫薇、大叶冬青等,,经历了200多年,这些树都长得茁壮高大。由此可见,斯家先人十分重视教育,也非常注意环境的美化。
在吃了一餐地道的农家饭后,晚上我们就住在了“千柱屋”里。吃在农家、住在农家,本是我们这些“驴”行者的所爱,但真没想到还能住在这座古宅里,真是十分难得。月光透过木窗倾泄在地上,脱离了都市的喧嚣,躺在古宅里的床上,我用心灵、用肢体全身心地感受乡村的宁静,古宅的悠远。朦胧中,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跟妈妈到乡下走亲戚的情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6-2-10 1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6-2-10 17: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介绍,期待明天的骑行!</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6-2-14 19:14 | 只看该作者
<>引用:"朦胧中,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跟妈妈到乡下走亲戚的情景。"</P>
<>好!!!</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骑行网 HZBIKE  

GMT+8, 2024-12-12 03:15 , Processed in 0.05347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