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zhangt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折] SP8向前看--SP16简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1-30 21:2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4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SP16的后轴已经升级为久玉培林式花鼓,4培林或2培林尚未知,骑起来顺畅度不错。。。前轴采用的K标超轻培林花鼓,小巧轻量并且润度出色,从构造看,也许在强度上比久玉轴会略有不及。。。个人感觉,这两项都可算令人满意了。

      说到折叠后拎车提携,这一点,DAHON的各款折叠车都不太方便、只适合于折叠收纳,拎车时还是鸟车那类更加顺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1-30 21:2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4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张草图,具体演示一下在单片牙盘、双片牙盘的不同配置下所产生的影响: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将原本由一片牙盘负责照顾全局飞轮的任务,分担到了两片牙盘上。两片牙盘各自分管一块地盘,并在中间地段稍有交叉。其好处就是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变速系统的齿速比范围,并在交叉地段产生细腻齿比变化,另一方面则减小了因链条过大斜度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1-30 21:2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5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马哥... 于 2007-12-25 12:47 发表
    SP16最大的改进就在于增加了速比,变速范围更大、更细腻,可以爬更长更陡的坡;同时也改善(甚至消除)了齿感!


    关于齿感问题,这里补充提一笔,这是SP8长期以来始终没解决的问题。
    SP16的双片牙盘,显然从结构设计上有利于齿感问题的解决,使用与SP8同样级别零件配置,SP16在实际骑行中的齿感也确实有了相当程度的缓解,具体测试了这辆新车在各种合理状态下的齿比配合,仅在第7、8两片飞轮上仍有些齿感,但比起SP8的状态要好了很多,至少个人感觉是可以忍受的了,相信在完成新车磨合之后可以基本消除齿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1-30 21:2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日登山时,几位车友在一起研究这辆SP16,看到K标的轮圈,又想起04款HP8、JP8的单层仿小刀轮圈,外观上有些相像,当时入手那批车的大多因反复发生的内侧爆胎吃够苦头,几乎留下心理阴影了,都是那个单层仿小刀轮圈惹的祸。。。按惯例,每辆新车到手都要检查胎垫状况,今晚顺手拆下车胎察看究竟。补几个图:



      轮圈,确认为双层轮圈无疑,这个可以放心了;

      胎垫,原配为普通橡胶胎垫,但厚度还可以,按车胎标注的最高85PSI胎压应可承受,暂不更换;

      拆下飞轮,将套在后轴飞轮内侧的塑料护盘拆除。那东西本来是防止链条在变速过位时掉落到飞轮与辐条之间、起保护辐条的作用,但只要仔细调整好后拨链器上的限位螺丝,这种现象不可能发生。。。累赘的东西,拆掉随手扔进垃圾桶。

      拆下飞轮后可见花鼓塔基,材料为钢质,强度可靠而重量不轻。而话说回来,假若花鼓塔基采用铝合金,则日驰飞轮的结构又不匹配,容易咬坏塔基,只有上XT及以上级别飞轮才合适,这也算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吧。。。烧无止境。

      曲柄,规格为170mm的常见标准,OK。。。我的所有各辆车均采用此规格曲柄,包括给儿子改的BT410也是这种规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1-30 21:2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oyu6600 于 2007-12-26 08:44 发表
    各位大哥们,可不可以分享SP16如何折迭方式及照片,谢谢


    折叠方面,SP16与SP8没有区别,一样的简单,特别是在截过头管后,头管上的两处快拆已没有存在的必要,折叠时根本不再需要拉出头管、转动把横,只要直接将头管翻下来折叠就能紧密地折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1-30 21:2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muelgl 于 2007-12-26 17:26 发表
    张老师您好,
    在10楼您说到

    之前的SP8后轴为滚珠结构的普通花鼓,顺畅度一般,调整保养得当的话,大概实际使用寿命为3000公里。滚珠花鼓未必就不如培林花鼓,但需要达到一定的档次级别,而且维护保养相对麻 ...

      是这样的,我具体说明一下:
      3千公里的使用寿命,是按照一般运动骑行的强度(不是很高、但也不太低,这个不太好形容),并且在正常保养维护下的使用下,能够维护顺畅的使用寿命而论。之前我的05款SP8后轴,新车时也不怎么顺,后来经过磨合、重新调整间隙、更换润滑脂,在3千公里以内的表现还算过得去,所以我当时的SP8一直并没有升级花鼓;3千公里之后,开始感觉到后轴有子明显阻涩感。后来本地另一位车友的SP8,也是在骑行3千公里左右时,后花鼓已不堪使用而升级为培林花鼓。。。这就是我说的3千公里寿命的来由。

      至于培林花鼓与滚珠花鼓,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高档的滚珠花鼓性能仍然相当出色,譬如喜玛偌XT、UT等以上级别的花鼓,都是滚珠结构花鼓,但是其性能上绝不次于通常的培林花鼓,同时价格上也不低于培林花鼓。但是滚珠花鼓在可修复性方面则不及总成培林式的花鼓,修补件也不易找到,往往一旦磨耗就等于整个花鼓报废,而培林花鼓在性能上虽不一定高于滚珠花鼓,但却可以通过更换培林而基本维持性能,这是很多车友偏爱培林花鼓的的原因之一。

      简单说:高级别的滚珠花鼓性能很不错、也很耐用,但是价格不便宜,而低端滚珠花鼓则只够凑合用用而已。培林花鼓并不一定比滚珠花鼓更加顺畅,但能够给使用者以更多的信心,并且基本不需维护调整--用坏了就更换培林,而且可以自己更换更加高档的培林而提升性能,就这么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1-30 21:2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ronmann 于 2007-12-27 16:59 发表

    这个3千公里的使用寿命太主观
    事实是:你在用竞技用车花鼓的“手感”润度标准来要求高级代步车
    其实人家这车可以骑几千公里不加润滑油的


      嗯,这个是有点主观,但并没有以竞技骑行的标准来衡量,而只是以顺畅舒适骑行的标准,那只是个大概的情况,不是绝对的说一旦跑到3K公里后轮子就突然不能转了,只是转得顺不顺而已,如果能忍受,那也可以继续骑下去。。。咱骑车还是为图个开心、图个心情愉悦,既然选了两三千块钱的车而非超市里的菜车,就说明对性能多少还是有些要求的,大体应当与整车的价格、档次、应有的性能水平相称、保持相对平衡。

      过去有人穿草鞋步行一万多公里,也有人骑28大杠自行车闯西藏,说明草鞋也能远行、菜车也能进藏,尽管如此,现在却没人愿意去这么做了,人们对于消费品的标准、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在逐步提高,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1-30 21:2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9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宁愿用泥除、货架去换一付象样点的脚踏,譬如MKS快拆脚踏之类。。。对原配的塑胶折叠脚踏不抱什么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1-30 21:2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9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taochina 于 2007-12-29 08:09 发表
    好多零件都很垃圾,如脚踏,牙盘,中轴,还有链条


      塑胶折叠脚踏应该换换,而牙盘、中轴、链条都已属够用,零件之间匹配状况还不错。。。想用好零件还不简单,但是要花更多钱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1-30 21:2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2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楼上的:
      “手感”是一种比较模糊的概念,“润”与“不润”也是相对而言的。通常对于花鼓工作状况的体验,是基于其实际滑行性能的表现(这也是“自行”车的字面含义)。譬如说新车时在平路上轻轻一蹬能滑行挺远距离,到后来明显感觉到滑行距离缩短了,这时候除了检查胎压外,其它主要就看花鼓是不是有了阻涩、不畅现象了。。。
      空转也是一种测试法:手握持轮子悬空,拨动轮子让它快速转动起来,在良好状态下时应当是轻柔、顺畅、无明显震动感。如果感觉到花鼓在转动时有明显的震动感、颗粒感,以及空转时间明显缩短或有阻涩感,则说明其中有了问题,譬如锈蚀现象、过度磨损、缺少润滑等等,需要进行保养维护、换油、或者更换其中的磨损组件。

      SP8原配的后花鼓为散珠结构,这种花鼓是由鼓体、滚珠、珠铛、珠碗等部件组合而成,对于各部件的品质和精度有相当要求,并且要求精确装配、特别是细致地处理配合的间隙。。。既不能偏大、也不能太小。入门级滚珠花鼓在细节零件的精度、材料硬度各方面表现一般,同等强度下的耐用性也远低于高档滚珠花鼓,当使用一定里程后,由于磨损的原因,花鼓的转动顺畅度逐渐受影响,这种顺畅度影响,起初是呈线性地衰减,到了后期则呈加速衰减,实际的表现就是越骑越不顺、越骑感觉越累了。。。说白了也挺简单的。至于到怎样的程度才不好用,各人的敏感度、要求程度都不同,如此说来,这三千公里寿命的确是个比较主观化的概念,也许能用到五千公里、七千公里也未可知。

      目前自行车的花鼓大体上有两种类型:滚珠花鼓、培林花鼓。
      高级的滚珠花鼓性能很出色,耐用性也相当好,而低端的滚珠花鼓性能则一般。滚珠花鼓在可修复性方面不如培林花鼓,其中的滚珠、珠档那些东西基本配不到合适的新件,在正常使用里程内,可作定期清洁、换油等保养,而等到内部组件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只好将整只花鼓报废扔掉。
      另一种是培林结构的花鼓,结构比较简单,是在鼓体内嵌入几只培林总成,当经过一定使用后发现不畅时,可直接购买新的培林换上,以使花鼓的性能得到基本复原。如久玉等品牌的很多培林花鼓,都是使用标准工业规格的培林,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价格也不贵。。。这是许多车友们比较偏爱培林花鼓的主要原因。

    [ 本帖最后由 zhangt71 于 2007-12-31 00: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1-30 21:2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久玉的培林花鼓,我用了几年都没搞清楚怎样分辨型号,感觉比较乱,不过这个品牌的花鼓总体来说稳定性一直不错,口碑良好,很少有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算不上顶级品牌,性能上也不是顶级,价格适中、性能良好、好用耐用倒是真的。
      SP16上的久玉培林后花鼓,从外型看,似乎比较象是2培林式,但只有拆开才能确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1-30 21:26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muelgl 于 2007-12-30 12:53 发表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经历了更润的,才能晓得现在的不润。还需要更加用心的去体会 润 了


      不无道理。。。
      记得大约在五年前,尚未真正接触运动自行车,有一次逛到车店,看到一辆标价一千多块钱的山地车,车上的零件都那么精致,当时仰慕之情难以言表;后来见到一款半套SORA套件的捷安特公路车,就觉得那就是我的终极目标,一旦拥有别无所求!后来逐渐更多地骑行使用、更多地了解,回头看去时才发现,从前的终极目标居然才仅仅是入门级,世界那么大,还有那么多更高级更好用的东西。。。。这时候才真正理解“一览众山小”的含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骑行网 HZBIKE  

    GMT+8, 2024-6-8 08:46 , Processed in 0.02954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