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土木工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年古堡、土楼游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2-18 1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2-21 10:13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122
    发表于 2009-2-18 17:55 | 只看该作者
    老杜要加油了,你的黔、滇、桂也还没写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0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4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09:43 | 只看该作者
     振 成 楼--土楼王子


      永定客家土楼中,许多土楼是按八卦图设计的,中华传统文化铬印深深地铭刻其中。而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振成楼。
     
       振成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前门是“巽卦”,而后门为“乾卦”。外楼圈4层,每层48间,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个单元。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殃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方,开启起来,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盗贼入屋,卦门一关,即可瓮中抓活鳖。祖堂似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圈成一个内圈,二层廊道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是从上海运到此楼嵌制的。大厅及门楣上有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里堂观型"、"义声载道"等题字。楼内还有永久性楹联及题词二十余幅,充分展示了土楼文化的内涵。

      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落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永定人为什么要循八卦建造土楼?究其历史根源:首先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受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极深,而八卦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所以在建造居住的楼房时,加以运用,是情理之中。其次,经过数代的播迁,为求生存,他们面对着自然与社会中种种困难,而八卦自古以来,便被人们用以排兵布阵,抵御敌人。从安全角度出发,在设计、建造土楼时运用八卦,对于睿智的客家人来说,便不足为奇了。
    摘自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5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0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2-21 10:13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126
    发表于 2009-2-25 10:48 | 只看该作者
    老杜在吊胃口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10:45 | 只看该作者
    圆楼之宝——二宜楼  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二宜楼,是第一座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圆楼,是福建土楼的优秀代表作,曾被台湾《联合报》和《汉声》杂志称之为“圆楼之宝”。
      二宜楼楼门朝西,门额石匾镌刻着各40厘米见方的“二宜楼”三字,近赵体而无柔媚之态,类瘦金体又稍逊劲拔,自成一格。“二宜”两字,寓有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内宜外、宜兄宜弟、宜子宜孙、宜文宜武之意。此匾已收入《中华名匾》一书中。
      二宜楼依山傍水,楼背后层峦叠嶂,近处山丘绵延逶迤,宛如蜈蚣缓缓爬行;山前地势平缓开阔,两条清澈的小溪于楼前交汇后直奔西南而去,小桥、楼阁、翠竹、村舍点缀其间,风光秀丽,青山绿水与大楼黄墙黑瓦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故称“宜山宜水”。
      二宜楼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70年),开基祖为蒋仕熊。他在家中排行第二,膂力超人,开荒种田是能手,在安溪、漳平等处开垦荒田几百亩,聚攒了些财富。后娶妻生子,便想为子孙后代建立万代基业。他请了一位勘舆家为他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不惜巨资,经营了12年才建成这座大楼。楼的平面直径为73.4米,外环楼高四层,内环一层,它均匀、平等地分成12个单元,除门、厅、梯道而外共192间。
      二宜楼如今保存完好,仍为蒋氏聚族而居,住有36户220多人。其空间结构相当合理,内环平屋为“透天厝”,设厨房、餐室与客厅,一至三层为卧室、仓库,四层为自家祖堂,各有楼梯上下。大楼中心是公共场所的大内院,占地600平方米,只设2口水井,竖立着许多2米多高的石柱,可晾晒衣服和农作物。它兼有内通廊式和单元式两种圆楼的优点,抗风抗震,冬暖夏凉,公私兼顾,安稳舒适,故谓“宜家宜室”。
      楼内居民门内是自家天地,户外是家庭世界,楼外是绿色的田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确是“宜内宜外”。
    二宜楼在建筑格局上的“一统世界无贵贱,平分空间无大小”,非常有利于家族内部团结,发挥其凝聚、团结、制约和导向功能,说它“宜兄宜弟”、“宜子宜孙”倒也妥贴。
      二宜楼外环楼通高18米,一至三层不开窗,四层只开小窗洞,且密布枪眼,底墙厚2.5米。圆拱形大门用花岗岩条石砌筑,设两重门板,内层铆上铁板,门后有双闩,门顶有泄水漏沙装置,可防火攻。四层楼上在泥墙与板壁之间有全楼贯通的“隐通廊”,还有小门与各户相通。在总体设计上十分科学。祖堂设在中轴线尽端的重要位置,梁柱精制,彩绘生辉,华中见朴,繁简有度,说它是“宜文宜武”一点也不夸张。
    ?
      
     搞自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8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1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1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1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1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1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1-6-16 14:24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132
    发表于 2009-3-2 11:30 | 只看该作者
    这土楼够庞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骑行网 HZBIKE  

    GMT+8, 2024-6-11 01:18 , Processed in 0.0282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