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这么一些小人物,他(她)们辛勤劳动,默默奉献,默默地为我们发光发热,他(她)们从来都没有向我们索取点什么。他(她)们在的时候,我们往往为认为这一切都是自然的,正常的,往往毫不察觉,当他(她)们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这一切是那么的可贵。 |
朱队知道的很多,顶了。 可能是由于地理的原因,大家对吴老先生的人生没有点评。但是我想,在解放前的上海教育界已经生活﹑执教了12年的吴女士,她拥有优秀女人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年轻美貌,气质高雅,受过良好教育,有着大户人家的高贵血统,十足的一位大家闺秀,千金小姐。如果选择定住上海,她的事业、生活、婚姻肯定会有良好的发展,应该可以进入上游社会。接到家兄来信后,她一定是经过一番思考,最终放弃了在大上海生活﹑工作的机遇,选择了故乡。 想当年,一位穿旗袍、打洋伞、很时髦、很漂亮的进步女教师从繁华开放的大上海回到封闭落后的乡下,犹如天使下落凡间,在当地,一定是条爆炸式的新闻。但这样的选择,也注定了她“高处不胜寒”,从富贵走向贫寒,从高贵走向平民的命运。 |
本帖最后由 海潇藏 于 2011-9-18 16:54 编辑 报载:‘吴家大院随着清朝末期国运的衰退逐渐败落,但是吴家的后人们却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出色的事业。吴老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吴老先生”是位女先生,名吴逸仙,一生致力于平凡的农村教育事业,终生未嫁。三年前,这位百岁世纪老人就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事迹,却被临城万三村的人一直传唱着。’作者注:吴老先生过世距今已有五年,大院内一位姓金妇女介绍说,她要称呼吴老先生为阿姑,吴老先生享年99岁。 ‘“临城万二、万三这一片,上了60岁的读过书的人,几乎都是吴老先生的学生。我在10岁左右读小学的时候,也是吴老先生教的,她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传奇。”吴家大院外的田地中,我们巧遇了正在种田的吴逸仙的学生倪阿能,他和我们回忆起吴逸仙的人生经历。 吴逸仙出身于1906年,家里哥妹四个,她排行老幺。是当时舟山为数不多能接受先进教育的女性之一。年少时,为表达对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字逸仙)进步思想的追求,她改名吴逸仙。 小学毕业以后,吴逸仙上了一年县中,由于兵荒马乱,学校停办,吴逸仙被迫辍学,经人介绍到上海教书。从此开始了她近30年的执教生涯。 在上海滩,吴逸仙辗转在不同的学校执教,一晃12年过去了。一天,吴逸仙收到了家乡的哥哥寄来的信,大意是母亲病重,吴家老屋也无人看守,希望她能回舟山延续吴家的家业。无奈,吴逸仙收起教鞭,回到阔别多年的吴家大院。”...... ‘“思想进步的吴逸仙并没有在小村子里消极颓废,她的选择让她在吴家大院开始了人生中最精彩的篇章。 吴逸仙看到当时临城农村的孩子因为穷读不起书,又执起了教鞭。没有校舍,就在自己的吴家大院里办学,她把家里的正堂和东厢的东西搬出去,叫来木匠,制作了教具。没有经费,她就托外地亲戚朋友募捐,又千方百计想办法买来书本,自编教材。 吴逸仙办学招生的消息一发布,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纷纷前来报名,第一期收了40位学生。吴逸仙办学校不向学生收钱,只收每个学生每学期1斗米(相当于7.5公斤),用于教学用具、课本费用和自己吃饭之所需。 就这样,吴逸仙将自己的青春和知识转化为甘霖雨露,在舟山的落后农村中撒播着希望的种子,一批批学生在这里启蒙,从这小小的乡村学堂逐渐走向社会。这让我不由想到,现在一些落后地区的农村教师,他们的隐忍和伟大。而吴逸仙这一兴建学堂的举动是在解放前,一个个头不到1米60的弱小女性,是靠着一种怎样的精神和魄力实践着这个平凡的壮举,不由让人心生敬佩。 今年67岁的虞和龙也曾是吴逸仙的学生,在他的印象中,吴逸仙生性活泼,身兼多课,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地理、体育样样精通。眼睛大而有神,略带威严,学生们都有些敬畏她。 ......乡亲们都尊称她“吴老先生”,这个称呼从此一直伴随着她。”’ |
GMT+8, 2024-11-26 20:20 , Processed in 0.02607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