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 ☀小黑出品☀ 改装高挡次山地车 ----转自自行车之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0-13 08:45
  • 签到天数: 458 天

    [LV.9]以坛为家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3 1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动手改装心爱的山地车,会有很多选择, 首先要考的是你要改装的山地车,应该属于那一种类型。在此介绍的是国外的山地车爱好者是如何自已改装山地车,如何选择配件,这些山地车价格昂贵,配件也很贵,因此只供改装山地车爱好者们参考国外目前的水平。在此介绍的几款型 号的各种类型的车子,分析各部位的技能,供自装山地车爱好者参考。
    山地车类型大约可以分为如下的四大类型。

    一、Racing(比赛)用DH系列  用在比赛上,因此这种车很贵,例如,DH系列的GT DHi整车价格约US$5,000.-。
    二、Racing(比赛)XC系列,XC系列的Cannodale 约US$5,150.-。
    三、Trail爬坡系列:Trail爬坡系列任何地方都可以用,使用范围很广。山地、街骑、上下坡都OK。也可用于上学上班。捷安特在国外出售的高挡车AC-1价格约US$2,400.-。
    四、Trail速降系列:Trail速降系列虽然不适用于正式比赛,但是可以享受到速降的乐趣。美国的马别古ML-7价格US$4,000.-。

     
    Trail爬坡系列 

       山地车的诞生,是实现「自由自在地在山地中骑行」。和这个原始想法最接近的车子是Trail爬坡系列 。它是所有山地车的原点,也是利用范围最广泛的领域,各种车子价格相差极大。从这个领域派生出XC、DH等竞技用山地车。
       Trail爬坡系列用的车架形状,多数是普通的三角形状为主流。但是近来出现许多付有后避震的车架、在BB及链环周边呈独特形状的车架。车架的素材以铝为主流,但也有利用铬钼钢独特的柔软骑感的车子。有的是车架用铝管,swing arm用碳纤的各种素材的组合。这个领域的自行车,有各种类型的车子,如前后有避震器的车子,或者为了比赛获胜为目的车子等,总地来说,车子应该是实现轻快的骑行。 虽然使用的是专业选手所用的高档零件,但是车架的素材、构造不同,其效果是达不到目的的。
        山地车装备的第一建议是:straight bar + bar end 这个组合是重视爬坡。乘骑姿势稍向前倾斜,但是遇到的陡的斜坡时,将发挥其效果。站立姿势时能够实现边拉握把的用力脚蹬。爬坡要靠乘骑者的脚力,装上bar end疲累度就大不一样了。
        第二建议是:另准备一套wheel + tire。一套是适合于Trail爬坡的2.1英寸左右的肽;另一套是适合于街骑的1.4~1.7英寸左右的肽。有了两套wheel + tire,可以享受假日在山上的骑行,也可以用它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
       换车轮比换车胎省时间省工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用极粗的轮胎时,后链条平管的关系有时装不上去,另外应考虑到车架的刚性建立在轻量化和均衡上。下坡用的特殊配件为了安全最好不要装。
       不是为了"酷"的车子,而是想真正享受山地车的乐趣,不一定装上高挡次的配件,明确自已的目的,然后选择配件是明智的方法。

    ●REAR SUSPENTION
    付有REAR SUSPENTION的以气压式为主流。比起hard tail行动范围宽。调整的乐趣也增加。
    ●HANDLEBAR&STEM
    车把力的突出部位尺寸约70~120mm,目的是确保视野。握把不是直线型,一般采用riser bar。
    ●BRAKE
    最近的型号主要采用盘刹。价格800~900美元/台的车子一般的都装上盘刹。
    ●HARDTAIL(没有装避震器)
    要体验操作自行车的乐趣,就要使用没有装避震器的车架才能体会。选择这种车架兴趣大过性能。另外是价格。
    ●FRONT FORK
    冲程约80mm。能适应于各种型号的车子。应用范围宽。
    ●TIRE
    选择车胎的尺寸1.8~2.1,所选择的尺寸的范围宽,原因是除了TTrail除外,还要考虑到街骑。
    ●BRAKE
    V刹和盘刹那一个好,现在各有各的说法。当前的潮流是XC用V刹,DH用盘刹。
    ●POSITION
    该车子所考虑的乘骑姿势是自然地乘骑。重点不是放在骑得快、骑得运。要适服地乘骑。


    Trail下坡系列

       Trail下坡用山地车,车架较粗、各部位施有补强处理来提高刚性。为了实现稳定的骑行,装有后避震的车子较多,但是也有不少人没有装避震器,他们是重视自行车的操作性的一群。
        在这个领域,有一种人们喜爱的特技,是专门越过各种高低不平的凹凸地的技巧。这种特技不是享受「踩踏来骑行」的乐趣,而是「用自行车来玩」,像玩滑板般。
        假若以「用自行车来玩」为目的的话,自行车应该是骑起来「好玩」。那么必要充实下坡部分,最好的是可变式的车架。如ROCK SHOX的SID SL,MANITOU的BLACK ELITE100/120等,扭一下就可改变冲程的简便型。下降用长冲程,上坡用短冲程等,可以构思适合于自已的各种方法。
        现在已有气压式,或者弹簧式的后避震器,都具备lockout机构的型号。把「可变式的车架」和「lockout机构」结合起来的话,「玩车」的范围和乐趣就更好。
        这种车子踩蹬的必要性相对来说是次要的,因此前部的链环middle和inner两张就足够。用chain guide来代替outer的话,操作粗暴时不必担心障碍物或者摔倒,可以随心随意操作自行车。
        不但是装上各种机能的配件,还可以喷上自已喜欢的色彩,把所有的配件擦得亮光光。过大的鞍座及粗大的轮胎组合,将会带来充满「壮、酷」的外观姿态。自已的爱车有极强烈的外观,将会增加你的拥有欲。
        假若想真正享受自行车操作乐趣的改装,那是在无避震的车子上装备rigid fork。这种改装的车子不适合在荒野的非公路上骑行,但是改装后车子变得强劲,可以在弯道骑行等的场面,享受迅速而敏捷的动作。地面状况变化的信息,直接传递到身体,这又增加了操作自行车的乐趣。
        希望Trail下坡运动爱好者们,改装出独特的适合于自已的Trail下坡用山地车。
          
    FRONT FORK
    冲程约100~125mm。近来简易可变型受欢迎。damping有气压式及线圈式。
       
    BRAKE
    重视下坡机能的型号,采用盘刹较多。前后为6英寸的rotor的话效果不错。
    ●SEAT
    非比赛用车,因此个人的喜爱优先于机能。厚而宽的类型较多。
    ●TIRE
    选择车胎的尺寸2.1英寸左右,过于粗的话,上坡时很辛苦。但是有的型号只重视款式多样化,采用极粗的车胎。
    ●HARD TAIL(没有装避震器)
    虽然稳定性受影响,能够体会操作自行车的乐趣。
    ●POSITION
    乘骑时负荷向前后移动的次数会增加,乘骑姿势应该留有余地。握把采用宽的较多。


       比 赛 用 X C 系 列

        比赛用xc系列采用最高挡次的配件。另外,装备时考虑到上下坡,因此只要改变向前倾斜的姿势,在街骑或者Trail时使用也合适的。另外高刚性而重量轻,因此长时间骑行也不会感觉到累。
        比赛用xc系列的改装用配件的选择,应该重点放在踩蹬,如减轻脚周边的重量等。不单考虑配件的重量,应该在比赛当中体验实际的能力。「轻」但是「容易坏」就没有意思了。应该使用可靠厂家的制品。这个领域可以说,你越讲究越无法自拔,这也许是xc选手的宿命。
    ●WHEEL & TIRE
    选择车胎的尺寸为1.6~2.0英寸左右。
    ●FRONT FORK
    冲程量约60~80mm。假若比这个数据以上时,举动变大,影响踩。建议采用有益于减轻重量的气压式。
    ●HARD TAIL(没有装避震器)
    有些骑手不喜欢装上后避震时增加重量。有些专业选手根据比赛线路的情况,分别使用没有装避震器的车子,以及装有避震器的车子。
    ●REAR SUSPENTION
    付有REAR SUSPENTION的冲程量约3英寸。和采用FRONT同样的理由,采用气压式。备有LOCK OUT机构。
    ●BRAKE
    刹车前后都是V刹为主流。XC时能发挥STOPPING POWER。配件较少,减轻重量。


    比 赛 用 D H 系 列

        这种车子在非公路上速降,因此各厂家都重视强度。由于这种竞技的特性,厂家不会对这种车子考虑到在平地上的骑行,以及一般的斜面上的骑行。使用在这个领域的车子采用最高挡次的配件, 自行车的机能很好,因此骑行技巧要靠选手自已的能力。话虽然这么说,假若想改装的话,重点应该是探索下降时的机能,那就是「稳定而安全地下降」。
        关于车胎的选择,较好的是慢弹回性(slow rebound)车胎。这种车胎的特征是,当车胎凹进去时,车胎表面的块状纹变形的速度慢,弹回性也缓慢。抓地力好像被地面吸进去的感觉。专业选手对这种车胎的评价不错。这种车胎有TIOGA的DH PURO,MAKICISU的MOBUSTER,IRC的TAMASI DH等。
        最近的DH系列车子的平均速度都有上升的趋势。为了减轻骑手的疲倦,有些采用STEERING DANPER。
    前轮碰到障碍物时,STEERING DANPER能够抑制避震器无法控制的握把的振动,稳住乘骑姿势。这个配件最适合于那些在拐角处,不是用握把来控制,而是利用重心的移动使车子倾斜转弯的骑手。假若把减衰力的发生放至最低时,可以变成自由状态。根据路线的配置情况,可以分别使用。
    ●CHAIN DEVICE
    DH用的装备的SWING ARM的运转量大,上下摆动激烈,因此CHAIN DEVICE是必需品。前部基本上是SINGLE。
    ●TIRE&FRONT FORK
    车胎一般使用极大型如2.3~2.5英寸。AXLE的主流为20mm,FRONT FORK的冲程量为180~200mm。
    ●BRAKE
    刹车前后都使用油压盘刹。rotor径为8英寸为主流。
    ●HANDLEBAR & STEM
    考虑到腰下沉时的操作性,车把立较短如60mm左右。握把也较宽。
    ●REAR SUSPENTION
    REAR SUSPENTION的冲程量较高约6英寸以上。IG'的下沉量也多。线圈式的较能够使车子稳定操作。
    ●PEDAL
    SPD型较适合于骑手的激烈的动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2-3-24 02:32
  • 签到天数: 47 天

    [LV.5]常住居民I

    2
    发表于 2011-5-13 13:1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2-6-12 03:58
  • 签到天数: 18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3
    发表于 2011-5-13 13:31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1-5-13 17:39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1-11-7 08:38
  • 签到天数: 13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5
    发表于 2011-5-13 18:29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有点机翻的感觉....不过还是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12-5 21:19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6
    发表于 2011-5-13 18:34 | 只看该作者
    到 txt 里转一下,就不会这么乱七八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0-13 08:45
  • 签到天数: 458 天

    [LV.9]以坛为家II

    7
     楼主| 发表于 2011-5-13 18:57 | 只看该作者
    医生 发表于 2011-5-13 18:34
    到 txt 里转一下,就不会这么乱七八糟了

    复制到里面再复制出来?
    没弄过,下次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2-24 11:15
  • 签到天数: 17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8
    发表于 2011-8-21 16:13 | 只看该作者
    没图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8-30 16:13
  • 签到天数: 13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9
    发表于 2011-9-12 22:08 | 只看该作者
    好技术的  支持小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骑行网 HZBIKE  

    GMT+8, 2024-6-10 16:04 , Processed in 0.04214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