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cott Ransom 30评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9 1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Ransom身上,Scott想要造出一台长行程的车。它既要能征服最崎岖的下坡,也要能轻松地骑上山顶,而不需要依靠汽车,缆车等设备来把它运上去。

Scott的工程师们围绕着一个特殊的避震器,从零开始设计了Ransom的多连杆车架。而这个看起来像水下呼吸器的气筒的奇怪的小东西,就是Scott的Equalizer TC避震器。

简单说,Equalizer TC能够让你实时改变Ransom的性能。只需要将车把上的控制器轻轻地推一下,就可以让这台车的后悬挂行程从舒适的6.5寸变成硬朗的3.5寸。再推它一下,整个后避震就会完全锁死。

不同的调节同事也会改变整车的头管角度。从最小的66度开始,每一档能够将头管角度增大一度。这就像通过一个小小的拨杆就能让你拥有三台不同的车,并且实时切换一样。另外,还有一个小旋钮可以调节低速压缩阻尼。能够增加全行程以及半行程状态下的避震器硬度。

Ransom30 使用液压成型的铝件,以及6061抽管。整车是标准AM配置。包括Avid Juicy 5油碟(203mm前碟),Marzocchi 55ATA2前叉,带锁死和行程调节。以及太阳的SOS车圈。前花鼓是SCOTT的,后花鼓是DT Swiss的。

不得不承认,我第一眼看见Equalizer避震器的时候非常惊讶。与一般的气压避震器相比,Equalizer有如一个由无数精巧配件组合起来的潘多拉魔盒。不过,在我给它装上了碳纤维泥板之后,就迅速地把这个精巧的装置抛在了脑后。我在无比泥泞的山道上骑行,经常性地来回使用线控装置,并且很少洗车。但是这个避震器仍然表现良好。不过,我也不得不提醒你,因为是线控装置,所以你有时候也需要对拉线张力进行调节,来取得精确的控制。

在它的“全行程”模式里,Ransom是无所畏惧的。66度的头管,足够的行程,结实的车架以及很低的重心让它非常适合单车公园的路线。而在3.5寸的设定下,这台车在窄小的山道上甚至比大部分XC车都要敏捷,而且更容易操控。只要把那条Marzocchi 55的行程降至120mm,它就成了一台标准的林道车。

我在爬坡当中经常锁住后避震。因为这台车不带踏板就有33.5磅重。锁死是有必要的。我有时候也使用3.5寸设定,配合一些压缩阻尼来防止踩踏泄力。虽然这效果很好,但是在骑车的时候,压缩阻尼旋钮比较难够到。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我才能够不那么费劲地进行调节。

总的来说,我对这台Ransom 30非常满意。现在市场上有太多各式各样的AM车型。而Ransom确实实实在在地领悟了AM的精髓。

原作者:Vernon Felton
摄影:Morgan Meredith
来源:Bikemag.com
编译:Sarge

来自:单车情报站 - http://danche.info/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1-5-16 15:3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2
    发表于 2008-7-29 19:11 | 只看该作者
      貌似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8-7-29 19:42 | 只看该作者
    着个颜色我到满西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骑行网 HZBIKE  

    GMT+8, 2024-6-8 06:19 , Processed in 0.03726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