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6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12-5 21:19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9 2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8-10-30 08:11 | 只看该作者
    O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21 15:23
  •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3
    发表于 2008-10-30 13:20 | 只看该作者
    主页啊,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8-10-30 17:15 | 只看该作者
    [百井坊巷]
    百井坊巷西起延安路,东至北路,南邻凤起路,北靠体育场路,巷内尚存最后一口井。为保护好这口井,社区出资重建井圈,并在沿四周找了石栏杆和纪念碑,“饮水思源”碑纪念了百井对百姓的恩惠,也提醒了世人要惜水、爱水。巷内还有另一处重要的古迹——杭州现存最早的天主教堂,距今已有340余年,由意大利传教士马尔蒂诺.马尔蒂尼(中文名是卫匡
    国)筹建的,对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打铁关路]
    打铁关路南起朝晖路,向北至文晖路,与东新路相连,因路的北段有古打铁关而得名。据传,打铁关在南宋时称“太平乡百井街”,著名抗金名将岳飞曾在此驻扎兵营,并设铁匠铺锻造兵器,现今打铁关附近的兵营弄`,白兔墩等处还留有岳家军遗迹。为保留历史文化名城之魂,重拾打铁关历史碎片,在遗址上建陈列馆,塑岳飞像,建牌楼,刻碑廊等,给杭州增添了一条具丰富历史内涵的精品小巷。

    [草营巷]
    草营巷北靠信义坊特色商业街,东起湖墅南路,西至莫干山路,全长520米。草营向之名有多种说法:其一。相传南宋迁都临安,兵马扎营在此,故名草营巷。其二,原先这条巷附近都是菜地,菜弄为了方便看管蔬菜,就在菜地上“结草为营”,搭建的茅草屋连成一片,曰“草营”,因此得名。草巷历史上素有“南有清河坊。北有信义坊”之说。与信义坊,运河,江涨桥,卖鱼桥及余杭塘桥构成一个完整的信义坊商业区块,是城北的商业中心。

    [御跸弄]
    御跸弄东起仓河下,西至大营盘中段,全长179米.清名御跸街,亦名御笔街,沈云椒家宅居此,民国初为第一师大营所在.据传,似有皇帝驻留,因此而得名.从“街”到“弄”,从“弄”到如今的“苑”,与时代的变迁是紧密相连的.如今的御跸弄两边设置古色古香的地标,社区充满江南园林特色的绿化,闹中去静,是老城区中难得的环境最好的住宅区.

    [宝石山下四弄]
    宝石山下四弄位于宝石山脚下,紧邻西湖风景区,是上宝石山的一条登山道路.或许因了宝石山的葱茏和宝俶塔的清秀,这条小弄也变的清秀、美丽走在这条小弄上,心情便豁然开朗许多.小弄东段围墙上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绘画显露出无尽的童真和乐趣;而大幅西湖水粉画配以《江南忆》,充满诗情画意,犹如人行西湖美景之中.西段两边绿地以香樟、桂花配上洒金珊瑚等灌木装点,和山上绿树相呼应,绿意怏然.

    [金祝南路]
    金祝南路位于松木场东南,体育场路西段.北起体育场路,南至省府大院北门.此处旧时有金祝庙,亦名朱金祝庙,路以庙名.以体育场路分隔,北有金祝北路,南有金祝南路.后人在庙东一里处建牌楼,称金祝牌楼.这里还传颂着一个感人故事.南宋建炎年间,金兵南犯,赵构落跑,钱塘县令朱跸奋起抗敌,不幸阵亡,后来在两位副将金胜和祝威带领下大挫金兵,但终被奸细出卖,慷慨就义.后人建金祝庙以纪念两位勇士,庙址就在现金祝南路上.

    [祠堂巷]
    祠堂巷南出河坊街中段,北接太平坊,明是称南新街.后因巷内有纪念于谦的“怜忠祠”,故名祠堂巷.于谦是明朝的爱国名将,一身肝胆,为民请命,忠君爱国,可惜惨遭诬陷迫害,幸终得昭雪沉冤,并追谥“忠肃”在其故宅建祠堂.一首《石灰呤》诠释了他壮怀激烈的一生.于谦故居环境幽雅,花木扶疏,那口于氏古井也为养育出于少保这样的热血男儿而骄傲、自豪.

    [长生路]
    东起浣纱路,西至湖滨路,长731米,长生路以长生桥得名,宋名长生老人桥,清时为旗营内北部,民国自仓桥至长生桥一带筑路,名长生路,1966年更名为向阳路,1981年复名长生路.长生路的湖边村23号还记录了一段中韩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在1935年,当时被迫流亡来华的韩国临时**曾在这里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国务活动,真实地记录了中韩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患难真情.

    [学士路]
    改善后的学士路东起岳王路,西至新湖滨景区,长203米.原为清旗营北隅,民国出初拆旗营建路,因明时有工部侍郎江晓住此,死后追称为“学士”,其宅旁之桥称江学士桥,建路时毁桥为路,故取名学士路。现在成为湖滨商圈内的重要通路。这里还有“韩国临时**”旧址之一所在地“思鑫坊”,中西合并的砖砌小楼,见证了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坚定信念和中韩两国的友谊。

    [灯芯巷]
        灯芯巷南起延安路北段,北折至狮虎桥路。长250米,宽6米,宋名同德坊,俗称灯芯巷。咸淳《临安志》卷十九:“同德坊,祥符寺,俗呼灯芯巷”。明代兮南巷,灯芯北巷。1966年曾名红心巷,1981年复称灯芯巷。巷以产灯芯得名,那时一到元宵,是城里最亮的小巷,苏东坡和曾子固也曾留下“纱笼银叶”,“锦帐红云”这样的诗句。如今的灯芯巷是示范性社区,整齐而美观。只有巷口的龙兴寺经幢,这座杭州城里现存最古老的建筑,见证了灯芯巷的点点滴滴。

    [梅花碑]
    梅花碑东起城头巷,西至佑圣观路。梅花碑的所在地原为奸相秦浍的宅第,后成为德寿宫的一部分,明代在此设南关工部分司署,当时庭院内有梅树和芙蓉石等景物,议事厅悬有“梅石双清”的匾额;厅南有一石碑,上面刻有梅和石,称为“梅花碑”。后来乾隆来杭,将碑移至北京圆明园,另摹一块留杭。民间遂称此地为梅花碑。先梅石圆内的“梅石双清”碑是近年所刻制的。这里还有许多关于梅花碑的美丽传说,也是感人肺腑。


    [潮鸣寺巷]
    潮鸣寺巷东连醋坊巷,西接建过北路,全长230米。相传北宋末年,赵构皇帝逃难到此,在小庙栖息,被钱江大潮惊醒,以为金兵追来,起来后仰天长叹,赋诗一首,后人就将小庙称为“潮鸣寺”,小巷也因此得名。潮鸣寺,原名归德院,为吴越王钱鏐所建,后几经毁建,终不见踪迹。只有巷口的石刻文化墙,居民的白墙黛瓦,清砖牌楼在抚今追昔,那棵历尽沧桑的古樟依然郁郁葱葱,还有那几个令世人争论不休的传奇公案。

    [贾家弄]
    贾家弄位于湖墅卖鱼桥西,东连湖墅北路,西接和睦路,道路长度360米,东侧原有大隆米行,卖鱼桥轮船码头,曾是湖墅里的中心区域。相传南宋宰相贾似道曾居住此地,故名“贾家弄”。早先弄内有一座“慧华庵”,庵内有水池、小桥,建筑古朴,湖墅的米业同行在此成里米业公会。1939年米业公会创办了“私立思文小学”,就是现在贾家弄的前身,附近有“珠儿潭”,潭底能涌出水珠,长年不绝,实为奇观。

    [双菱路]
    双菱路南起采荷路北至凤起东路,总长1275米。据说,明朝时双菱路上有一条官河,和贴沙河相通,因无人管理,官府出面整治,便有“官河”一说。后来官河慢慢被废弃。此次小巷改善时,整治河道及两岸绿化,竖“官河”地标,重拾了昔时官河的记忆。双菱路主要是特色还是商业氛围浓厚,尤其是餐饮业比较繁荣,知名的有张生记、严州府、美时年、美时泰、永和豆浆等餐饮业坐落两旁,也可谓是一条美食街。

    [吴山路]
    吴山路,位于湖滨商圈内,与将军路、国货路相毗邻,全长300米;此地清时为旗营通道,因其南端直对吴山,故名。这里还有一个“夫妻双修”的故事,元书画家赵孟頫与文学家、书法家杨维桢均有《宿长春庵》诗呤颂此地;明文学家徐一夔故宅亦在此巷。民国期间,杭城商业中心逐渐由中山路移至湖滨一带,吴山路由此商贾云集。如今,吴山路仍是杭城繁华的商业地段之一,以两边的风味小吃店和夜晚的吴山路夜市闻名。

    [太庙巷]
    太庙巷东起中山南路,西接大马弄。南宋是称保宁坊、保民坊。因此地建有南宋皇室帝王宗庙,故俗称太庙巷、庙巷。作为“皇城根儿”下的一条小巷,其貌平淡不津,这里的防空洞到是城里的“避暑胜地”。直至1995年尘封地下近千年的南宋皇室宗庙遗址被发现,列入“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4年8月太庙遗址附近的南宋御道遗址又被发现,也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太庙巷的内涵似乎终于被世人发现了。

    [高银街]
    高银街位于清波街道,东起中河中路,西至劳动路,长400米。其与旧时的清河坊五花儿相邻,有珠子市场,买卖动辄以万计,时谓高银,故又有高银巷之称。巷内原有嘉庆楼、聚庆楼等著名店家,而后知味观、状元馆等餐饮业名店均在此街设立分店,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高银街已成为了杭城颇具盛名的美食一条街。

    [将军路]
    重建后的将军街东起浣纱路,西至南山路,全长527米,古称泗水芳(坊)巷,民国时称慈幼路,路中相通的又知足里、吴山路,东端有建于民国时的泗水新村,日伪时为“慰安妇”驻所。民国初,浙江都督暑在此,改名为将军路,又因浙江都督朱瑞被袁世凯授予兴武将军衔,故又名兴武路,建国后仍称将军路,1966年,慈幼路与将军路合并,统称人民路,2003年复称将军路。这条小巷承载着太多的历史积淀,是一部杭州近代史的缩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8-10-30 17:16 | 只看该作者
    [旧仁和村]
    位于吴山广场西侧的旧仁和村,它东起劳动路,西至旧仁和暑,全长142米。该巷历史悠久,南宋时,临安府属仁和县暑设于此,巷内至今还留存民国时所建的双剑楼等文保建筑。旧仁和村是目前杭城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好的典型老杭州街巷。小巷虽小。却拥有浓郁的历史底蕴,位于5号、6号及9号三处为历史文保建筑,其界碑文字曾经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而被掩盖过,而今它成为集居住小区、单位驻地于一体的区域,呈现出江南独有的温柔、婉约的小巷风情。

    [三宝西路]
    三宝西路东起莫干山路,西至教工路,长860米,宽6米,因地处三宝路西,因而得名。小路虽小,但故事不少,特别是“三宝”的传说,更添了几份神秘的色彩。三宝,即金茶壶和金茶杯、金龙船、金钟,虽然传说中事十之八九是编造夸大的,但小路似乎也沾了“三宝”的好运,为百姓视为风水宝地。可不是,这里的萝卜也比别的地方甜,三宝萝卜在杭城也是鼎鼎有名的。

    [马坡巷]
    南起清泰街,北至土桥西河下。南宋时初名马婆巷。巷内有城东厢都巡检使司暑。明时改称为马坡巷。1966年改为新人巷,1981年复名马坡巷。清代诗人龚自珍就出生在城东马坡巷,他生性聪颖,思想不为陈归所缚,敢于讥评时政,因此也影响了很多改变中国历史的人,如康有为、梁启超、鲁迅、毛泽东等。柳亚子称其为“三百年来第一人”。如今的龚自珍纪念馆就在马批坡巷街口。

    [东园街]
    东园街东段动起刀矛巷,西至大树路。道路全长315米,路宽8米。东园街以前叫东园巷,曾是避世的“桃园”,为官失意的、为妾失宠的,大多选择来这里。沈庵中名门贵姝女出生的志愿尼姑;随园出了一个才子袁枚,写了一本流芳百世的《随园随笔》;历鹗会试被黜,便不问功名,写了《东城杂记》;洪升因《长生殿》也避世东园……如今,东园街一带仍是难得的闹中取静的地方。“宋祠一条街”的打造更添了几份文化涵养。

    [新华路]
    新华路南出庆春路,北接健康路。原地名由南往北依次是忠清巷、福圣庵巷、白莲花巷、大东门、大营前,其中以大东门直街和忠清巷为主。历史上清官辈出、名士居多,仅一条忠清巷就记载了一十五位清官廉吏的足迹;此外还有白莲花寺、凝真观、杨清祠等寺庙祠堂,曾经是杭州佛教文化胜地;这一带也曾机杼声声,是杭州丝绸工业的起源地。如今的新华路、健康路段以“丝绸一条街”而蜚声海内外,是杭州最具特色的商业街之一。

    [万寿亭街]
    万寿亭街位于杭州市中心武林核心商圈范围内,东起雷迪森大酒店,西至武林路。在改善中着重突出了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都市文明的和谐结合,追求“路、绿、水、房、灯、史”六大要素的有机结合,有效缓解了“行路难、停车难”,在有限的空间内塑造了和谐有序、历史文化韵味深厚的街景环境。改善后的万寿亭达到了重塑开放 、重心发展商业、再现历史文化气息的目的,城市品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观,给居民群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效果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皮市巷]
    皮市巷南接解放路,北连庆春路,长800米。南宋时称升平巷、福佑巷。明代巷内有经营皮裘的市肆,故名皮市巷。两百年前,义士周义涟沿街募捐,艰苦创建“宗文义塾”,成就了浙江最古老的中学----杭十中;上世纪20年代,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少年郎,走在石板小巷上,期望遇到一个丁香一般的姑娘,让这条小巷披上了浪漫色彩;1922年秋中共杭州小组就在这里诞生,红色之火燎原浙江……这里一条装满故事的小巷。今天的皮市巷依然很长,两头的唐代四眼井还在,还有一座玉阳庵。

    [金鸡岭]
    金鸡岭,南至清泰街中段,与城头巷相对,北达解放路中段,与直大方伯相对,长350米。原为南宋京城东面城垣中的一段城基,俗称“京基”,其地势又较周边略高,故称之“岭”,遂有“京基岭”一称,后因音近而转名为“金鸡岭”。金鸡岭曾有久负盛名的王星记扇厂。王星记扇子是杭州著名的特产,早在清光绪年间,其创始人王星斋夫妇自建了王星记扇子作坊。其中黑纸扇素有“一把扇子半把伞”的美誉。

    [教场路]
    教场路位于市中心武林街道范围内,西接环城西路,东至武林路,全长210米。始建于民国,因处元教场而得名,是连接武林商圈和西湖风景区的重要纽带之一。教场路也是杭州近代建筑的“活体博物馆”之一,以民国建筑为多。花园式的洋房、石窟门民居、小桥流水,整条路都透露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走在路上,那浓厚的历史内涵似乎将时间定格在上世纪20年代,韵味深远。


    [枯树湾巷]
    枯树湾巷地处拱墅区米市巷街道,西起湖墅南路,东至古河巷,全长191米。原先枯树湾巷通石灰坝,巷子东头是条小河,河水清流。上世纪90年代湖墅南路改建时填平了小河,成了如今南北走向的古河巷,与东西走向的枯树湾巷相接成“丁”字。相传在枯树湾巷的中间。曾有一棵古樟树,后来被雷劈枯亡,故名“枯树湾”。后人便以枯树为界分为枯树南湾和枯树北湾。

    [安吉路]
    安吉路东起武林路,西至环城西路,全长462米民国时建成,以浙江剩竹乡安吉县命名。沿街单位有团省委、省建筑设计院、安吉路实验小学等,有浓郁的教育文化氛围。南侧围墙携刻“钱塘诗词石壁”和西侧的“科普文化长廊”充分彰显了整条街巷的教育文化气息,教育文化在巷中得以延续,使原有的“名校”氛围风为浓郁,充分体现了“精品化、人性化、诗意化、竹文化”的“名巷”境界。

    [河罕上(流水西苑)]
    河罕上东出运河,西接建国北路延伸段,原是艮山门城河北的一条小堤。河罕上有“艮山十景”的两景:“河罕渔歌”与“石拦板桥”。小堤兴于商贸,起于清后期,发轫于民国,鼎盛于解放前。当时的河罕上“铜板银元叮叮当当,算盘珠子噼里啪啦”,会聚着天南地北的生意人,有拔牙的游医,有摇铃卖“哈啦贝”的四川郎中,有街头卖艺、讨饭的灾民,甚至有碧眼黄毛的兜售毛毯的白俄和吹萧舞蛇的阿拉伯人。如今,这里已是高楼住宅群起,当年的河罕上地段,也成了公园中的一片树林。

    [蔡官巷]
    蔡官巷东起四宜路南段,西折北至清波街,与府前街相对,路长260米。明时称蔡官儿巷,民国时始称蔡官巷。小巷以曾生长于此的林徽因而负盛名。一条小巷孕育了一位绝世的美貌才女。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共同编著了中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和《营造法式注释》;共同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共同负责筹备建立了清华大学建筑系,被誉为“中国建筑之魂”。其诗作亦清新、空灵,被徐志摩视为“唯一灵魂之伴侣”。

    [头营巷]
    头营巷东起羊千弄,西至建国北路。道路全长150米,路宽4米。相传明代开国元帅常遇春率军达到杭州曾驻扎在此,并在庆春门一带击败元军,建功立业的军队遂有了“力拔头筹第一营”的赞誉,由此得名头营巷。小巷孕育出了一位以严守“清、慎、勤、明”四训而为民称道的好官,周祖诰。周祖诰,字云笈,世居头营。1843年以乡试一等分发江西为吏,克己奉公、兢兢业业,深受上司的青睐和百姓的爱戴,被称为江西第一好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骑行网 HZBIKE  

    GMT+8, 2024-11-26 09:17 , Processed in 0.04038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