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访西迁历史遗迹]</P><>一,浙江建德.</P><>(简述:
1937年11月,浙大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走水路从杭州分几批到达建德。我们此行要寻找的是当年的上岸码头。通过询问当地居民,我们得知当年的码头可能是杨琦码头,位于新安江大桥附近约5公里处,然而一直到我们找到码头,都没能找到一位清楚了解当年历史的老人.
据有关资料记载,浙大千余名师生眷属到达建德梅城后曾借用当地的林场、天主堂、孔庙及民宅为教室和师生宿舍,并且还出版“浙大日报”。在寻访过程中,我们得知天主堂在40多年前已经被改建,林场尚在,却也没有留下任何当年的痕迹.后在年已八十的汪天保老人的带领下,我们找到当年浙大在梅城的办学总部,在梅城镇总府街114号,门口有一块立于1990年的石牌,指明竺可桢校长曾在此办公,楼房仍旧是用做民居,房主金子林先生对浙大西迁的历史比较了解.而当年的孔庙现在是建德县第二医院,我们找到三块石碑,一只用于安放石碑的石头乌龟以及半只香炉,仅能证明这曾是孔庙,却没有任何西迁的痕迹.将离开医院时又遇到一位现年83岁的老人,名叫张霖,浙大西迁至建德时他正在当时的严州初级中学念初一,他给我们回忆了那段历史,从他口中证实了当年浙大确实在孔庙办过学并且在离开建德的时候把当时的书籍和仪器给了当时的严州中学,所以那时的严州中学是全国少有的不缺少仪器的学校,但由于暑假学校放假,我们没法到该中学的图书馆寻找当初的资料。
以前的资料曾经提到,那时的学生宿舍是在中心小学和一个叫万源当的当铺附近,但是这些建筑现在都已经不在了,甚至连能记起它们的人都不多。所以没法考证。)</P><P>
7月13日,建德.
下午三点,全队人员分成三批开展活动:一队人员,苏波平,阮氏妹,樊炜亮,吴微微,何嘉仁,郭志鹏6人,前往梅城县,寻访当年浙大的办学点;一队人员,吴春杨,高亢,赵凌寒,陈波,张建伟五人,前往码头,寻访当年浙大到建德的上岸点 ;其他人员留在新安江处理其它琐碎事务,给明信片盖邮戳,联系新闻媒介等。
1937年11月,浙大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走水路从杭州分几批到达建德。我们此行要寻找的是当年的上岸码头。
通过询问当地居民,我们得知当年的码头可能是杨琦码头,位于新安江大桥附近约5公里处,于是我们继续前进。在一个岔路口,我们遇到一位82岁的老人,当问其那段历史时,他说日本军打过来,他们就躲起来了,并不知道。到达码头后,我们又遇到一位老人,他说当时听说过有一个大学在梅城那边办学,叫宗文大学,大约在41年,而更早的浙大,却因为当时还太小,不是很了解。
据有关资料记载,浙大千余名师生眷属到达建德梅城后曾借用当地的林场、天主堂、孔庙及民宅为教室和师生宿舍,并且还出版“浙大日报”。我们的任务是寻找当年留下的办学遗址以及走访经历过当年那段历史的当地老人,期望能听到当年的事迹。此行程由一个俱乐部会员的当地同学带路。
我们先寻找到资料中记载的天主堂旧址,但是现在已经被改建成电影院,没有留下任何当年的遗址,从附近的居民口中得知天主堂在40多年以前就已经被改建了。
接着我们去了林场,没有找到任何当年遗留下来的东西,林场管理人员建议我们到建德县**咨询。
在去孔庙的途中,询问到一个对当年那段历史比较熟悉的老人,老人名叫汪天保,80岁,他带我们到了当年浙大在梅城的办学总部,地址是梅城镇总府街114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摇摇欲坠的二层楼房,没有得到任何保护,而且楼房的部分外墙已经经过后人改造。在门口我们看到一块1990年刻的石碑,上面明确指出当年竺可桢校长曾在此地办公,在楼上我们找到竺可桢校长当年的办公室,并且通过里面的居民(新安化工职员金子林)我们了解到这里在浙大之后又成为另一所学校——浙江冶金学校的办公楼,并且对楼房进行过改造。
离开办公楼在当地居民的热情帮助下,我们了解到当年的孔庙现在是建德县第二医院,由于时间久远,知道这里原来是孔庙的人已经不多,寻遍整个医院,我们找到三块石碑,一只用于安放石碑的石头乌龟,以及半只石头香炉,有两块石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中有一块字迹比较清楚,是清朝光绪年间立的关于重建建德学堂的。但是这些都只是证明这里是曾经的孔庙,并没有西迁的痕迹,后来在医院中我们碰到一位白发老人,老人名叫张霖,今年83岁,浙大西迁到建德的时候老人在当时的严州初级中学念初一,他给我们回忆了那段历史,从他口中证实了当年浙大确实在孔庙办过学,并且在离开建德的时候把当时的书籍和仪器给了当时的严州中学,所以那时的严州中学是全国少有的不缺少仪器的学校,由于暑假学校放假,我们没法到该中学的图书馆寻找当初的资料。
以前的资料曾经提到,那时的学生宿舍是在中心小学和一个叫万源当的当铺附近,但是这些建筑现在都已经不在了,甚至连能记起它们的人都不多。所以没法考证。</P><P>二,江西吉安</P><P>(简述:
吉安在江西中部,位于赣江及其支流禾水汇合处。浙大迁到吉安后,教职员住在乡村师范,眷属租用了当地一些居民住房,学生则全部住入白鹭洲上的吉安中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