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网 HZBIK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城市上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装备] 卡片机之王 旗舰级松下LX3详尽评测报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1:52 | 只看该作者
尽管周围环境光线并不理想,但松下LX3的F2.0镜头依然能够让我在ISO200感光度下获得接近1/20S秒的快门速度。此时,依靠相机的O.I.S防震系统,我已经能够比较放心的按下快门,获得比较高的拍摄成功率。同时,本机在ISO200下的画面品质相当不错,松下宣称的在暗光下CCD色彩依然保持良好也同样得到了验证。
样张
    其后两张样张分别是ISO320与ISO400的感光度,快门速度都是1/30S,相对于24MM的广角镜头,这个速度已经相当安全。是的,在比较暗的光线环境里面,画面的噪点与颗粒感的确要比评测室环境中的画面更高一点,但最终的效果的确依然能够让人满意,毕竟这是消费级别卡片DC手持拍摄的夜景效果。
样张
样张
    简言之,松下LX3在ISO 400(含)下的画面品质是相当令人满意的,画面纯净度与色彩都可圈可点。ISO400时画面颗粒感虽然有所上升,但画面中并不能找到松下过往产品常见的“油画”感,而且也没有多少杂色讯息。但当感光度再提升一档到ISO 800后,画面颗粒与破碎感就变得非常明显,而且在画面中也会有淡黄色的杂讯出现。所以,我认为松下LX3的ISO 400感光度为这款产品感光度的临界点,通常情况下我建议用户尽量把松下LX3的感光度控制在ISO 400或更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1:53 | 只看该作者
松下LX3实际拍摄样张与感受    接下去开始正式进入松下LX3的样张部分。
    印象里最近能够让我连续拍摄多组样张,而且还分不同主题进行介绍阐述的机器很少,除了E-3/K20D/D700这样的旗舰型DSLR外,消费级别相机中只有对尼康P5100和那款性价比着实出色的柯达Z8612IS做过详细评测。但是对于松下LX3,我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所以如果这几天你看到我的话,会发现我手上永远会挂着这台黑色的卡片机——如果手上没有相机,那肯定是我在倒卡或者选样张什么的。
松下LX3
    在DC评测同事把松下LX3慎重其事交到我手中的第二天,我就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片图赏文章,标题是《上班路上》。这篇文章实际是展示了我使用松下LX3拍摄的从复兴路到华山路转到江苏路这条日常步行上班路线上的景物。在这篇文章中我同样对老款的松下LX2发了一些牢骚,然后再对这款新机做了一些简单介绍。
    这些样张大多是在光线条件良好的环境中拍摄的,着重表现了相机在较低感光度和动态胶片色彩模式下的画面表现力。这组照片一经发出就得到了网友们的热烈反响,不光博客点击率刷新记录,同时也收到了大量网络留言和来信。这里再次放出这组照片,建议读者们有兴趣的话不妨先看一下:
样张
    另外,这里还有两张比较特殊的样张需要提前说明。下图是一张很标准的,从PCHOME江苏路总部办公室望出去的宽幅风景照片(画面色彩受到玻璃幕墙的影响而略略发绿)。这个场景网友们都比较熟悉了,我着重要说的是再下面两张。
样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1:53 | 只看该作者
前面已经说到松下LX3机身内增加了几种新的场景模式。除了前面提到过的“高速连拍”和“闪光灯连拍”模式外,还有两种新模式,第一种叫做“喷沙效果”。饿。。。我不清楚这个翻译的原文是什么,不过从效果上来看,实际就是把相机设置在高对比度和锐度的“动态黑白”模式上,然后把相机强制设定在ISO 1600上进行拍摄。这样一来,画面就极具颗粒感,也就是所谓的“喷沙”效果了。
样张
    另外一种模式则更为诡异,称为“针孔成像”。是的,使用这种模式,你就能得到近似针孔相机所拍摄出来的那种画面色彩黯淡、暗角明显的照片(像素被固定在200万)。不过,可以让人高兴的是,使用这种模式并不需要你像真的使用针孔相机那样耗费很长的曝光时间,你还是像平时一样取景和按下快门,后期就交给LX3处理就行。
样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1-6-16 00:3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6
    发表于 2009-4-4 11:53 | 只看该作者
    看中这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1:54 | 只看该作者
    广角风景与松下LX3扫街    像松下LX3这样的机器,既然有了24毫米的广角镜头,既然有了16:9的宽画幅,那么主要用它来拍摄风景显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我们来继续看一下我用松下LX3拍摄的风景样张。
        我刚刚把《上班路上》那组样张放出去的时候,就有一位朋友跑来说,“(LX3)和LX2基本一致...24mm的变形一定厉害,不用看了`肯定的~”。我还是劝那位朋友认真看一下样张,他跑回来承认“还不错,可以接受”
        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不能奢望这款相机的24mm广角端能做到毫无畸变,但至少松下LX3在广角下的桶型失真并不明显。
    样张
        而比轻微的广角畸变更让我高兴的则是松下LX3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消费DC少见的曝光准确度与宽容度。这里有些顺光与逆光拍摄的景物照片,现场的光比非常强烈,但我完全没有发现画面中有飞白或者死黑一片的情形出现。而在P档下的平均测光也控制的相当完美,画面整体有一种DSLR才有的厚度与稳重感。但是,我也发现有部分照片(即使低感光度)在暗部会出现一定的淡淡的杂色讯号。这种情况出现频率并不高,很有一些随机性。尽管对画面整体效果并不产生影响,但如果细致观察原图依然会发现。
    样张
        尽管松下LX3只有在4:3画幅下才能最有效的利用全部像素,但我依然喜欢使用16:9这种平时少见的画幅进行拍摄。我相信有很多真正了解和用好前作LX2的用户也是冲着那块能够重现真正宽幅画面的16:9 CCD去的,而松下LX3则把这种特性进一步的发扬广大,真正24mm广角16:9宽幅照片所带来的那种视觉冲击力与新奇感是很难让人拒绝的。
        整体的说,本机画面色彩艳丽(很典型的松下色彩,在‘动态’胶片模式下)、画面细节丰富(尽管最低感光度下画面还是有一定的颗粒感,松下老特色了)、镜头锐利(即使全开光圈表现也不错,收缩一下光圈到F3.5以上就很SHARP了),层次分明(曝光精准,宽容度足够)。至少在松下的消费DC内,这是画质NO.1的产品。
    样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1:55 | 只看该作者
    同样的,由于松下LX3无论是在对焦速度还是快门时滞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因此我也喜欢把这款相机当作随身携带的扫街机,用它拍摄一些有意思的小场景或人文照片。更何况,体积小小的松下LX3拿在手中毫不引人注意,绝不会出现年初时拿着D3扫街,结果把拍摄对象吓跑的故事。
    样张
        使用松下LX3,给我一种很强烈的自由感和新鲜感。在握着这部小机器后,我突然觉得眼前的世界变得新鲜和活泼起来。即使是平时看过很多次的场景,拍摄过很多遍的景物,但通过松下LX3的三寸屏看到那种极力向两边延伸的16:9宽幅画面,我总会忍不住的再次按下快门。
    样张
        同时,24-60mm的镜头也迫使习惯用长焦镜头扫街和拍特写的我开始适应一种新的取景视角。过去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用超广角镜头去拍摄人民广场的鸽子,但事实是这种焦距的画面能让我更好的表现“广场鸽”的特性,而非拍出一组媲美鸽子标本的“大便照 ”(我们把‘清晰而容易辨认’的照片叫‘大便照’——PCHOME DC CLUB版主黑肉语)。
    样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1:56 | 只看该作者
    松下LX3的三脚架夜景拍摄实例    在前文有关松下LX3感光度测试的篇幅中,我实际已经放出了多张依靠相机的O.I.S系统与F2.0大光圈手持拍摄的夜景照片样张。那么,如果我们把松下LX3安置到三脚架后会拍摄出什么样的夜景照片呢?
        由于松下LX3本身重量并不大(带电池和存储卡约265克),因此在晴朗的夏夜里我们只需用一支轻巧的迷你三脚架便能轻松的拍摄夜景照片。
    样张
        为了保证最终画面质量,这组照片大多采用ISO80的最低感光度,相机的光圈则被设置在F4-5.6之间,而快门速度则普遍在1秒以上,个别达到6秒。请格外注意松下LX3在极低光照条件下色彩表现以及画面明暗层次。
    样张
    样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1:56 | 只看该作者
    很明显,即使是在极其黯淡的光线条件下,松下LX3依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色彩。比如上图中前景里的暗红色甲壳虫汽车、比如下图弄堂深处的橘红色灯光都展现出LX3良好的弱光色彩还原能力。同时,我也对松下LX3的在暗部的对焦性能表示满意。虽然不可能像日光下对焦那样迅捷,但至少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复拉风箱甚至对焦失误的状况。
    样张
    样张
        松下LX3能够支持最长60秒的曝光时间,这在小型相机中也算是相当长的设置。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相机的这种特性,拍摄一些交通工具行驶时灯光拖弋效果的照片。比如下面这两张照片,尽管曝光时间不过2-5秒,但也已经能够获得比较明显的光线轨迹效果。当然,由于松下LX3的最小光圈为F8,因此真正用足60秒曝光的情形并不太可能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1:57 | 只看该作者
    样张
    样张
        前几张照片则多采用24毫米的广角拍摄,而下图则采用了相对较长的60MM望远端拍摄。由于外滩对面陆家嘴的建筑当晚没有打开景观照明,因此我也只能把曝光时间略作延长。为了正确的反应对岸灯光色彩,我采用了夜景拍摄时常用的“白炽灯”白平衡。请注意画面右侧处于暗部的金茂大厦和国际金融中心上的细节表现。作为消费级别DC,松下LX3的表现显然很不错,不是吗?
    样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1:57 | 只看该作者
    松下LX3的微距与特写    以往的LX系列相机在微距方面的能力都显得比较一般,而作为LX系列最大的竞争对手,理光GR和GX系列很早就具备了1CM左右的超微距拍摄能力。今天,松下LX3终于在这个方面赶上了对手,徕卡DC VARIO-SUMMICRON同样实现了1CM的超微距拍摄能力。
        我使用光圈优先档,把松下LX3的光圈设置在最大的F2.0上,然后拨动相机镜头左侧的滑块,将对焦范围设置到微距上,拍摄了下面这些照片。
    样张
    样张
        微距模式和F2.0大光圈,使得松下LX3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获得类似DSLR的浅景深效果,而艳丽的画面色彩同样给特写照片带来极具立体感和迫力的视觉冲击。在我把这几张照片展示给几位影像领域的朋友观看时,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使用某款DSLR拍摄的样张而根本想不到这实际是一款消费级别DC的作品。
    样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1:57 | 只看该作者
    样张
        虽然当松下LX3调整到微距对焦范围时候整体对焦速度会放慢,但这并不影响我使用它在各种距离,各种角度上拍摄不同种类的特写照片。我很高兴的发现,即使全开光圈,松下LX3镜头依然保持着足够的解析力与反差。
    样张
        很明显,微距拍摄能力的增强会给松下LX3用户增添更多的拍摄乐趣。我们通常会考虑把这样一款产品作为旅行用相机或者随身备机带在身边,如果说24毫米的广角镜头与16:9画幅能够更好的适应风光拍摄的话,那么新增加的1CM超微距拍摄能力无疑使得松下LX3的“随身”特性更加明显。即使在日常,我们也可以用松下LX3拍摄下各种自己感兴趣的小东西或者纯粹拿来记录一些什么东西,在这种时候微距能力的强弱会对用户的拍摄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大光圈、超微距,再加上光学防震和较好中等感光度画质,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用松下LX3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
    样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1:58 | 只看该作者
    24MM广角是否可以拍摄人像?    松下LX3在机身上唯一显得有些薄弱的地方就是它的镜头焦距。尽管24-60MM的焦距在大场面风光拍摄时很有效,但如果遇到一些远距离的景物拍摄,我们就不得不动用EZ数码变焦了。同样的,最长不过60MM的焦距给MM拍摄半身特写似乎也稍微嫌短了一些。所以,如果一定要我用松下LX3拍摄人像,我首先会考虑利用这款相机的广角特性,用低角度拍摄一些全身照片。
    样张
        另外,60MM的焦距虽然很难搞定大头照片,但如果只是拍摄半身人像照片还是能够胜任的。当然,色彩模式需要从“动态”转换到“标准”模式,从样张的实际表现来看似乎选择“平滑”会更好一些。现在看起来色彩和反差还是显得有些过——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在未来重新拍摄一组LX3的广角、半身人像。
    样张
    样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骑行网 HZBIKE  

    GMT+8, 2024-12-26 14:45 , Processed in 0.0290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